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科技远程测试系统助力科研生产任务顺利开展
航天科技远程测试系统助力科研生产任务顺利开展
文章来源: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发布时间:2020-03-10
近年来,航天科技集团及所属相关单位大力推动远程测试等信息化手段的应用,在发射场与后方之间建立更为通畅的信息桥梁,从而精简试验队规模、提高任务效率、降低成本,以适应高密度发射和商业化发展要求。
如今,新冠肺炎疫情袭来,各试验队人员规模控制得更为严苛,而发射任务又必须如期实施,这时候,远程测试等信息化手段就派上了大用场。测试人员在北京,就能实时“诊断”远在西昌、文昌的火箭、卫星“健康”状况。
北京—文昌火箭远程测试打通“最后一公里”
近日,航天科技集团一院一部充分利用信息化、网络化等技术手段建设远程测试网络系统,打通了北京远程测试大厅与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之间测试信息交互链路的“最后一公里”。
运用远程测试网络系统,技术人员能够在北京后方实时监测、判读运载火箭各分系统的测试流程及数据。
该系统加入了加解密机、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等安全防控环节,以保证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和安全性。该系统还同步上线了健康监测系统数据库,开展远程设备监测及故障诊断。
在严格开展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形势下,该系统可有效减轻发射场人力资源技术保障压力,提高运载火箭发射场测试效率与测试数据的综合利用水平,保证型号任务顺利开展。
远程测试网络系统在当前型号任务前后方协同测试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为后续重大型号任务的远程测试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该系统将在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一是优化改进运载火箭测发模式。推动基于网络的测试和监测技术在航天领域的发展,打通前后方多地点之间的通信链路,实现远程协同支持。
二是提高发射场测试效率。减少发射场数据判读分析和“保驾”人员,使部分设计人员在研制单位即可完成测试信息及过程的监测,对测试数据进行判读,开展远程障诊断,提高工作效率。
三是实现专家快速协同故障诊断。在北京后方建立第二个“测试大厅”,前后方可便捷交互测试数据,省去冗长繁琐的信息摆渡工作。专家技术人员能够快速掌握前方故障信息,对故障进行推演、诊断、专家会诊,支撑前方完成复杂技术问题的快速排查与定位,为前方提供技术辅助决策,显著缩短故障处理时间。
据了解,部分岗位测试人员由于疫情原因,难以按时抵达发射场开展工作,远程测试网络系统恰为技术人员在北京参与发射场工作提供了有效手段,减少前后方人员流动的同时保障发射场任务的进度和质量。
面向当前疫情防控形势,一院一部将严格落实集团公司相关要求,持续推进当前远程测试网络系统的建设及维护工作,后续将逐步打通北京和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的远程测试网。在此基础上,一部将继续探索运载火箭远程测发模式,不断推进其在新型号上的应用,实现远程测发、现场无人值守,最大化缩减发射场人员。
远程测试系统助力科研生产任务顺利开展
航天科技集团五院总体部远程测试系统自2018年建成以来已支撑20余颗卫星发射场的远程测试数据判读和专家技术支持服务,有效保障了科研生产任务的顺利开展。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五院总体部严格按照上级要求,依托远程测试系统持续推进远程异地协同测试工作,并在春节假期期间首次实现了总体部远程测试大厅与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之间的互联互通。
北斗三号卫星和新技术验证六号卫星发射场试验队分别按原定计划,于大年初七、初八进入了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和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
根据疫情防控要求,部分岗位人员因隔离而不能按时进场开展工作。通过保障远程测试的畅通,为替岗人员在北京参与发射场工作提供了手段,有效确保了型号工作的顺利开展。
北斗三号卫星试验队春节期间持续开展总体远程判读,每日远程召开班前班后会,同时针对控制分系统测试人员因隔离无法进场,协调留守北京的控制岗替代人员成功开展远程测试,首次实现发射场本地无控制岗测试人员的整星模飞。
五院总体部远程测试大厅还实现了与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的联通,有效保障了型号测运控系统的研制与调试工作,同时也为后续火星任务、嫦娥五号任务的远程测试工作打好了基础。
当前,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发射任务及空间站核心舱发射场合练任务正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紧张地开展。航天科技集团五院载人航天总体部在上级和相关单位的大力支持下,紧急建成“北京—文昌”发射场远程测试系统。
通过远程数据监控、远程视频通讯、远程网络安全等技术的应用,载人航天总体部打通了远程测试数据、音视频调度等多维信息通路,使得北京后方不仅可以看到远程测试数据,还可与前方发射场测试人员开展面对面的远程视频会务和技术交流,保证北京支持人员不用前往海南文昌即可有效支持发射场相关测试任务。
该系统的应用有效缓解了前方测试人员压力,保证了发射场型号测试质量,极大降低了人员流动风险,保障了发射场各项任务的顺利开展。
后续,载人航天总体部还将结合空间站测试任务面临的北京、天津、海南三地测试等制约因素,充分挖掘远程测试技术潜力,实现“天津—北京—海南”三地测试的无缝对接,保证人员就近在任何一地就可支持三地测试任务,进一步减少人员出差,并为未来多地分布式测试、分布式飞控等任务做好技术储备。
【责任编辑:李子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