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发布  >  故事 > 正文
航天科技青年突击队:在“两个战役”一线凝聚青春力量

文章来源: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发布时间:2020-03-23

自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各级团组织在党组的领导下,积极发动本单位青年职工迅速行动,投身科学防控疫情和积极复工复产等各项工作。集团公司上下共集结了200余支青年突击队。航天青年突击队充分发挥组织优势,挺身而出、冲锋在前。突击队员中,不乏各个领域的“逆行者”,在发射场的试验队里、在最危险的医疗抗疫第一线,都闪现着航天青年不畏艰险、顽强拼搏的身影。

年轻人扛得住责任

2月1日是北斗三号卫星试验队向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出征的日子,然而疫情暴发,数名从外地返京的试验队员必须隔离,试验队紧急征集“替补队员”。

五院总体部北斗三号发射场青年突击队的成员纷纷请缨,一瞬间“我可以”的回复信息刷爆了各个替补征集微信群。最终,两名青年——试验队调度朱位和负责发射场协调任务的薛宏伟,与两名资深老将勇挑重任,仅用了一天时间就完成了工作交接,出征西昌。

该青年突击队队长尹卿负责卫星自主运行测试一岗、兼任测试指挥二岗的工作。当得知离京后返岗须隔离14天的要求后,他毅然放弃了离京探亲的计划,确保自己按时带队出征。

今年是完成北斗三号全球组网建设的决战决胜之年,青年突击队勇担重任,结合发射场实际工作,制定防控措施和应急处理预案,编发新冠肺炎防控应知应会,通过微信群宣贯防控措施和科普知识,承担起发射场抗击疫情和确保任务成功的双重责任。

试验队临时党委副书记周寻告诉记者,春节期间,青年突击队中的95后小伙子郭壮和试验队总师一起留在了西昌。“后续的许多防疫工作都落在了郭壮的肩上,这位95 后很有担当。”据说,身为星船总体装配钳工,他不仅要每天查看卫星的状态,还要与后勤保障人员一起,兼顾试验队防疫工作。

当前,在各个发射场,每一名正在执行任务的航天青年都彰显着“急、难、险、重、新”冲在前的青春本色。航天青年扛起重担,为夺取疫情防控和型号任务“两个战役”双胜利凝聚起青春力量。

来不及害怕,就已上了战场

王金露是一院北京航天总医院骨外科的护士。战“疫”打响后,她所在的骨科一病区被改造为发热隔离病房,她主动请缨加入“抗击新型冠状病毒”青年突击队,第一批进入隔离病房,整整与新冠病毒战斗了10天。

王金露怕家人担心,连朋友圈都不敢发,只把去一线的消息告诉了丈夫,“他是老党员了,能理解我”。

2月1日深夜,隔离病房接到发热门诊紧急通知,准备接收留观新冠肺炎确诊患者。王金露和同事来不及害怕,就已经穿起隔离防护服上了战场。来到病房,王金露看到患者向她们摆手,示意不要靠近,“他好像觉得自己身上有病毒,让我们离他远一点不要被传染。”那一刻,王金露的心中再也没有了恐惧,“患者全部的希望都在医护人员身上,我们怎么能害怕呢。”

就在那天,王金露郑重写下了入党申请书。申请书上写着:当面对疫情的时候,作为一个渺小的我,越发意识到党组织的重要性,越发体会到党强大的领导力、号召力和凝聚力。

接下来的日子里,她们的工作是从发热患者充分暴露的口腔中快速采样。“相当于直接面对病毒,操作过程必须快速准确,”王金露说,“说实话真有些怕,可这是我的职责,必须往前冲。”

王金露和她的同事们是北京航天总医院青年医护人员请战参战、逆行而上的真实写照,也是众多奋战在抗疫一线的航天青年的缩影。

到雷神山去

2月8日,雷神山医院正式投入使用,2月9日深夜,六院所属中国长江动力集团有限公司接到一份请求援助雷神山医院后期建设的通知。

长动集团位于湖北省武汉市。长动集团发电机事业部焊工周峰30岁出头,疫情暴发后,他一直居家隔离,20多天没有出门。9日夜里11点半,他接到班长的电话,听说要去雷神山医院帮忙,他二话不说立刻答应下来。

雷振是周峰的同事,9日晚上接到去雷神山医院支援建设的通知后,雷振脑中闪过的第一个念头便是:终于能为身处漩涡的武汉出一份力了。这份十分光荣的使命,他们却不敢第一时间和家人分享。周峰坦言:“当时,已经有重症患者在雷神山医院接受治疗,疫情确实令人恐惧,但身为武汉人,全国人民都来支援我们了,这事我遇上不能退、必须上。”

第二天一早,周峰和雷振来到雷神山医院施工现场,这里的沸腾景象令周峰十分振奋:如此严重的疫情下,那些忙碌的身影令人感动。那几天,他的工作主要是焊接氧气管道的输氧接头,从早晨一直干到凌晨1点。

像他们这样身在抗击疫情一线的航天青年还有许多。为了尽早战胜疫情、恢复生产,他们不惧危险、不畏艰难、不辞辛苦、不谈回报,鼓足干劲和时间赛跑、与病魔抗争,在投身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的各项工作中,彰显了新时代航天青年的奉献、责任、担当。

【责任编辑:李子红】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