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库  >  砥砺奋进新国企  >  媒体聚焦  >  对话新国企 > 正文
对话新国企 王德成:以科技创新驱动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

    发布时间:2017-03-03

 

嘉宾:王德成 机械科学研究总院党委书记、院长

      屈贤明  国家制造强国战略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工程院制造业研究室主任

主持人

把握发展新方位,培育改革新动能。2017年全国“两会”期间,由国务院国资委新闻中心(@国资小新)、《国资报告》杂志社联合主流媒体平台,推出“对话新国企 发展新方位”系列网络访谈,深度对话央企负责人、一线工人和专家学者,围绕“五大发展理念”,详解国企改革发展热点议题。

主持人

今天是“对话新国企 发展新方位”的首场访谈,主题聚焦:动力转换—科技创新新力量。今天我们很荣幸的请到了机械科学研究总院党委书记、院长王德成,国家制造强国战略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工程院制造业研究室主任屈贤明,做客人民网强国论坛演播室,为大家破解以科技创新驱动传统制造业的转型升级的发展之道。欢迎两位。

主持人

首先请王院长给我们介绍一下机械科院研究总院的情况。

嘉宾王德成

各位网友大家非常好,非常高兴来到人民网和大家共同畅谈科技创新驱动装备制造业转型发展这个话题。机械科学研究总院可以用三个一简单向大家介绍。首先机械研究总院是建国后成立的第一批大型科研院所,成立于1956年。第二个“一”,机械科学研究总院是目前中央企业中唯一从事装备制造业基础共性研究的科技型企业。目前我们有科技开发、成果转化、技术服务三大主业组成的一个科技企业集团。第三个“一”,机械科学研究总院是推动装备制造业发展的助推器。之所以称之为助推器,从业务上来说,我们提供的是装备制造业的基础共性技术。共性技术有力支撑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推动制造业乃至工业的发展。

嘉宾王德成

同时,机械科学研究总院拥有包括院士、政府特贴专家、青年突贡专家300余位,从业人员6000余人,累计形成科研成果七千余项,有效地应用于机械制造、航空航天、船舶发电等多个装备制造业的领域,起到了一个装备制造业发展助推器的作用。我想,通过这“三个一”,大家可能对机械总院有一个概括性的了解。

主持人

通过三个一有一个简单的初步了解。2016年是“十三五”开局第一年,想问一下在这一年当中工作亮点是什么?

嘉宾王德成

非常荣幸跟大家报告一下机械总院2016年我们的工作特色。2016年是我们机械总院的60周年。同时在2016年,我们也完成了国资委的党建的巡视,党建工作得到了加强。同时在这一年里,我们通过战略规划、科技创新以及结构调整,很好的支撑了装备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引领了经济发展新常态。具体地说,作为“十三五”开局之年的2016年,我们在国资委的领导下,完成了自身“十三五”发展规划的制定,形成了整个集团的一个战略规划、七项职能规划以及所有职属单位的业务竞争战略,也就是说形成一项总体规划、七项职能规划、N个竞争战略规划的“十三五”战略规划体系,也树立了面向应用型科研、打造服务型产业、争创国家创新中心这么一个“十三五”的目标,绘就了“十三五”发展的蓝图。

嘉宾王德成

第二,在2016年,科技创新也是成果丰硕。我们有两项科研成果,一项分别是钎焊技术,一项是大型铸锻件制造的共性技术,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同时还有一项“无模化成形装备”获得了中国专利金奖,以这三个重要奖项为代表,全院的科研成果非常丰硕。

嘉宾王德成

第三,在引领经济发展方面,我们实现了内部两大认证机构的重组,形成了认证、检测一体化发展的基础和格局。同时,我们还联合院内多家院所形成了一个工研资本投资控股公司这样一个资本平台,也打造了技术资本双轮驱动的一个新动能,这三个方面都是我们2016年工作大家共识的一个重点,也是取得的重要成绩。

主持人

刚才您也介绍了一下我们取得的成绩。今年,您在工作报告当中又提到过两个定位,一个分别是功能,一个是发展这块,这两个定位您是如何理解的?

