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库  >  2021专题  >  百年党旗红 国企新征程  >  红色火炬·百年人物 > 正文
新时期铁人:王启民

文章来源: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发布时间:2021-06-21

王启民,我国石油科技工作者的楷模,长期从事油田地质开发研究工作,凭着“宁肯把心血熬干,也要让油田稳产再高产”的英雄气概,为大庆油田保持高产稳产做出了重大贡献。先后主持参与8项重大开发试验项目、40多项科研攻关课题和大庆油田“七五”“八五”“九五”开发规划编制研究等工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国家科技成果特等奖”等19项奖励,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高效注水开采方法”,打破了当时国内外普遍采用的“温和注水”开采方式,开创出中低含水阶段油田稳产的新路子;“分层开采、接替稳产”开发试验,使水驱采收率提高了10%至15%;“大庆油田高含水期稳油控水系统工程”结构调整技术,创立了油田高含水后期“控液稳产”的新模式;“表外储层”开发研究成果,相当于为大庆增加了一个地质储量7.4亿吨的大油田;超高分子量聚合物驱新技术,实现经济效益近3亿元。

1961年9月,王启民被分配到大庆地质指挥所,负责搞油田地质动态工作,每天跑基层,下现场,收集油井资料。油田开发不到3年就出现了采油井大量见水现象,注水3年,水淹一半,采收率不到5%。有人提出用当时外国普遍采用的“温和注水法”解决问题。在一次重要的技术座谈会上,王启民大胆提出了“因势利导,逐步强化,转移接替”的方法,主张对厚度大、渗透率好的油层要加强注水,让它先出力、多产油,在此基础上再采取分层注水等措施加强其它油层的注水。他和另外两名同事来到中区西部一口含水已达60%的油井上开展现场试验,取得成功。

进入上世纪90年代后,油田综合含水率进一步提高,要想保持5500万吨以上稳产,按国内外通用的办法就是加大注水量,通过提高产液量的方法来保证稳产。而这种模式势必造成含水上升快,地面工程大规模改造,投资剧增的局面。面对严峻的形势,王志武找来王启民商量对策,经过一系列的科学论证,王志武提出“稳油控水”的指导方针,王启民大胆承诺:“每年含水上升率控制在0.3%以内,三年不超过1%。”他们在精细地质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三分一优”的结构调整方法,取得了巨大的成功。1995年,大庆油田实现了三年平均含水上升率不超过1%,5年累计多产油610.6万吨,少产液24749万吨,累计增收节支150亿元,不仅获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还使大庆油田连续20年保持年产原油5000万吨以上稳产,这在世界同类油田开发史上是前所未有的。1996年,《大庆油田高含水期“稳油控水”系统工程》获得了国家科学进步特等奖,为大庆油田实现27年5000万吨以上高产高效持续开发做出重要贡献,王启民攀上了他人生的第三座高峰。

虽然众多荣誉加身,但王启民说:“我的名字其实只是一个符号,它代表着大庆油田数以万计的科研人员。油田取得的每项成果,都需要科研人员共同协作才能成功。”王启民还总结道:“搞科研必须要接地气,不能纸上谈兵。搞创新有‘三字经’:铁(铁人精神)、傻(无私奉献)、智(聪明智慧),只有做到这样,才能出成果。” 

1997年,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党组授予王启民“新时期铁人”称号。2018年12月18日,王启民被中共中央、国务院表彰授予 “改革先锋”称号,被命名“科技兴油保稳产的大庆‘新铁人’”。 2019年9月17日,王启民被全国人大常委会授予 “人民楷模”国家荣誉称号。2019年9月25日,王启民被中央宣传部、中央组织部、中央统战部、中央和国家机关工委、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务院国资委、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授予 “最美奋斗者”称号。

【责任编辑:王占朝】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