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发布  >  国资报告  >  重磅信息  >  2019·04·总第52期 > 正文
借势“双百行动”,老凤祥再谋腾飞

文章来源:《国资报告》杂志    发布时间:2019-07-22

老凤祥股份有限公司(600612)(以下简称“老凤祥股份”) 是上海市黄浦区国资委所属企业,2009年由上市公司中国第一铅笔股份有限公司更名成立。其旗下包括核心企业上海老凤祥有限公司(下称老凤祥有限)、中国第一铅笔有限公司等60多家成员企业,形成了以“老凤祥”商标为代表的黄金珠宝首饰、以“工美”品牌为代表的工艺美术品、以“中华”商标为代表的笔类文具用品三大核心产业。

2018年,经过积极争取,老凤祥股份入选“双百行动”。

“我们立即抓住了这一难得契机,把我们之前就想改革的职工持股等历史遗留问题放进去,积极优化股权结构,打破股权固化僵局,取得了明显的改革成效。”老凤祥股份董事长石力华表示。

不同于以往的国企试点,双百行动是综合改革。老凤祥股份党委书记杨奕透露,老凤祥股份积极推进“五突破、一加强”的综合改革。

企业有思路,相关部门很支持,老凤祥股份的“双百行动”很快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仅用了5个月时间,就平稳解决了十年来没有解决的老凤祥有限公司股权固化问题。

石力华提出,其他公司的股权改革也要加快推进,“争取到2020年‘双百行动’结束时,上市公司层面混改的基础工作全部理顺,为老凤祥实现全球著名品牌和国际一流企业的战略目标再添动力。”

得益于上述改革,2018年,在几大知名黄金珠宝品牌业绩下滑的背景下,老凤祥股份2018年实现营业收入437.8亿元,同比增长9.98%;完成利润21.6亿元,同比增长9.89%,经营规模和经济效益再创历史最好水平,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分别比2001年分别增长了48.1倍、204.2倍。

百年老店,十年心愿

老凤祥创立于1848年,距今已171年。百年老凤祥的发展历程十分坎坷,中间曾多次更名,1985年才恢复老凤祥银楼的招牌。

1998年,上海市轻工业局所属的上市公司中国第一铅笔股份有限公司收购老凤祥有限50.44%股权,成为其控股股东。此前一直在第一铅笔工作的石力华随之进入老凤祥工作,并于2001年前后出任老凤祥主要负责人。

当时,老凤祥有限的销售收入为7.1亿元,账面利润为584万元,未分配利润为-1300万元,企业发展步履艰难。

石力华带领团队用了半年时间,对老凤祥有限的资产结构、人员结构、股权结构、战略思路进行了大刀阔斧的调整,并于2003年提出了“敢想敢做敢突破”的理念,成为老凤祥至今最突出的文化特质。

2002年,老凤祥有限销售收入为8.2亿元,利润1600万元;2003年销售收入达16.6亿元,利润2347万元。此后,无论行业形势如何,老凤祥的业绩曲线始终向上。截至2018年底,年营业收入平均复合增长率为27.3%,年利润平均复合增长率为46.81%,老凤祥也从濒临困境的区域性企业成长为中国珠宝首饰行业最具影响力的龙头企业,销售收入等业绩指标稳居大陆第一。

但有一件事,石力华和他的同事们却耿耿于怀,达10年之久。

1996年,老凤祥有限进行了股权改造,职工以现金和历年工资结余形式出资入股,人人持有股份。

到了2002年,恰逢我国国企三年改革脱困时期,包括老凤祥有限在内的大部分国有企业进行了下岗分流,下岗的员工需要退出职工持股会,一部分没有下岗的职工也提出退股,因为原价一元的股票已跌到了0.96元。

当时的主管部门上海市轻工业局提出,员工退出的股权要由核心管理团队和技术团队接手。“当时企业形势不好,大家手头没有钱,不少管理者是抵押了房子接手这些股权的。”老凤祥的老员工介绍说。

截至本轮股权改革前,职工持股会和自然人合计持有老凤祥有限21.99%的股权。其中,职工持股会持有15.99%,自然人持有6%。

在此前后,还有西泠印社、钻石公司等另外7家老凤祥股份的二级企业进行了股权改造。

石力华表示,职工持股尤其是经营技术骨干持股,极大地增强了他们的积极性与主观能动性,为企业近二十年的快速、跨越式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和后劲。“进行员工持股改革的这8家企业,无论是发展速度,还是投资收益,都远远超过那些没有进行股改的企业。”

2009年,第一铅笔向黄浦区国资委定增,获得老风祥有限27.57%股权后,更名为老凤祥股份。

“按照当时市场评估,员工持股每股价值是8元多。但是按照章程,员工持有股份只能按照原始价格(1元)退出,相差太多,无法执行。”石力华说,为了确保上市公司重组顺利进行,只能将老凤祥有限的股权暂时冻结,这一冻就是10年。