嘉宾王德成

在刚刚过去2016年,非常荣幸得到国务院国资委认定为我们公益类央企的服务定位。公益类央企的服务定位,是国资委贯彻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落实1+N改革文件的一个重要举措。有了这个定位,使得我们作为大型科技型央企,能够解决科研院所转制后面向行业服务能力弱化的这么一个难题,也能使我们更好的承担国家重大专项的任务,来体现中央企业在制造业转型升级中的一个引领带头作用。这里面提到的公益类的央企定位,对于我们来讲,一方面能够解决创新到成果应用之间的死亡之谷。同时,还有利于我们内部解决我们院里建院之初就定位为高校的基础研究和企业的制造需求这样一个结合,也能够完成结合。同时,作为百年科技研发集团的定位,是我们院里“十三五”的一个战略定位,这个科技研发集团的定位,是能够更好的使我们承担国家的重大专项,完成若干高端领域的装备制造开发。如果说这两个定位的结合,也就是国家赋予的公益类央企定位和百年科技研发集团的定位,能够使我们更好地推动装备制造业的转型升级,为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提供持续动力,这既是国家政策的体现,也是我们职责使命的必须。

主持人

屈老师,有一个问题想问一下,对于王院长刚才说到这两个定位,您这块有没有补充呢?

屈贤明

我完全同意王院长关于机械科学总院的两个定位,我只是想做一些补充和延伸。为什么呢?机械科学研究总院现在有六千职工,这六千职工当中多数是科技人员,你让这些人都去搞他刚才说的基础共性技术的研究、前沿性技术的研究、关键性的技术研究,这是不可能的,这样的话,就会有相当一部分的人员应该去从事一些研究成果的产业化、推广应用,这样就能够发挥更好的作用。

屈贤明

通过培育一些在国内有影响的高端产品、高技术的产业,它所取得的收益又可以反哺研究这块,所以我就补充这么一点。

主持人

屈老师,2015年5月8日,国务院正式印发了《中国制造2025》,我知道您是行动纲领的主要执笔人,对于中国制造想要发展的话,您有什么相关的建议?

屈贤明

我们现在应该是世界上的制造大国,它的增加值的总量,从2010年就已经超过了美国,但是我们大而不强,规模是大了,但是不强,不强主要存在这么五个短板。第一个短板,创新能力不强。我们大约50%的核心技术要依赖国外;第二,关键的一些零部件、元器件,关键的一些材料、先进的工艺在很大程度上对国外有一种依赖感,这是很不利于制造业的发展。第三,产品质量的问题。大家知道,去年开人代会的时候,代表热议的婴儿奶粉的问题、马桶盖的问题、电饭煲的问题,都反映了中国产品的质量还不能够适应日益提高的消费的需求,所以质量问题是需要我们必须要突破的。我们的能源、资源、材料的消耗大,而排放的污染比较严重,所以造成了现在的雾霾。我们现在的能源资源的消耗是世界的平均水平的1.8倍,这可以说是第四个问题。第五个问题是产业结构不合理。我们现在高技术的产业占的比例比较低,还有就是说制造业延伸的,我们叫它现代制造服务业,所占的比重比较低。所以,这五个短板是中国制造业从大变强的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屈贤明

而这五个关键,机械科学研究总院,正好可以发挥它的特长,在这里发挥重要的作用。比如创新能力不强,机械科学研究总院就可以解决基础研究和产业之间的鸿沟。再一个,基础零部件元器件,还有质量问题,机械科学研究院正好是从事工艺、材料、零部件的一些关键技术的研究和攻关,可以解决这样一个问题。再一个,热加工,这是机械院的特长,铸造、焊接、热处理,这是消耗能源比较大,污染也比较严重。解决这个问题,正好是机械院的特点。所以,中国制造2025,好像是对机械总院量身订制的一样,它应该在这里面发挥重要的作用。

主持人

刚才屈老师也说了中国制造这块存在的问题以及接下来要发展的。王院长,刚才屈老师提到我们在这当中起到重要的作用,我们主要承担什么工作呢?

