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库  >  2020专题  >  央企社会责任数据库  >  媒体聚焦 > 正文
人民网:中国建筑拓展幸福空间,筑就美好生活

文章来源:人民网  发布时间:2018-05-11

5月10日,“首届中国自主品牌博览会”在上海盛大开幕。作为特邀参展的十三家中央企业之一,中国建筑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建筑)以“拓展幸福空间、筑就美好生活”为品牌价值理念,围绕企业发展成就,向世人讲述了 “传承红色基因、凝聚蓝色力量、推动绿色发展”的品牌故事,全方位展示了中国建筑独具特色的品牌发展之路。

展会期间,政府领导、外国友人及来自各行业的社会公众来到中国建筑展位参观,共同为中国建筑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发展成就点赞,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媒体记者到现场参观并采访报道。

传承红色基因

展览以“红色基因”作为开篇,通过“国家基本建设先锋”、“投身改革勇担重任”、“大国工匠中建榜样”三个篇章,生动展示了中国建筑品牌“为国家担当、为人民奉献、为民族争光”的红色基因,讲述了中国建筑承载国家信念,始终秉持共和国长子的责任和担当,与改革开放一路同行的故事。

早在建国之初,中国建筑所属子企业就参与了第一汽车制造厂、第二汽车制造厂、第一重型机械厂、第二重型机械厂、大庆炼油厂等一大批国家重点工程的建设,为国家基础设施、国防军工建设做出巨大贡献,被誉为“南征北战的铁军、重点建设的先锋”。1982年,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2017年底前完成改制并更名为中国建筑集团有限公司)组建成立。中国建筑始终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带着红色基因和深厚的精神文化积淀启航。

作为中国首批由国务院机构改革、政企分开而组建的国有重要骨干企业,中国建筑积极投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自主经营、自负盈亏。1984年,中国建筑在时称“华夏第一楼”的深圳国贸大厦工程创造了三天施工一个结构层的“深圳速度”,震惊全国。经媒体广为传播,“深圳速度”成为改革开放的代名词之一。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中国建筑也成就了全球驰名的投资建设品牌。2009年7月29日,随着上海证交所的一声锣响,当年全球最大的IPO——中国建筑正式登陆A股市场。2017年底前完成改制并更名为中国建筑集团有限公司。

自组建以来,中国建筑营业收入平均每十二年增长十倍。2017年,中国建筑营业收入、利润总额在中央企业中分别名列第 4 位、第 5 位,第12次获得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A级,位居2017年度《财富》世界500强第24位,《财富》中国500强第3位,全球品牌价值500强第44位,获得标普、穆迪、惠誉等国际三大评级机构信用评级A级,为全球建筑行业最高信用评级。如今,中国建筑成为全球首家营业收入过万亿的投资建设企业。

在中国建筑的发展大潮中,也涌现出很多大国工匠式的中建榜样,展区现场也展示了张锦秋、陈超英、陆建新等中建榜样的故事。一代代中建员工的开拓与奋斗,一批批中建榜样的引领与探索,是打造“中国建筑”品牌优势的力量源泉。

凝聚蓝色力量

在中国建筑的蓝色力量展位,中国建筑展示了“投资、建设、运营,全产业链筑就美好生活”的智慧之城、未来之城、幸福之城。通过大型互动背屏、实景模型、电子沙盘及环绕裙屏等不同形式,全方面展示了中国建筑创造的中国高度、中国跨度、中国深度和中国品质,彰显了“中国建筑”品牌磅礴的蓝色力量。在近三米长的一带一路中国名片,闪烁着几十个光点,代表着中国建筑在海外129个国家建设的近6000项工程,成为“中国建造”通达四海的一张靓丽名片。

到目前为止,在我国,中国建筑已投资建设了90%以上300米以上摩天大楼、3/4重点机场、3/4卫星发射基地、2/5城市综合管廊、1/2核电站,每25个中国人中就有一人使用中国建筑建造的房子。另外,一场场成功的主场外交把中国推向世界舞台的中央。中国建筑为这一场场主场外交做出了贡献。“一带一路”峰会、APEC峰会、G20峰会、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议、上合组织青岛峰会等主要会议场馆全部由中国建筑建造。

