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国资报告》杂志 发布时间:2019-04-12
近年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中国东方电气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东方电气”)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思想,紧紧围绕服务国家总体外交战略和东方电气改革发展工作,持续加强传播能力建设,对外讲好装备制造的中国故事,为“中国装备、装备世界”,持续提升我国的国际影响力做出了积极贡献。在中非论坛上,东方电气签署了埃及汉纳维6×1100MW洁净煤燃烧项目总承包合同,这是非洲最大的清洁燃煤电站项目,是我们讲好中国故事,携手推动全球能源合作的生动体现。
走出去、讲出去、走进去
一是积极“走出去”,让产品和项目“讲好中国故事”。开拓“一带一路”沿线市场,增强中国产品和技术的市场影响力。我们与中国金融机构、信保机构、电力开发商和工程承包企业的团结协作,发挥中国企业集体力量,执行了印尼龙湾火电EPC项目、越南沿海火电EPC项目等一系列重大项目,在“一带一路”沿线市场产生了重要的市场影响力。截至目前,东方电气已在国际市场承建大、中、小型水电、火电、气电、风电、太阳能等各类项目100多个,大型装备产品和服务出口近80个国家和地区,发电设备出口超过8400万千瓦,创造了中国发电设备出口史上多项第一,连续24年入选ENR全球250家最大国际承包商之列。积极参与海外可再生能源建设,树立东方电气绿色发展的品牌形象。先后装备了“非洲三峡”埃塞吉布3水电站和世界最大的贯流式电站南美巴西杰瑞水电站,已承接海外可再生能源项目超过20亿美元,风电进入北欧、非洲、俄罗斯等市场,光伏进入东南亚及非洲市场,向全世界传递出中国企业致力于绿色发展的信心和决心。加强业务多元化发展,树立东方电气综合能源服务解决方案供应商的品牌形象。在发电业务领域加强服务能力建设,向产业链上下游延伸,向后期运行、维护、改造等电站服务拓展,以电站4S服务模式为产品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以电站业务为依托,积极发展非电业务,进入了输变电、柴油发电、城市固废处理及垃圾发电、水务处理、轨道交通业务等领域,为客户提供综合能源服务解决方案。
二是主动“讲出去”,通过各种渠道“讲好中国故事”。策划组织好外事活动。利用每年成都举办“西博会”的契机,提前策划,邀请外国政要和新闻媒体到东方电气实地访问交流。近两年策划组织了埃塞俄比亚联邦民主共和国总理、赞比亚副总统、爱尔兰众议长等多位外国政要、使节以及GE、西门子等世界500强高管到访;邀请非洲27国主流媒体记者团等10余个海外大型重要媒体团组前来东方电气采访报道,展示东方电气的企业形象和实力。频频亮相重要高端国际盛会。积极参加G20杭州峰会、2017年金砖国家峰会、“‘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中国-印度尼西亚能源论坛”“2018年中非论坛北京峰会”等重要国际盛会,加强主动宣传,推进国际合作。持续深化与海外国际巨头的战略合作。对接美国GE公司、法国道达尔、法国电力、法马通、三菱日立、美国SunPower、法国ENGIE、沙特ACWA、巴西可持续能源发展公司等世界知名企业,持续开展高层互访,在技术研发、市场推广、新产业合作等方面达成共识,持续提升东方电气的国际竞争力和品牌认知度。主动传播品牌故事。精心编写中英文版《东方电气“一带一路”故事》,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其中两篇故事入选新华社《“一带一路”100个全球故事》。近期,央视“远方的家”栏目组更是以普通人的视角,讲述了东方电气人把中国先进的风电技术和装备带到伏尔加河畔,并和当地人结下深厚友谊的故事,让海内外对中国装备和中国企业有了更直观清晰的认识。
瑞典布莱肯三期风场采用东方电气研制的风电机组,这也是中国风电首次出口北欧
三是坚持“走进去”,通过履行社会责任“讲好中国故事”。在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同时,东方电气扎实履行社会责任,注重文化融合,促进民心相通,在带动当地就业、环境保护、社区公益活动、民生工程建设和教育文化交流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在承建老挝南芒河水电站项目时,放养鱼苗保护生态,打井修路解决当地旱季缺水问题,并为当地民众免费提供医疗服务。在执行波黑斯坦纳瑞火电项目时,带动附近居民开餐馆、开旅馆、开咖啡店,极大地拉动了当地就业,提升了当地城市化水平,减轻了内战带给当地民众内心的创伤。在承建埃塞吉布3水电站项目时,针对当地学校极其简陋的现状,专程从中国给孩子们带去书本、球拍和零食,同时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推动当地民众实现了从“一日一餐”到“一日三餐”,切实解决民生问题。
