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华能新能源运维平台——算力?生产力!
新华网:华能新能源运维平台——算力?生产力!
文章来源:新华网 发布时间:2021-01-14
2020年11月下旬,辽宁省部分地区遭遇了一场罕见的凝冻灾害,骤降的气温伴随连绵的雨雪大风,导致部分风场设备、电网线路覆冰受损,一度发生停机。在道路湿滑、风速较大、通行困难的情况下,如何迅速摸清受灾情况开展应急抢修呢?
“我们通过调取新能源运维平台上的线路保护触发动作和故障前后等一系列数据,了解凝冻停运风机情况,运用无人机和前端摄像装置远程查看线路设备损毁状态,然后给予现场抢修人员应急处置指导。仅两天时间就查清受灾情况,为下一步维修、采购抢出了时间。”中国华能新能源公司安生部副主任叶林告诉记者。
与生产一线紧密配合,已成为华能新能源运维平台的“日常”。
华能新能源生产运维中心采用自主可控的国产硬件设备和操作系统,以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软件为支撑,打造国内首家千万点秒级国产实时数据平台,实现华能新能源产业全区域、全机型、全数据覆盖。
落实五中全会关于“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推动经济体系优化升级”的要求,华能紧贴能源与数字技术深度融合趋势,深化“大云物移智链”等新技术融合应用,加速推进传统产业智能升级,并率先在新能源运维平台取得突破。
一种新的运维模式
在风电场运营中,运维成本约占风电场生命周期度电成本的近三成,而传统场站式运维显然无法适应平价上网时代的“游戏规则”。随着信息通讯技术的快速发展,数据采集和处理成本的降低,人工智能等技术的成熟,让被动反应式运维走向主动预防式运维成为可能。
在新能源运维平台控制中心,大屏幕上闪动着华能在全国的新能源数据,机组数量和运行状态、功率、发电量均已实时呈现。轻点鼠标,各区域的每一个风场,每一台机组的发电信息、运行情况,甚至风电机组内部齿轮箱温度等部件运行参数都可以随时调取查看。
自今年3月集团公司新能源管理模式改革立项,经过168天紧锣密鼓的调研、设计、采购、施工、安装、调试,崭新的运维中心投入运行。叶林介绍说,年底前将完成全部已建成集控中心区域的数据接入,同时在数据广度上实现区域数据横向比对,在数据深度上联通集团云数据中心,开展数据融合和智能应用开发。
作为新能源发电运营企业,华能的新能源运维平台不仅覆盖的机组数量、设备厂商更加多样,而且场站分布及“风光”状态也更加丰富,这让平台在设计和应用中都有别于国内外的竞争者。华能集团新能源事业部主任李来龙将其形象地比喻成一套基于华能新能源大数据的“操作系统”:在这个平台上,可以搭载各种功能的应用程序,以适配愈加复杂的应用场景。“未来,我们可以提供更多深层次的服务,比如建立智能故障诊断和预测模型,减少风机非停次数和停机时间,优化库存、采购和维修计划,让数据在提高发电效益方面发挥更大价值。”李来龙说。
一套新的管理理念
华能提出,到2025年集团低碳清洁能源装机占比达50%以上,这意味着在“十四五”期间的新能源建设将在现有基础上成倍增长。满足如此高速的增长、管理如此庞大的新能源资产,华能必然要拿出一套新的管理理念来应对空前挑战。
李来龙认为,传统的集控方式难以应对成千上万台风机的数据传递、分析和智能运维,需要基于工业互联网打造智能化运维大平台,建立高效率、高质量、集约化、智能化的运营一体化管理体系。
对此,华能新能源运维平台不仅仅局限于集中监控和一般统计,更侧重于新能源全生命周期管理,全国风资源精细化图谱、基建信息管理系统、生产移动应用系统、淘宝式备件采购等智能应用开发逐步开展试点。
对新能源项目而言,成本不仅体现在造价和设备可靠性上,项目“基因”同样重要。全国风资源精细化图谱正是在回答选址、选型等“先天”问题。这是国内第一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多尺度时序化高分辨率风资源图谱,由华能与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展开合作,对过去40年的全国风资源数据进行研究,可逐次展开区域内四十年平均风速、近五年平均风速、垂直高度风速等真实数据计算的风速曲线图、风频图等,这就好比为新建风电提供绘制了一份“基因序列”。
线上智能化还要和线下运维相融合,为此华能新能源智慧运维平台引入了生产移动应用系统,在国内首次颁布了风电、光伏发电企业工作票管理办法。现场运维人员配备移动摄像头等“单兵作战装备”,就可以随时“直播”维修实况,获得专家远程指导,实现集控中心对现场检修维护工作的监管和信息交互。结合智能巡检机器人、无人机等设备应用,真正做到“少人值守、无人值班”。
一条新的数字产业链
在整个新能源运维生态中,华能是数据的“生产端”,又连接着设备商、电网、用户等上下游不同主体,可以更好地汇聚资源、集成数据,实现设计、制造、施工、供应链等方面的精准对接和高效协同,催生出一些新的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
以数据服务为例,设备制造能够通过获取设备使用中的实时数据。进行问题诊断、检修,从而优化设计和改进制造工艺,届时华能将扮演一个数据分析服务的角色,以数据资源和能力带来新的价值。
李来龙介绍说,实际上在投运之初,华能就提出了“三个开放”,即对资本开放,将系统打造成混合所有制的资本平台;对设备供应商及愿意加入平台的设备制造商、施工方、运营商开放;对社会开放,在保证系统安全运行前提下,依托集团数据平台为社会提供服务,促进“智慧华能”建设。
“五中全会提出,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提高经济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华能将坚持创新引领、开放共享,进一步挖掘数据价值,加快智能化运维步伐,打造新能源数字产业集群,形成示范带动作用。”李来龙说。
到2025年,华能计划建立集团级数据监控和运行平台,初步实现集团智慧化运营。在“十四五”末期,我们或许将看到一个涵盖华能各个产业板块的统一的智慧能源数据中心,连接了产业链上下游,打通了能源生产和消费,形成互利共赢的能源电力生态圈。
【责任编辑:伍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