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发布时间:2017-08-04
2017年全球十大国际航运中心,上海跃升至第五位。从上世纪70年代,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仅0.8万标准箱,到1996年尚不足200万箱。直到1996年1月,国务院正式决定加快推进以上海为中心、江浙为两翼的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随之,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飞速增长,在世界港口吞吐量排名不断提升,从2010年至2016年,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连续7年全球第一。
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
一个标准的集装箱配货后的毛重大概为30吨左右,如此之重的重型长方体只能通过专业的港口机械设备进行装卸。随着远洋集装箱运输船舶的大型化、特别是超巴拿马船型的发展,船舶对货物装卸效率有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如何保证货物快速完成装卸,降本增效,最大化利用码头资源,成了摆在港口机械设备制造企业面前的重大课题。
中国交建所属振华重工经过20年时间不断研发创新,掌握了大型、高效港口机械装备核心技术,生产的岸边集装箱起重机设备占全球市场份额80%以上,遍布全球98个国家和地区的200多座港口码头,连续19年保持全球第一。其中包括“一带一路”沿线的52个国家和地区。平均每隔一天半,就有一台岸桥从振华重工上海长兴岛生产基地发往世界各地,带有ZPMC标识的岸桥如钢铁巨臂一般矗立在世界各大港口的码头上,支撑并见证着全球货物贸易的发展。振华重工副总裁张健骄傲地告诉我们说:“世界上凡是有集装箱港口的地方就有振华重工生产的集装箱起重机在作业。”
自2002年开始,振华重工在全球范围内推广自动化码头设备,目前在欧洲、美洲、澳洲、亚洲共15个国家的26个码头提供了相关产品。为荷兰鹿特丹港、美国长滩岛港、英国利物浦港等全球重要港口的自动化码头提供几乎全部单机设备。当前正在上海洋山港建设全球单体最大,最先进的全自动化码头系统,为行业带来革命性的产品。
治理长江深水航道 建设国际航运中心
上世纪90年代,党的十四大提出 “以浦东开发开放为龙头,进一步开放长江沿岸城市,尽快把上海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带动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流域地区经济的新飞跃”战略决策。
长江是我国的黄金水道,长江口三级分汊、四口入海,是世界上巨型复杂河口航道。由于河口特有的水沙运动特点,在长江口形成了长达数十公里的“拦门沙”水域。为确保通航水深,每年都要进行航道清淤工作。
在2010年以前,大型船舶需要在长江口外进行货物减载后,才能乘潮进入长江口。这远远不能满足当时上海港及南京以下110多个万吨级以上泊位船舶的进出需求,严重阻碍了长三角乃至整个长江中下游流域经济的发展。
实施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成为几代人的夙愿。1998年,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工程拉开大幕,成了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技术最复杂的水运工程。2016年7月,中交上航局负责实施的长江南京以下12.5米深水航道二期工程实现初步贯通至南京,进一步加快长江“黄金水道”向内河的延伸,南京以下内河港口将比肩沿海港口,与国际贸易实现无缝衔接,5万吨级船舶可直达南京,第五和第六代大型远洋集装箱船和10万吨级散货船可乘潮通过,使国际远洋运输向长江深入约400公里。每年可节约运输费、中转费等直接物流成本近90亿元。该工程一期和二期分别获得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和国家优质工程金质奖。
长江口航道治理工程对于上海自贸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以及沿江经济带、沿江综合运输体系建设等具有重要支撑作用,有力拓展了我国海洋经济的发展空间。相关部门预测,从2010年至2020年,长江口深水航道将累计产生航运经济效益达1835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