当前企业海外传播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站位不高,顶层设计不足。很多企业还没有深刻认识到在外国民众眼中,走出国门的中国企业就是“中国故事”的鲜活素材,没有深刻认识到中国企业所生产的产品和提供的服务是外国民众了解中国的重要窗口,更没有站在维护国家形象的高度来思考企业的生产经营。包括东方电气在内的诸多企业,还没有做好加强对外传播、讲好中国故事的顶层设计,对外传播能力有限,还局限在推广产品和拓展市场方面,整体形象和品牌传播不够。
二是宣传意味浓厚,传播意识不够。我国企业在海外形象展示中,还有浓厚的传统宣传思想,偏重于聚焦国家战略、重大议题或严肃性议题,习惯于采用宏大叙事方式“打官腔”。未能适应西方人的思维模式,忽视平等姿态的交流,缺乏对普通人日常生活的关照,造成很多对外宣传“不食人间烟火”,无法与国外公众形成共鸣,部分宣传甚至造成文化冲突。
三是主要使用传统媒体,未建立新媒体传播阵地。对外传播的受众早已习惯了以互联网为载体的互动式的沟通方式,而我国的众多企业依然在采取灌输式的宣传方式,传播载体匮乏,与国外媒体沟通合作经验不足,在脸书(Facebook)、领英(Linkedin)等互联网平台与目标受众的交流极为贫乏,在不少外国民众心目中形成了刻板保守的印象。
四是专业人才匮乏,缺少讲故事的高手。因语言不同、文化差异而造成的“文化折扣”是中国企业对外传播中出现“传而不通、通而无效”尴尬局面的一个重要原因。在这个过程中,需要理论功底深厚、深谙中外文化、熟悉企业经营、能够通过讲故事来抓住世界民众的心的优秀国际新闻传播人才,由于历史的原因,这恰恰是中国企业,特别是我们装备制造业的短板。
装备制造企业如何讲好中国故事
一是要树立高度的文化自信。讲好中国故事,需要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但最重要的是,要有高度的文化自信,弘扬中国优秀文化中精、气、神。中央企业在带动中国制造、中国技术“走出去”的过程中,更要注重带动中国故事、中国理念、中国文化“走出去”,要把中国愿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共享发展机遇、实现共同繁荣的理念、决心和行动有效传递出去。
二是要遵循国际传播规律。要学会倾听,理解受众意图,激发对方听我讲的兴趣,然后才能有针对性地讲,更好地与对方互动,不能急吼吼、气鼓鼓地讲,而是要和风细雨地讲。要提高站位,超越中西方对抗的观点,避免陷入中西二元对立及“老大、老二”陷阱,如试图证明中国模式优于美国模式,只能招致更多攻击和反感,或只盯强者,老是想着迎头反击,往往图一时之快,却得罪了周边,吓怕了弱者,正中不怀好意者下怀。企业要讲好“一带一路”故事,要听听沿线国家的需要、期待,然后深入研究如何满足这些需要、期待,用自己的实际产品和服务表明“一带一路”倡议是时代发展的必然,是世界所期待。同时,要着重强调“一带一路”作为合作倡议所提供的国际公共产品对世界的贡献,例如光印度就有2亿多人至今还没用上电,广袤的非洲基础设施极其薄弱,而“一带一路”推动的互联互通,就能帮助解决这一现实问题。
三是要着重体现时代主题。讲好中国故事,除了要传播现实存在的中国企业的经营状态外,还需要用历史的眼光讲述中国企业,特别是要讲述国有企业如何通过创新驱动、深化改革做强做优做大的历史,突出时代主题。2014年6月5日,习近平主席在中阿合作论坛第六届部长级会议开幕式讲话中,讲了一个约旦商人穆罕奈德与中国姑娘喜结连理并在中国安家创业的故事。浙江电视台国际频道根据这个故事,制作了纪录片《穆罕奈德的中国梦》,通过跟拍记录他在国际商贸城市义乌的创业历程和情感经历,生动反映了一个普通阿拉伯青年如何把自己的人生梦想融入中国人民追求幸福的梦想中。片中不但出现了繁华的都市,也出现了普通城镇的沟沟壑壑,不但提到了阿拉伯人的日常起居规则,也说明了中国人的家庭伦理道德。这个故事以普通小人物的故事为切入点,折射出了“中国梦”“世界梦”等宏大时代主题,契合“一带一路”倡议的新时代背景。中国企业在外开展业务的过程,要有意识地把自己的业务融入到大的时代背景中,融入到外国民众的普通生活中去。
四是要创新传播方式方法。讲好自己的故事,首先要打造自己的品牌,不断提升自身产品和服务的质量,以企业魅力折射中国魅力,以产品质量折射中国质量,以“中国梦”折射“世界梦”。要在表达中体现互联网思维,要与国内外媒体加强合作,创新传播渠道和方式,发现并鼓励利用互联网思维提升企业影响力的创新之举,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要尊重不同的宗教信仰,在宣传自身形象的过程中,一定要认识到跨文化传播的复杂性,注重不同习俗和不同规范。要摒弃传统的宣传方式,变宣传为传播,用西方思维策划传播的方式方法,使得中国好形象、企业好故事和外国受众形成强烈的共鸣。要高度重视国际传播人才培养,从源头介入,政府、企业、智库等国际传播主体机构要协同发力,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国际传播人才队伍。
东方电气作为中国走向世界的装备制造排头兵企业,将更加积极投身“一带一路”建设、投身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并通过我们持之以恒的努力,把中国故事讲得越来越精彩,让中国声音传播得越来越响亮!(中国东方电气集团有限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 邹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