中国建筑践行“一带一路”倡议,发挥全产业链优势,将中国标准、中国品质、中国方案带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惠及当地民生,助推经济发展:以俄罗斯古建修复第一速度293天的时间完成中共六大会址修复工作,开罗国际会议中心被誉为“埃中友谊大厦”,泰国拉玛八世皇大桥被印在泰国货币上,巴基斯坦PKM项目是中巴经济走廊的旗舰项目,阿尔及利亚大清真寺项目宣礼塔登顶非洲最高建筑,迪拜人造棕榈岛创造“世界第八大奇迹”,埃塞俄比亚非盟会议中心成为“新时期中非友谊的象征”,“刚果(布)国家1 号公路”被萨苏总统称之为“通向未来之路”。截至目前,中国建筑在“一带一路”沿线近50个国家和地区都有在建项目,仅2017年中国建筑在“一带一路”沿线新签合同额超过1200亿元。

中国建筑在市场经济的洗礼中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始终坚持市场化发展、差异化竞争、一体化拓展、科学化管理,从“一带一路”建设、“走出去”中汲取养分和力量,成功转型升级,不断编织着中国由古老走向现代的版图,并穿越千山万水,为世界人民拓展无限的幸福空间。

推动绿色发展

在中国建筑绿色力量展位上,中国建筑通过“绿色建造”展示屏和中建电商“云筑”平台展示了绿色发展的“新蓝海”;中国建筑的世界首创、大国重器“空中造楼机”模型代表了创新驱动、永争第一的精神禀赋。“千年大计,雄安质量”,中国建筑以雄安模式、装配式建造及BIM技术打造的“雄安第一标”市民服务中心模型,不仅展现了“中国建筑”品牌的科技核心竞争力,更是中国建筑以实际行动率先投身开拓人类未来城市建设与运营,为新区、中国乃至世界城市建设打造样板的“品牌”示范。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背景下,中国建筑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不断探索绿色建造、智慧建造、建筑工业化等新兴科技和生产方式,把企业发展融入国家战略布局。十八大以来,中国建筑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13项、国家勘察设计奖5项、国家级工法103项、专利授权9660项(发明1098项),编制国家/行业标准90项,被国务院国资委授予中央企业“科技创新企业奖”。

中国建筑深化投资建设领域“互联网+”融合,打造中央企业首个企业级互联化平台“云筑网”,通过构筑“云+网+端”立体化格局,电子商务、劳务管理、供应链和普惠金融、大数据和智慧工地;云筑电商、云筑劳务、云筑金服、云筑数据和云筑科技……“互联网+”正在深层次地改变着中国建筑的管理运营,实现平台化发展、产业链共赢。云筑电商年度实现交易额近5000亿元。

中国建筑世界首创了超高层建筑智能化顶升平台,它的顶升力达4000多吨,让千米高空作业如履平地,在8级大风中平稳进行,4天一层的建设速度更是让国内外惊艳。这个中国建筑“神器”为世界首创,展现了中国超高层建筑建设技术,在全世界领先的地位。目前已经在北京第一高楼中国尊、中国第一高楼武汉绿地项目应用。

中国建筑中标的“雄安第一标”——雄安市民服务中心项目,致力于为新区城市运营打造创新模式示范基地,也是雄安新区落实“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的第一次实践,具有划时代的意义。雄安市民服务中心项目采用投资、建设、运营、基金管理一体化模式,这种模式体现了联合投资、收益共享的共享经济模式,有利于在短时间内集中相关优势资源推进项目,共同探索项目全生命周期的共建、共管新模式。这在国内尚属首次,并打破了传统意义上投资人不管建设,建设者不去使用的老模式,创造了投资-建设-运营-基金管理的一体化新模式。

传承红色基因,凝聚蓝色力量,推动绿色发展,中国建筑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品牌发展之路,打造品牌灵魂、筑牢品牌基础、创新品牌路径,“中国建筑”品牌形象获得国内市场和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打造了“中国建造”通达四海的一张靓丽名片。运行稳、结构优、创新强,中国建筑运营质量、效益和品牌不断提升,全面迈向高质量发展。

中国建筑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致力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在公司“十三五”规划明确设定的第一个“一百年”时的发展目标基础上,努力实现2030年“1211”发展目标:即到2030年,进入世界五百强前10 强,年营业收入达到2 万亿,市值突破1 万亿,力争成为世界投资建设领域的第一品牌和中国建筑业改革发展与推动我国城镇化建设的一面旗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断奋进。

【责任编辑:语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