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油灯到电灯 “电力天路”筑就幸福之路
从油灯到电灯 “电力天路”筑就幸福之路
文章来源: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发布时间:2020-09-21
这里是世界屋脊,离太阳最近的地方,极高极寒,条件艰苦;这里是雪域高原,地球上的一方净土,皑皑冰川,生态脆弱;这里是120万平方千米的西藏自治区,党中央情之所系、心之所牵。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科学分析西藏工作面临的形势,深刻阐述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部署和推进西藏工作,为新时代西藏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作为关系国家能源安全和国计民生的国有重点骨干企业,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坚决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始终将服务西藏及四川、甘肃、青海三省涉藏州县高质量发展作为重大政治任务,以实际行动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彰显国家电网服务党和国家发展大局的“顶梁柱”作用。
创造奇迹——电力天路矗立云端
1965年,西藏自治区成立时,除拉萨、日喀则等少数城镇外,其他地区基本无电可用。此后很长一段时间,西藏电源建设相对滞后,结构性矛盾突出,供电形势紧张。
时间走到2007年,西藏电力有限公司成立,西藏电网发展驶入了快车道。
2010年7月29日,3万多名建设者奔赴西藏建设青藏联网工程。这是我国西部大开发23项重点工程之一,是西藏各族人民群众热切盼望的光明线、幸福线。2011年,工程投运,我国内地电网全面互联,为从根本上解决西藏城乡居民生活和工农业生产用电问题打下了基础。
“此前因为缺电,我们厂每年停产3个月,甚至有一年停产了6个月。青藏联网工程投运后,电足了,我们厂的设备想什么时候开就什么时候开。”地处拉萨西郊的高争水泥厂生产部经理李建勇接受采访时表示。青藏联网工程投运前,西藏电力供应短缺,水泥厂用电难以得到保障。工程建成后,水泥厂的产能从80多万吨增长到了500万吨。
而彼时西藏东部的昌都地区还面临着严重缺电。打算到昌都投资的企业,看到昌都连电力供应都保障不了,纷纷离开。
藏中电力联网工程施工人员正在进行登塔作业
2014年3月,川藏联网工程启动建设。两万电力铁军仅用8个月时间,在生命禁区建起了4座500千伏、220千伏变电站,架起了1521千米线路。昌都电网和四川电网联网,改写了西藏东部和四川甘孜南部的缺电历史,为西藏水电资源开发奠定了基础。
随着青藏联网和川藏联网工程的投运,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动能越来越足。但林芝市波密县扎木镇通木村的护林员桑吉还在为电发愁。
由于地处偏远,占林芝面积约70%的墨脱县、波密县和察隅县未纳入大电网覆盖范围,一直孤网运行,以小水电作为电源支撑。遇上枯水期、水电站故障停机,居民家里停电是常有的事。
“停电是常事,今天你家停电,明天就轮到我家。”桑吉渴盼这种局面能彻底改变。
改变发生在2017年。当年4月,藏中电力联网工程开工,5万余名参建人员从全国各地奔赴雪域高原。2018年11月,工程投运,实现了青藏联网与川藏联网互联,藏中电网与全国主网统一互联,西藏电网电压等级由220千伏升至500千伏,迈入超高压时代。这对于促进西藏经济社会发展、巩固边疆国防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电网建设者的脚步不会停歇。如果说西藏是“世界屋脊”,那么阿里地区就是“世界屋脊的屋脊”。因为历史、地理等原因,阿里地区电网一直孤网运行。这种局面即将改变。
7月26日,随着500千伏吉隆变电站最后一根导线展放完成,阿里联网工程全线贯通。该工程投运后,西藏将形成以500千伏为主网架、各级电网协调发展的统一电网,覆盖全区74个县(区)300多万人口,同时形成面向南亚开放的大通道,促进西藏清洁能源开发外送。
数据显示,2010年西藏全社会用电量20.34亿千瓦时,2019年为77.60亿千瓦时。2010年,220千伏线路长度337.8千米,220千伏变电容量38万千伏安。2019年,220千伏线路长度3712.6千米,220千伏变电容量363万千伏安。
这样的变化也发生在四川、甘肃、青海的涉藏州县……
