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转型知识方法系列之三:以价值效益为导向推进数字化转型的五大重点任务
数字化转型知识方法系列之三:以价值效益为导向推进数字化转型的五大重点任务
发布时间:2020-12-03
一、数字化转型应围绕价值效益系统性推进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迅猛发展,世界正处在一个从工业时代向信息时代加速转型的大变革时代。全球物质经济发展已经从增量阶段进入存量阶段,资源、能源和环境的刚性约束日益增强,只有深入推进信息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全面加速数字化转型,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才能改造提升传统动能,培育发展新动能,开辟更加广阔的新价值空间。
数字经济时代关注发挥信息技术作为通用使能技术的赋能作用,打破工业技术专业壁垒,形成轻量化、协同化、社会化的业务服务新模式,动态响应用户个性化需求,引发传统创新体系、生产方式、产业结构、价值体系等发生系统性重构。信息技术引发新一轮技术体系创新和生产力变革,进一步引领组织管理创新和生产关系变革,数字化转型的过程就是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协调互动,生产力变革与生产关系变革相辅相成,价值体系优化、创新和重构,不断创造新价值,打造新动能的过程。
二、数字化转型的五大任务
价值体系优化、创新和重构是数字化转型的根本任务,组织应从发展战略、新型能力、系统性解决方案、治理体系和业务创新转型等五个视角出发,构建系统化、体系化的关联关系,系统有序推进数字化转型,创新价值创造、传递、支持、获取的路径和模式。
五个视角给出数字化转型的任务体系,并给出任务间的关联关系,如图1所示。
图1 以价值体系优化、创新和重构为根本任务的五个视角及其关联关系
根据数字化转型的新形势、新趋势和新要求,发展战略视角提出新的价值主张。根据价值主张新要求,新型能力视角打造支持价值创造和传递的新型能力(体系)。系统性解决方案视角创新价值支持的要素实现体系,形成支持新型能力打造、推动业务创新转型的系统性解决方案。治理体系视角变革价值保障的治理机制和管理模式,构建支持新型能力打造、推动业务创新转型的治理体系。根据价值主张新要求,基于打造的新型能力(体系)、形成的系统性解决方案和构建的治理体系,业务创新转型视角形成支持最终价值获取的业务新模式和新业态。
五项重点任务之一:发展战略
组织应制定数字化转型战略,并将其作为组织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把数据驱动的理念、方法和机制根植于组织发展战略全局。条件成熟的组织,应将数字化转型战略和发展战略合二为一,融为一体。发展战略视角包括竞争合作优势、业务场景和价值模式三个子视角。
【T/AIITRE 10001—2020《数字化转型 参考架构》标准原文发展战略视角包括竞争合作优势、业务场景和价值模式三个子视角,本部分节选竞争合作优势部分】
5.2.2 竞争合作优势
组织应增强竞争合作优势可持续性和战略柔性,逐步从过去的单纯竞争向构建多重竞合关系转变,以有效应对快速变化和不确定市场竞争合作环境。
组织构建数字经济时代竞争合作优势,应重点关注的方面包括但不限于:
a) 强化技术应用,广泛深入应用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技术、管理技术并实现其融合创新应用,以形成新技术、新产品(服务);
b) 强化模式创新,通过推动跨部门、跨组织(企业)、跨产业的组织管理模式、业务模式和商业模式等的创新变革,以形成支持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的新模式;
c) 强化数据驱动,将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以数据为驱动协同推进传统业务数字化升级和数字新业务培育壮大,以实现创新驱动和业态转变。 |
五项重点任务之二:新型能力
组织应将新型能力建设作为贯穿数字化转型始终的核心路径,通过识别和策划新型能力(体系),持续建设、运行和改进新型能力,支持业务按需调用能力以快速响应市场需求变化,从而加速推进业务创新转型,获取可持续竞争合作优势。新型能力视角包括与价值创造的载体有关的能力、与价值创造的过程有关的能力、与价值创造的对象有关的能力、与价值创造的合作伙伴有关的能力、与价值创造的主体有关的能力、与价值创造的驱动要素有关的能力等六个子视角,如图2所示。
图2 新型能力的主要视角
【T/AIITRE 10001—2020《数字化转型 参考架构》标准原文新型能力视角包括与价值创造的载体有关的能力、与价值创造的过程有关的能力、与价值创造的对象有关的能力、与价值创造的合作伙伴有关的能力、与价值创造的主体有关的能力、与价值创造的驱动要素有关的能力等六个子视角,本部分节选与价值创造的载体有关的能力部分】
5.3.2 与价值创造的载体有关的能力
组织应打造与价值创造的载体有关的能力,主要包括产品创新能力等,加强产品创新、产品研发过程创新,以不断提高产品附加价值,缩短价值变现周期。