嘉宾王德成

像屈院长提到的一样,2025就像给机械院量身订做的任务一样,我们把这个当成国家发展的一个机遇,也是院里发展的一个使命。在2025推进过程中,我们院里主要做了两个层面的工作,第一个层面的工作,就是在国家的领导下,从事规划研究、规划编制工作,这一点很好地发挥了我们院里技术力量雄厚、人才众多、一个综合大院的优势,协助工程院完成中国制造发展战略的研究,协助工信部完成2025规划建议以及规划方案的编制,同时还在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规划,以及智能制造工程规划中承担相关的规划研究。通过协助政府部门完成规划研究,把行业的需求、我院的技术实力和国家的发展要求很好的进行结合。第二个层面的工作是带头执行实行2025中的创新任务。大家知道2025工程当中有五大创新任务,在过去的时间里,机械总院承担其中强基工程任务,大约承担了任务总量的5%,承担智能制造工程的任务占了15%,承担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这个专项任务接近20%的任务总量。通过这些任务的承担和装备制造500家以上的企业,建立了广泛的合作。恰恰通过这些项目的实施和合作,推动了这些企业应用高端新技术,通过这些技术的支撑和撬动,又推动了这些行业排头兵的装备制造业的转型发展和快速发展。这些任务承担中,我们切实感觉到国家2025这个战略规划的重要,是未来推进制造强国第一步的非常好的一个行动纲领。

主持人

屈老师,刚才王院长说的这几点,您是否也认同呢?

屈贤明

很认同。我再把它浓缩一点,机械院在这起到两方面的作用,一是靠自己解决制造业存在的关键的技术,开发一些关键的产品,来支持制造业的发展。另一方面,发挥机械院在政策研究方面有相当的特点。所以,在这方面也支持了制造业的发展。

屈贤明

我举两个例子,一是《中国制造2025》有一个亮点,它提出来了中国制造业由大到强,要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到2025年迈入制造强国行列,2035年进入制造强国的中等水平,2045年成为制造强国的领头的企业。这三个阶段、三个目标就是机械科学研究院作为政策研究的团队,在工程院的领导和指导下,由这个团队提出来的。所以,这是做了大量的定量分析。

屈贤明

第二,在2025有一个工业强基工程,这是我刚才讲的基础零部件薄弱,要针对这个提出的一个专项计划。这个计划提出,与机械科学研究院从事政策研究的这部分力量有很大的关系。因为在2010年,机械科学研究院就给国家编制了一个加强基础零部件、基础材料、基础工艺的三级规划,但是这个规划出来怎么实施,就没枪没炮,光吹冲锋号是不行的。当时机械科学院的专家就向工信部的领导提出,要解决一个手段的问题。机械科学研究院利用研究成果起草了一个建议报告,经国务院批示,很快工信部和财政部设立了工业强基专项,而且有专项的资金。

屈贤明

这五大工程,其中“工业强基”工程的起因以及它把这个工程能够拿到资金,机械科学研究院起到很大作用。机械科学研究院在推动中国制造业的发展起到两方面的作用,一方面是硬的,一方面是软的,软硬兼并。这点可能是任何一个院所要起到这两方面的作用,目前我还没有看到。

主持人

我们也知道现在传统制造业也在拥抱互联网,我们自己这边也启动了一个新的平台,这块能否给我们详细说一下。

嘉宾王德成

在国务院双创行动以及互联网+行动要求之下,作为中央企业,机械科学研究总院,我们认为在这方面义不容辞。去年6月18号我们发布上线了“中机云创”,针对装备制造业云服务的平台。这个平台的发布,主要是从这些背景考虑,一个是我们长期为行业提供标准检测、技术支撑服务,是我们的职责。不管是在过去还是在当今,这个职责使命始终没有变。

嘉宾王德成

第二,我们也认识到,在传统的服务方式,往往受制于期刊的发行数量,技术成果的传播范围,使得这些共性技术成果局限于少数企业、个别行业,甚至部分地区。也就是大家通常说的服务信息和科技资源的碎片化和非对称性,这些碎片化和非对称性影响了装备制造业整体水平的提升。同时,我们又看到当前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是全方位,需要的技术是多元化,需求也是敏捷化的,因为全球已经一体化。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必须要运用互联网的技术,把我们长期的服务使命和职责,手头的传统的服务内容,给它更新,所以我们设计开发了装备制造业的云服务平台。