四川持续完善主网架,建成新都桥—甘孜—石渠联网等一批重点工程,全面结束涉藏州县孤网运行历史。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州330千伏洛大—绿源、330千伏多合—茨滩等输变电工程先后建成,在满足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托起清洁能源向远方奔流的希望。青海先后建成玉树藏族自治州、果洛藏族自治州与青海主网联网等330千伏工程,实现国家电网在青海所有县域的全覆盖。
从雪山之巅到悬崖峭壁,从高原腹地到抵边村寨,近年来,一条条承载现代文明的“电力天路”在西藏及四川、青海、甘肃涉藏州县架起,打通了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大动脉,有力扩大了清洁能源外送规模,推动能源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
山川秀美、河流清澈,动物多样、植物繁茂,如今的西藏仍是世界上环境质量最好的地区之一。保护好青藏高原生态就是对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大贡献。
电网建设过程中,建设者十分重视生态环保,让绿色成为电网工程的底色。在能源生产侧,大电网发挥能源资源优化配置作用,改善西藏电源结构,保护高原生态环境;在能源消费侧,国家电网深入挖掘电能替代潜力,大力推广电锅炉、电采暖等项目,让青藏高原天更蓝、水更清。
座座铁塔矗立云端,条条银线跨越山峦,记录着这片雪域高原发生的巨变,见证着电网建设者在“世界屋脊”创造的奇迹。
构筑幸福——把光明和温暖送进牧民的毡房
穿过一片云雾缭绕的原始森林,便是地处青藏高原深处、群山环抱中的玉麦乡。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玉麦乡只有桑杰曲巴和他的两个女儿卓嘎、央宗一户人家,因此被称为“三人乡”。由于地处边陲,玉麦乡的用电仅靠1座125千瓦的小水电站支撑。2018年2月,玉麦乡用上了大电网的电。给玉麦乡供电的,是国家电网投入635万元架设的一条15千米的10千伏线路。从那以后,小水电、煤油灯都成了历史,玉麦乡的乡亲们也和其他地方的人们一样,用上了各种现代化电器。
西藏山南隆子县玉麦乡全景
玉麦乡的变化,是国家电网加快推进无电地区电网建设的例证,也是国家电网在西藏和三省涉藏州县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成果的缩影。
西藏是全国唯一的省级集中连片贫困地区。打赢脱贫攻坚战,对促进西藏繁荣发展和长治久安、服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作为基础设施,电力是脱贫攻坚的重要基础。
海拔4700多米的那曲市古露镇出产纯正的藏北牦牛酸奶。牧民们长期以来都只是自家吃。有人曾想过外销,可电力不足,酸奶无法储存,牧民们只能作罢。
2007年,国家投入扶贫款帮助镇上成立奶制品加工厂,41岁的巴珠被推举为厂长。收来的几百斤鲜奶不到一天就因日晒高温而变质。有订单不敢接,巴珠急坏了。
就在这一年,国家电网公司与西藏自治区政府签署了《关于共同推进西藏自治区农村“户户通电”工程建设会谈纪要》,要在“十一五”期间解决32个县、市(区)无电户的用电问题。2010年,“户户通电”工程竣工。如今,巴珠的厂子年收入40多万元,用电成本只占十分之一。
“户户通电”工程让农牧民生活有了奔头和希望。数据显示,得益于“户户通电”工程,西藏32个县的乡、村、户通电率分别由69%、54%、63%提高到了92%、91%、92%,电网覆盖人口达30多万户,工程实施范围内新增养殖企业34家、农副产品加工企业280家,农村供电可靠率大幅提高。
国家电网还实施了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两年攻坚战,开展了“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电网建设百日攻坚。今年6月底,国家电网全面完成“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电网建设任务,啃下了最后的“硬骨头”,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乡村振兴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基础。