产品创新细分能力包括但不限于:
a) 产品数字化创新能力,即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加强产品创新,开发支持与用户交互的智能产品,提升支持服务体验升级的产品创新等能力;
b) 数字化研发设计能力,即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强化产品研发过程创新,开展面向产品全生命周期的数字化设计与仿真优化等,提升并行、协同、自优化研发设计等能力。
注:产品通常是指组织或个人提供给社会,能够被其他组织或个人接受或使用,能够满足其他组织或个人某种需求的任何东西,包括有形的物品、无形的服务、信息、组织、观念或它们的组合。 |
五项重点任务之三:系统性解决方案
组织应深化应用新一代信息技术,策划实施涵盖数据、技术、流程、组织等四要素的系统性解决方案,支持打造新型能力,加速业务创新转型,并通过四要素的互动创新和持续优化,推动新型能力和业务创新转型的持续运行和不断改进。系统性解决方案视角包括数据、技术、流程、组织等四个子视角。
【T/AIITRE 10001—2020《数字化转型 参考架构》标准原文系统性解决方案视角包括数据、技术、流程、组织等四个子视角,本部分节选数据部分】
5.4.2 数据
数据要素主要涉及数据资产化,挖掘数据要素价值和创新驱动潜能等内容。为加强数据要素的开发利用,组织应开展的活动包括但不限于:
a) 完善数据采集范围和手段,利用传感技术等,提升设备设施、业务活动、供应链/产业链、全生命周期、全过程乃至产业生态相关数据的自动采集水平;
b) 推进数据集成与共享,采用数据接口、数据交换平台等开展多源异构数据在线交换和集成共享;
c) 强化数据建模与应用,提升单元级、流程级、网络级、生态级的数据建模以及基于模型的决策支持与优化挖掘水平。 |
五项重点任务之四:治理体系
打造新型能力,推进业务创新转型,除了策划实施系统性解决方案以提供技术支持,组织还应建立相匹配的治理体系并推进管理模式持续变革,以提供管理保障。治理体系视角包括数字化治理、组织机制、管理方式、组织文化等四个子视角。
【T/AIITRE 10001—2020《数字化转型 参考架构》标准原文治理体系视角包括数字化治理、组织机制、管理方式、组织文化等四个子视角,本部分节选数字化治理部分】
5.5.2 数字化治理
组织应运用架构方法,从数字化领导力培育、数字化人才培养、数字化资金统筹安排、安全可控建设等方面,建立与新型能力建设、运行和优化相匹配的数字化治理机制,包括但不限于:
a) 围绕实现数据、技术、流程、组织等四要素和有关活动的统筹协调、协同创新管理和动态优化,建立适宜的标准规范和治理机制;
b) 高层领导者对数字化转型敏锐战略洞察和前瞻布局,以及由一把手、决策层成员、其他各级领导、生态合作伙伴领导等共同形成的协同领导和协调机制;
c) 全员数字化理念和技能培养,建立完善的数字化人才绩效考核和成长激励制度,以及跨组织(企业)人才共享和流动机制;
d) 建立适宜的制度机制,强化围绕新型能力建设等数字化资金投入的统筹协调利用、全局优化调整、动态协同管理和量化精准核算;
e) 有效开展自主可控技术研发、应用与平台化部署,充分应用网络安全、系统安全、数据安全等信息安全技术手段,建立完善安全可控、信息安全等相关管理机制,提升整体安全可控水平。
|
五项重点任务之五:业务创新转型
组织应充分发挥新型能力的赋能作用,加速业务体系和业务模式创新,推进传统业务创新转型升级,培育发展数字新业务,通过业务全面服务化,构建开放合作的价值模式,快速响应、满足和引领市场需求,最大化获得价值效益。业务创新转型视角包括业务数字化、业务集成融合、业务模式创新和数字业务培育四个子视角。
【T/AIITRE 10001—2020《数字化转型 参考架构》标准原文业务创新转型视角包括业务数字化、业务集成融合、业务模式创新和数字业务培育四个子视角,本部分节选数字业务培育部分】
5.6.5 数字业务培育
数字业务培育是指通过数字资源、数字知识和数字能力的输出,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基于数据资产化运营形成服务于用户及利益相关方的新业态,包括但不限于:
a) 对外提供的数据查询、统计分析、数据处理、数据交易等数字资源服务;
b) 基于知识数字化、数字孪生、智能化建模等对外提供的知识图谱、工具方法、知识模型等数字知识服务;
c) 通过主要业务相关的数字能力打造及其模块化、数字化和平台化,对外提供研发设计、仿真验证、生产、供应链管理等数字能力服务。 |
数字化转型的系统性变革要求组织应按照价值体系优化、创新和重构的要求,识别和打造新型能力(体系),将新型能力建设贯穿数字化转型全过程,以新型能力建设全方位牵引转型活动,针对数字化转型的五个视角,系统化、体系化建立发展战略、新型能力、系统性解决方案(要素)、治理体系和业务创新转型等五个过程联动方法,并建立上述方法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
内容来源于团体标准 T/AIITRE 10001—2020《数字化转型 参考架构》
【责任编辑:李沐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