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库  >  2021专题  >  百年党旗红 国企新征程  >  红色火炬·百年人物 > 正文
为了祖国的蓝天:顾诵芬

文章来源: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发布时间:2021-06-23

顾诵芬,男,1930年2月生,江苏苏州人,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航空系。1951年参加工作,历任沈阳飞机设计室气动力组组长,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副总设计师、总设计师、所长兼总设计师,现任航空工业科技委高级顾问、中国航空研究院名誉院长。1991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任科学院技术科学部第八、第九届常务委员会副主任。1994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1998-2007年任工程院主席团成员。第六、七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八、九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

顾诵芬院士是新中国著名飞机设计大师、飞机气动力设计奠基人、航空科技事业引领者,我国航空界唯一的两院院士。

20世纪50年代航空工业建立之初,国家迫切需要建立自己的飞机设计能力。顾诵芬院士在一穷二白、国外严密封锁的条件下,创建亚、超音速飞机气动设计、计算、试验和试飞方法,建立了我国飞机空气动力学设计体系,为我国后续战机的研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创新完成我国第一型喷气式飞机(歼教1)、第一型初级教练机(初教6)和第一型超音速歼击机(歼8)等多型飞机的气动布局设计,实现了我国飞机气动力设计从基础理论到工程实践的重大跨越。

20世纪60、70年代,顾诵芬院士主持设计出歼8飞机,攻克跨音速抖振等技术难题。歼8飞机的成功研制,解决了我军对高空高速、大作战半径的歼击机急需,结束了我国歼击机完全依赖引进的历史;初步建立了歼击机设计体系,开创了我国自行研制歼击机的先河;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顾诵芬院士排名第一。

20世纪80年代,为应对周边空中装备换代带来的威胁,空、海军迫切需要具备超视距作战能力的先进战机。顾诵芬院士主持研制出歼8Ⅱ飞机。歼8Ⅱ飞机是我国第一型具备超视距空战能力的歼击机,是我国当时作战性能最好、唯一能和周边主流战机相匹敌的先进战机,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顾诵芬院士排名第一。歼8系列飞机衍生出16种机型和验证机,是我军长期的主战装备,在我军武器装备现代化进程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歼8系列飞机的研制,建立了我国完整的歼击机设计体系,带动了航空工业以及电子、冶金等相关行业的整体进步。

新世纪以来,顾诵芬院士面向国家重大安全需求,提出大飞机专项、航空应急救援体系等10余项战略建议,获国家采纳,先后担任国家大飞机重大专项论证组副组长和大飞机方案论证委员会主任委员;主持编撰70余册航空科技书籍,为我国国防建设和航空武器装备体系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顾诵芬院士德高望重、甘为人梯,十分重视人才培养和学术传承,培养出以1位科学院院士、3位工程院院士为代表的一大批航空科技领军人物和支撑我国第二、三、四代战斗机发展的技术队伍。顾诵芬院士矢志报国、担当奉献,为解决技术难题,48岁三次乘歼击教练机升空近距观察歼8飞机后机身流场,这是世界现代飞机研制史上罕见的壮举。

目前,顾诵芬院士虽耄耋之年,仍奋战在航空科技战线,主持开展我国航空发展战略相关研究工作,堪称中国航空事业代表性的时代人物。

【责任编辑:王占朝】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