电网还在向更偏远的地区延伸。2017年开始,国家电网全力推进边防部队通大网电和抵边村寨电网工程建设。手机满格信号、随时可以提供热水的电热水器、夜晚明亮的篮球场……让“白天兵看兵,晚上数星星”的日子成了历史。
从高寒缺氧的雪域高原到与世隔绝的大凉山区,从一望无际的康巴草原到偏僻遥远的乡村牧野,在西藏和三省涉藏州县,传递着一个个与电有关的脱贫故事——
西藏山南市浪卡子县张达乡扎玉村党支部书记多吉7岁的孙女小卓玛可以看动画片了。多吉的老伴也不用凌晨起来加工青稞了。
四川甘孜州道孚县各卡乡农普村37户贫困户已全部脱贫,温泉产业累计实现产值达十余万元,带动贫困户户均年增收3000元以上。
青海玛多县玛查里镇刊木青村村民多拉除了享受光伏发电收益外,还当上了生态管理员,每月有了固定收入。
甘肃武威天祝藏族自治县村民李六十搬进了南阳山“下山入川”移民点的德吉新村。家里用上了电视机、电冰箱、电磁炉等,李六十过上了和城里人一样的生活……
扛着责任,含着深情,国家电网人的足迹遍布西藏和三省涉藏州县,已累计向西藏措勤县、青海玛多县援助资金5亿多元,助力两县脱贫摘帽;做好西藏及三省涉藏州县光伏扶贫电站并网服务;在玛多县建设光伏扶贫电站,收益全部用于增加村集体和贫困群众收入,以实际行动践行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庄严承诺。
坚强可靠的电网托起了西藏及三省涉藏州县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美好前景。
扎根高原——实现“输血”向“造血”转变
今年38岁的珠扎出生在西藏阿里措勤县,父母都是牧民。1995年,他要去山西太原上学。在拉萨转车时,布达拉宫广场上的灯光让他惊喜。时光荏苒,二十多年后的今天,措勤县的夜晚也变得灯火通明。
措勤县是国家电网的对口支援县。在高原上工作,最稀缺的是氧气,最宝贵的是精神。从2002年起,国家电网一批批援藏干部从五湖四海来到西藏,扎根雪域高原,支援西藏发展。
援藏帮扶工作人员在西藏山南市琼结县拉玉乡维护“农光互补”光伏发电设备
5月13日,在海拔5000多米的青藏高原上,全国海拔最高的“三区三州”110千伏输变电工程——西藏阿里措勤110千伏输变电工程贯通。该工程所使用的建设物资来自全国各地。
自开展对口支援以来,国家电网重点实施利民惠民、基础保障、财源建设、环境修复、维护稳定五大工程,使措勤县经济社会发展步入“加速期”。经济社会稳定,牧民安居乐业,措勤这个极度贫穷落后的牧业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央支持西藏、全国支援西藏,是党中央的一贯政策,必须长期坚持。近年来,国家电网坚决贯彻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打出电力援藏“组合拳”——在资金帮扶上,着力解决西藏电网建设、技术改造、设备更新资金短缺等困难,缓解了电网建设资金不足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弱的情况;在项目建设上,改变西藏电力设施严重落后的局面,在专业管理、电网建设、新项目投运、运行维护、财务集约化、营销系统、农电建设、信息支撑等方面给予业务指导和技术帮扶,着力提升国网西藏电力管理水平;在人才帮扶上,通过干部援藏、人才援藏、挂职交流等举措,打造一支助推西藏电网发展的重要力量。
援藏,是为了变“输血”为“造血”。
2008年起,援藏工作不间断接力——公司组织7家省级电力公司支援西藏农网建设,累计安排1646名员工赴西藏开展管理、技术、施工、物资全方位帮扶;选拔西藏青年骨干员工赴先进省级电力公司锻炼;实行“三优三降”优惠政策,在同等条件下对本地生源、少数民族生源优先招聘、面试和录用。
不仅是西藏,在四川、在甘肃、在青海……国家电网充分调动一切资源,支援当地电网发展。三省涉藏州县供电企业在安全基础、企业管理、经营发展、人员素质、服务能力等方面与其他供电企业存在差距。为此,供电企业以省内结对帮扶、对口指导等方式为主,开展“人才援藏、项目援藏、技术援藏、管理援藏”,帮助涉藏州县供电企业逐步建立和完善安全、生产、经营、服务管理体系和制度标准,稳步提升技术力量和管理力量。
如今,西藏及三省涉藏州县电网建设、农网改造、人才储备、供电营销等方方面面都有了可喜变化。
短短几十年,跨越上千年。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上,一个生态良好的西藏、光明温暖的西藏、民生改善的西藏,将在注入一股股承载着希望的电流后,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责任编辑:龙静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