这一情况,不是老凤祥的独家遭遇。据了解,当时我国没有员工持股交易的全国性法律、规章,只有地方政策。比如,上海市1996年、1998年分别下发过相关文件,但文件出台时的背景与后来的实际情况发生了很大差异。老凤祥有限的改革没有相关依据,自然无法推进。

十年蹉跎,年华易逝。截至2018年底,老凤祥有限70%以上的持股人已超过退休年龄。期间引进的大量人才,以及培养的年轻干部,缺乏持股机会,这些人的主动性无法得到有效激发,企业活力受到一定影响。

股权固化引发的影响还不止于此。老凤祥有限在老凤祥股份中营收、利润占比均超过90%,近年来,老凤祥有限资金需求越来越大,资金成本压力渐增,但受制于固化的股权,老凤祥股份对市场融资的利用程度难以满足企业发展需求。

老凤祥股份所属的另外7家进行过股权改造的二级企业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类似现象:比如西泠印社两位经营者合计持有55%股份,其中一位已经80岁了,但是由于是大股东,所以一直没有退休。钻石公司的9位经营者合计持有9%的股份,其中7人已超过法定退休年龄,其中2人已经离岗。

“根据我多年的体会,企业要想有好的发展,一是要有一支优秀的管理团队,二是要有一个合理的股权结构。”石力华表示,老凤祥股份管理团队一直想解决这一问题,也在积极努力。

但是,由于股权问题敏感复杂,先后经历了6任黄浦区委书记、5任黄浦区长,始终没有得到解决。

把握契机,消除痼疾

2018年6月,在美国出差的石力华接到杨奕的电话,得知黄浦区国资委已将老凤祥股份申报为“双百行动”试点企业,并得到了区委区政府和各级国资委的同意,石力华非常兴奋。

国内的杨奕带着人连夜组织相关材料,最终争取到了试点资格。

“我们第一时间研究改革方案,区委区政府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区国资委领导多次给予指导。”石力华说,9月20日,改革方案就已经确定下来。

参与该方案制定工作的黄浦区国资委主任沈丹娜对国资报告记者表示,老凤祥的改革方案有血有肉,干货满满。

在多项改革举措中,老凤祥有限等企业的股权结构优化调整被列在首位。

对此,石力华表示,职工股股权转让不是为了单纯退出,而是要实现强强联合,优势互补。为此,公司在股权受让方选择上不是简单地考虑PE价格,而是坚持“四个是否”,即是否具有战略发展的眼光,是否具有国内外资本运作的经验,是否具有携手进退共同发展的诚意,是否具有强大的融资能力和资金实力。最终,选定了中国国新控股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国新控股(上海)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新上海公司”)作为战略合作伙伴。“老凤祥致力于走向世界,国新公司不仅充分理解、支持这一想法,而且管理了多支海外并购基金,对老凤祥国际化业务助力明显。”

在具体的转让方式上,由国新上海公司统筹协调,发起设立了总规模30亿元的老凤祥专项基金,收购职工持股会及自然人持有的21.99%股份。转让对价以老凤祥有限公司经审计的 2017 年度净利润为基准,运用PE估值方法确定,受让价格为每1元注册资本人民币60元(含税)。

在股权转让过程中,国新方面提议,在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及监管政策的前提下,部分原持有老凤祥有限股份的经营技术骨干通过认购老凤祥专项基金,间接持股老凤祥有限,以保障公司的持续发展。最终,石力华等38名经营技术骨干将所得股权转让款的50%,合计4.74 亿元参与老凤祥专项基金投资。

经过前期细致的准备工作,在职工持股会会员大会和自然人持股大会上,股权转让方案分别以99.94%和100%获得高票通过。

前后五个月时间,这一持续了10年的股权改革终告结束。“如果没有双百行动,难度会大很多”,石力华说。

老凤祥有限股权改造推进的同时,其他所属企业的股权转让工作也在同步进行。

2018年,由全资子公司上海工艺美术有限公司收购自然人顾锡洪、段玉敏分别持有的西泠印社13%和12%股权。由此工美公司持有的西泠印社股权由原来的45%增至70%,西泠印社成为工美公司绝对控股的子公司。

石力华表示,争取到2020年‘双百行动’结束时,上市公司层面混改的基础工作全部理顺。“条件成熟时,公司将在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监管部门要求的前提下,探索推进新的股权激励机制,稳固核心团队,激活企业发展的内生动力。”

沈丹娜认为,老凤祥的上述尝试意义非凡。“因为退出机制不完善,很多国企的股权结构问题还没有解决,老凤祥的改革为我们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可以复制的经验。”

推进综合改革,迈向世界一流

老凤祥股份党委书记杨奕表示,老凤祥有几个特殊标签,一是百年老字号,二是行业第一,三是充分竞争行业,四是有很多遗留问题,五是连续多年高速成长,“考虑改革发展问题,不能脱离这些标签。”