嘉宾王德成

这个平台在开发运行过程中,得到了发改委、国资委的大力支持。在这种支持下,我们在设计网的同时,就考虑了装备制造业的全生命周期的技术需求,也考虑了不同地域客户资源的一站式服务的方式,目前云服务平台,从知识管理、决策论证、产品设计、过程模拟以及到工业分包,以及到大数据的O2O的云服务功能集于一体,这个服务平台,大家使用中会亲身体会到,现代互联网服务使得制造业也具备定制化的特征了。互联网实际上能够解决当前装备制造业发展的短板,客户只要轻松的按动鼠标,后台或者服务方就能够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专家级的服务。从这一点来讲,装备制造业采用现代服务方式,推动和互联网的深度融合有很大的空间。我们也会持续的借助云服务平台,为装备制造企业提供长期的多媒体现场服务。

主持人

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据我了解到,2016年,我们有两项科研成果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有一项荣获了第十八届中国专利金奖,能否跟我们讲讲这些成果背后的故事。

嘉宾王德成

之所以在去年能获得两项科技进步奖、一项专利金奖,累计三项国家级的奖励,首先是我们长期的创新历史和浓厚的创新氛围的产物。机械总院从建院之初,就把提供装备制造业的基础共性技术作为主要内容和服务的内容。通过装备制造技术的长期坚持,我们目前每年有承担数百项的大型综合性科研任务。这些数百项的任务,实际上都是跟国民经济、装备制造业产业发展密切相关的。在这些数百项任务中,在2016年有三个成果获得了国家奖励。

嘉宾王德成

第二,这三个国家奖项,也是我们院里坚持建设国家级创新平台,坚持科研条件水平建设的一个结晶,作为转制后的企业化运行的大型科技央企,我们没有放弃创新,没有淡化创新,始终在建设国家级、行业级、企业级的创新平台。配的这些平台,形成了一支上千人专职的核心研发团队。有核心的研发团队,又有八个国家级创新平台,十余个省部级的创新平台的支撑,我们必然也应该形成一定的国家级水平的科研成果。

嘉宾王德成

再有,这三项科研成果也是我们院里服务装备制造业和国家重点工程若干典型成果的一个代表。比如说,这里面提到的钎料无害化这项国家奖项,通过这项技术的突破,解决了钎焊过程中对人体的伤害,解决了对环境的污染,节能减排,减少了排放。通过大型铸锻件共性制造技术,与企业高校联合共同完成的国家奖项,解决了能源发电装备制造领域大型铸锻件长期依赖进口,受制于国外的一个局面,使得目前大型铸造件的铸造技术已经成为世界一流水平。

嘉宾王德成

另外,这里面获奖的叫“无模铸造成形装备”这项专利金奖,通过这项技术的突破,解决了汽车、船舶领域大型复杂结构件制造周期长、控制它的形状和它的性能有难度,甚至还造成更大排放的这些不足,实现了新车型的快速试制,减少了排放,这些成果,对于科研成果的水平,对于制造业转型升级都有很大的推广空间,当然这只是其中的三项。实际上伴随着这三项背后还有很多其他层级和其他层面的成果,也在同步每年在完成,也支撑咱们装备制造业的一个转型发展。这是简单的情况。

主持人

感谢王院长给我们简单介绍了一下成果。我想问一下屈老师,刚才王院长提到这几项创新成果,您有没有自己的一些建议和想法呢?

屈贤明

首先表示衷心的祝贺;再一个是感谢这三个团队多年来作出的艰苦努力。现在国家奖数量不多,要获国家奖是难上加难。作为一个研究院,一年能拿到两个国家奖,这是很不容易的。据我所知,像现在有名的一些名牌的大学,一年能拿到二三个国家奖,那是很高兴的。如果能拿到四个奖,那都要放鞭炮的。所以,机械研究院能拿到两个奖,感到很不容易。

屈贤明

当然,我还不满意。希望在王院长新一届班子的领导下,能够有更多高水平的成果出来,能够有更多优秀的人才辈出。

主持人

屈老师也是提了更高的期望。我们也知道创新成果的取得,其实离不开创新体系的支撑。想问一下王院长,在我们这块的建设方面做了哪些工作呢?

