发布时间:2018-02-23 文章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1月23日,中国首颗高通量通信卫星实践十三号在轨交付,正式投入使用。作为我国自主研发的新一代高轨技术试验卫星,实践十三号卫星是我国技术试验、示范应用和商业运营成功结合的典范。
目前,中国有超过170颗卫星在太空运行,这些卫星不仅服务国民经济,也在探索宇宙空间的奥秘,改变人类对宇宙的认知。在浩瀚的宇宙中,中国卫星遍布地球的天空,群星璀璨。
蒸蒸日上的中国卫星事业,正推动着中国向“航天强国”的目标大步迈进。
新实践号勇开先河
实践十三号卫星实现了中国及世界通信卫星领域的多个“首次”。
首次在中国通信卫星上应用Ka频段宽带技术,通信总容量达20Gbps,超过了我国已研制发射的通信卫星容量总和,标志着中国卫星通信进入高通量时代。
首次在国际上开展高轨卫星与地面的双向激光通信试验,速率最高达到5Gbps,标志着中国在空间高速信息传输这一尖端技术领域位居世界前列,使中国成为国际上首个掌握该项技术的国家。
……
现在,实践十三号的下载和回传速率最高可达150Mbps和12Mbps,可实现偏远地区的移动通信基站接入,方便用户快速接入网络。
茫茫太空群星璀璨
除了实践十三号,闪耀在茫茫太空的中国卫星不仅数量庞大,且种类多样,功能齐全。
在对地观测卫星上,“风云”“海洋”“资源”“高分”“遥感”“天绘”等卫星系列和“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星座”正在日益完善。在通信广播卫星领域,首颗移动通信卫星“天通一号”成功发射。固定业务卫星通信保障体系基本建成,覆盖中国国土及全球重点地区。在导航卫星领域,北斗二号系统完成14颗北斗导航卫星发射组网,正式向亚太地区用户提供定位、测速、授时、广域差分和短报文通信服务。
2015年12月17日,专项首发的暗物质卫星“悟空”成功发射。它能够通过高空间分辨、宽能谱段观测高能电子和伽马射线,寻找和研究暗物质粒子,是迄今为止观测能段范围最宽、能量分辨率最优的空间探测器。
2016年8月16日,中国自主研制的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发射升空。近日,“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在中国和奥地利之间实现距离达7600公里的洲际量子密钥分发,为未来构建全球化量子通信网络奠定了基础。
向航天强国迈进
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在新时代,中国航天事业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对于中国的卫星建设事业而言,实践十三号的交付使用,是一个新的开始。
党的十九大报告进一步明确提出建设航天强国的战略目标,中国航天事业进入快速发展的新时代,中国正在从“航天大国”迈向“航天强国”。
新一代的“实践号”的研发已经在着手进行中。航天科技集团五院实践十三号卫星总设计师李峰介绍:“我们正在研制下一代容量达到500G以上的高通量卫星,助力‘宽带中国’战略的实现。”
宏大的卫星群蓝图已经被绘就。中国科学院发布的《2016—2030空间科学规划研究报告》指出,至2030年前将预计发射近20颗科学卫星。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的《2016中国的航天》白皮书指出,未来5年,中国航天将提升卫星系统水平和基础产品能力,构建形成卫星遥感、卫星通信广播、卫星导航定位三大系统,建设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基本建成空间基础设施体系。(杨俊峰 侯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