基于这些标签,老凤祥推进了 “五突破、一加强”的综合改革,其中包括在引进战略投资者,调整股权结构,探索铅笔板块混改,二级及以下公司层面加快试行职业经理人制度、推进人事管理、薪酬考核管理、相关审批管理等改革,完善市场化经营管理机制等五个领域实现突破,同时加强党建工作,强化党的领导。

股权改造之外,推行职业经理人试点是石力华另一桩心愿。

石力华表示,尽管老凤祥股份已经是上市公司,但管理团队仍然是采用任命制的形式,“干得再不好,只要不违反政治纪律,不触犯法律,就能一直干下去。如果建立合同制,就能打破论资排辈的传统,更好地激发活力,实现有能者上,无能者下。”

据了解,老凤祥股份聘请了全球知名的人力资源公司在制定相关方案。“之前我们也尝试过做方案,但是发现跳不出固有的思维框架,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石力华说,争取在2019年6月份之前选择3-5家企业进行试点,2020年至少一半符合条件的公司进行改革。

对此,杨奕表示,老凤祥的党组织要在选把职业经理人的过程中把好政治关、思想关,工作能力由董事会负责考核。“毕竟是完全竞争领域,应该让市场在人才资源配置上发挥决定性作用。我们甚至设想过,境外人士是否可以出任公司高管?”

对于老凤祥的上述改革设想,黄浦区委区政府和组织部非常支持,“你们试什么,我们可以一起商量。”

当前,老凤祥的人事制度改革已经取得了一项重大突破,黄浦区委将股份公司副职领导的任免权和薪酬决定权给了企业董事会,区委只管董事长、党委书记、总经理和纪委书记四个人。“下一步争取把总经理的薪酬决定权交给董事会。”石力华表示,“只要给我们一个机会,我们一定会给一个好回报”。

除此之外,老凤祥还存在另外一个问题,即目前关键岗位的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年龄普遍偏大。“因为公司的业务比较特殊,比如采购宝石、钻石的人,没有足够时间的锻炼,是不能胜任的。所以很多技术人才一直工作到六七十岁。”石力华表示,让这些人留在岗位上则与现行制度冲突,让他们离开岗位则人才流失。“下一步我们要结合企业情况,建立合理有效的制度。既要培养年轻人,又要确保人才传承有序,不发生大的断层。”

对此,杨奕表示,有些改革周期比较长,比如职业经理人试点,可能一年试不出太好的效果,至少要两年。“应该允许企业遵循市场规律搞改革,允许企业做阶段性目标。”

下一步,老凤祥股份将加快推动“双百行动”综合改革方案落地,努力引领老凤祥品牌向着“民族化、国际化、全球化”的战略定位继续迈进。

记者短评:

老凤祥的改革为何见效快?

从列入“双百行动”至今,半年多的时间,老凤祥的股权改革取得了明显成效,企业面貌发生了重大变化。

老凤祥的试点改革为什么见效这么快?

一是勇于突破、敢于创新。“敢想、敢做、敢突破”的三敢精神,是以石力华为首的老凤祥管理团队为企业赋予的独特文化。十多年来,老凤祥一直有着强烈的改革愿望,只不过受限于种种因素,以股权改革为代表的相关改革进展缓慢。列入“双百行动”之后,老凤祥及时抓住了这一难得契机,把企业的改革愿望写入了试点方案,并且真抓实干、动真碰硬,用国家提供的改革机遇化解了企业痼疾。

二是系统谋划、规范推进。股权划转是敏感事项,涉及持股职工切身利益,社会关注度高。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引发诸多问题。为此,老凤祥首先是坚持专业化操作,确保股权转让合法合规。公司选择了社会公信度高、业务能力强的独立法律顾问,会同有关法律专家,站在客观公正的角度出具法律意见,把好政策关、法律关。其次是及时通过上市公司平台披露信息,改革全程公开透明,最大程度地满足职工知情权。最后是做好各项预案。由党政主要领导牵头成立领导小组,引导个别有不同意见的员工用正当途径、合理方式反映自身诉求,把分歧化解在萌芽之中。通过细致入微的工作,整个股权转让过程平稳有序,没有出现任何职工群体性事件。

三是得到有关部门大力支持,遵循市场化改革方向。“双百行动”启动前后,黄浦区国资委、黄浦区委区政府和上海市国资委对老凤祥的相关改革工作高度关注,对企业充分授权。

上海市黄浦区委、区政府明确提出,经营者持有的股权是私人股权,应该按照市场化办法推进,按照市场化价格转让。区里只负责把关引进的投资人是否符合规定。在探索职业经理人等改革时,黄浦区委将企业副职管理者的任免权和薪酬管理权下放给企业董事会。

黄浦区国资委则提出,监管机构不解放思想,就会对企业改革带来阻力。当前,黄浦区国资委的监管方式和理念有了重大变革,保证企业的市场地位作用得到更好的发挥,充分激发微观主体活力。(《国资报告》记者 刘青山)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