嘉宾王德成

我们机械总院一直把提升装备制造业水平作为我们院的一个使命,而装备制造业又属于典型的离散制造业,要支撑整个装备制造业的技术需求,需要多专业、多学科体系才能完成。所以,我们要实现提升装备制造水平的使命,必须拥有自主的一个创新体系。近些年来,我们一直在坚持三级研发体系这个概念。首先是对于当前产品和技术改造一级所需要的眼前技术,这个我们基本通过院内的第三级实体来完成。

嘉宾王德成

第二,对于一个专业,需要长久的专业分享,持续创新的,我们一般要求二级单位,也就是专业的研究所形成专门的研发团队,来承担一个专业方向的持续创新。

嘉宾王德成

第三,面对整个装备制造业全行业领先前沿,高端的一些需求,我们通过院集团设立专门的先进制造技术研究中心,对这些研究中心按科研体制,尽管我们院里已经是企业体制了,我们对它按照科研体制考核,鼓励它面对整个装备制造产业提供前沿、高端、领先的制造技术。这三级研发体系的打造,一方面为行业转型升级提供了眼前的一些支撑。同时,也为我们实现提升装备制造业水平这么一个使命,乃至于为未来实现国家制造强国战略都是一个很好的团队和基础。

主持人

其实我们科技创新,人才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我们也知道,2016年国家有出台很多激励人才的政策,我们在这一块又做了哪些工作呢?

嘉宾王德成

在党中央、国务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领导下,去年以来,我们见到了中央国有企业关于混合所有制骨干员工持股、增加骨干员工激励的多个政策文件的出台,这些文件的出台,非常适合我们科技型央企,因为科技型央企,主要的财富是科技人才。这些科技人才的动力,他们的工作活力都要有恰当的工作机制,这些政策的出台,使得我们机械科学研究总院可以说如鱼得水,有了一个更好的创新环境。

嘉宾王德成

首先在国资委的批复下,我们作为国资委第一家整个集团实施了分红权激励,通过分红权激励的推动,全院各级创新骨干积极性提高,薪酬水平得到了加强,创新成果更为聚焦和集中。

嘉宾王德成

第二,我们也借助出台的混合所有制的政策,将院里哈尔滨焊接研究所和江苏常州华通焊业民营制企业进行股权结合,机械总院控股,民营企业经营活力充分体现。我们的高端焊接技术和焊接产品,在全行业得到了推广,市场化的经营机制得到了很好的展现。同时,我们也借助这些政策的出台,院里出台深化政策,比如说杰出专家提高奖励政策,研究生导师加强带学生的聘用,学术带头人方向,延长工作年龄,以至于加强总工程师队伍,这些创新力量的加强,都是依靠刚才主持人提到的国家出台的深化改革的文件这个依据,使得我们大胆创新、强力创新,对正在给我们发展中的机械科学总院,给我们科技型央企注入更大的活力,这是当前的一个阶段性的情况。

主持人

屈老师,刚才王院长说的情况,您如何来看呢?

屈贤明

我听了以后,感到非常高兴,举双手赞成,这是我期待的院里能够采取的一些具有创新性的、改革性的一些举措。人才是根本,机械科学研究总院成立60多年来,为什么在国内有一定地位呢?就是依靠50年代、60年代从欧美、从苏联回国的一批留学生,以及国内著名的大学里的一批毕业生,经过了实战锻炼出来了一批在国内可以说是领军人才,其中包括四位院士,有一位已经去世了,还在工作的有三位院士。今后来看,这些人已经退休的退休,年长的年长,不能给他们更多的希望和要求。在这种情况下,培养一批新的、能够在全国有影响的领军人才,对机械科学研究总院今后的发展非常关键、非常重要,对这些举措,我听了之后非常高兴。我的一点要求,希望步子再大一些,再得力一点。比如如何吸引国外的一些顶尖的人才,吸收国内的一些顶尖的人才,以及通过自己培养一批顶尖的人才。希望今后几年在王院长的领导下,能够人才辈出,成果辈出,有一批在全国可以叫得上号的领军人才,这是机械院的一个根本。

主持人

在这其中有更多的人才会发挥更好的作用。2016年,机械科学研究总院也成立了工研资本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投融资平台,这个情况能否给我们介绍一下吗?

嘉宾王德成

在2016年,我们集院内多家院所的力量,成立了工研资本控股有限公司,目的实际上就是解决加速科研成果的产业化,这是我们成立资本平台的初衷。同时,我们把这个资本平台也当做推动装备制造业发展的一个助推器。因为资本的性质加上技术的手段,技术资本双轮驱动,必然会加速我们创新的同时加速科研成果的转化。以往我们创新的手段用得多一些,资本的手段用得少一些,实际上影响了我们创新的速度。“十三五”针对装备制造业的快速发展,我们想加速创新,必须依靠技术资本双轮手段。

嘉宾王德成

再有,我们的平台从作用角度来讲,一方面可以解决内部的产业结构调整,换句话说,在内部创新链逐渐提升的同时,配之以相应的资金链。因为从研发阶段、孵化阶段到产业成熟阶段,实际需要的资金是逐级放大的。我们不光要解决研发阶段所需要的原始资金,还需要在孵化、放大、成熟不同阶段配以资本性的资金、股权性的资金,这个结合实际上就能够使我们内部的创新有技术成熟度不断提升。同时,资本的手段,还可以和已有成果结合,对行业实施并购,联合重点的省份、重点的行业,形成一些专业化的产业基金、科技基金,这个一结合,实际上就把我们院里的成果源源不断地推送到了制造业热点省份、重点的产业行当,实际上就通过资本手段加速了我们创新驱动传统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实际上是一个倍增器,是一个助推器。我想,下一步一定会见到更好的成效,目前多家基金母公司投资方都寄予厚望,都纷纷申请加入,我们也在全力推进中。

主持人

推进当中,你觉得它想要发挥怎样的作用?

嘉宾王德成

全社会当前资本还是非常丰富的,产业规模也是很大的,但是恰恰这些产业由于缺乏新技术,缺乏实用技术,实际就影响了这些产业的高端化,影响了它的转型升级。光靠资本手段,那是一种生产条件的投资行为,必须要和技术手段结合,才能起到实质性的助力推动作用,我们想现代产业的转型升级也好,还是我们国家装备制造业,乃至制造业的高端发展也好,都离不开技术和资本双轮驱动、两种结合。我想这个作用一定会非常显现。

主持人

技术和资本。您在工作报告当中也提到过一院两制的管理创新,有关于这个概念能否给我们介绍一下吗?

嘉宾王德成

作为有60年发展史的一个国有大型科技企业,我们走过了由事业阶段的研究院阶段,也走过了企业阶段的科技型企业阶段。从我们切身体会感觉到,创新的机制和产业化的机制,实际上是有差别的。以往实践中,从经验感觉到,创新做好和产业做大存在着人员精力上的冲突以及体制机制上的矛盾,如果这个问题不能解决,实际上就会制约创新的速度、力度和水平。过去的实践,尤其我们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转制院所、一院一所、一所一策的发展要求,我们有了深刻的体会。同时,为了更好地满足国资委加强科技创新考核,做好公益类服务这么一个要求,所以我们在这些体会上提出来,对科研要给它打造科研的体制和氛围,对产业要给它打造产业的平台和机制。所以,这“一院两制”指的是一个机械科学研究总院集团,一制指的是科研的体制,一制指的是产业体制。

嘉宾王德成

具体来说,我们科研的体制计划是以院内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这些国家创新平台为载体,明确它的研究方向、队伍、工作边界,打造一个以创新为考核内容的科研体制。

嘉宾王德成

在成果转化、成果孵化这个环节,我们是希望打造成以专业化公司运行,联合院内外资本,乃至于社会的用户的力量,打造一个成果转化的公司化体制和平台,来促进成果不断地成熟转化和放大。

嘉宾王德成

“一院两制”的体制,是我们自身60年运行结果的一个经验结晶。我们也认为这种体制一旦建立之后,一方面能有利于更好地承担国家的重大专项,承担国家的创新使命。同时,另一方面还能使我们把创新取得的成果逐级放大、产业孵化。通过这些成果的孵化、产业的壮大,让它长入装备制造业的产业领域,实际上推动装备制造业的转型升级。这是我们院结合自身特点,落实一院一策、一所一策的学习精神,自觉总结出来的一个体制上的抓手。但是我们想,通过我们的实践,也能够为全国的科研院所,尤其是转制院所做一个经验性的探索。这一探索,一旦在更大的面推开,推动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就是一个更大的动力。我们对“一院两制”总体的顶层设计信心坚定。下一步一定以这个为抓手,把自身的使命、国家的要求很好地结合好,推动装备制造业乃至制造业做大做强、做优做好。

主持人

像王院长刚才说的,希望通过这个探索,能把中国制造业做大做强。也非常感谢今天二位带来的分享,也希望您继续关注本系列其它的访谈。谢谢!再见!

嘉宾王德成

谢谢大家,再见!

屈贤明

谢谢大家,再见!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