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发布时间:2020-03-09
“你的珍贵,在于你可以真实,你有权利去选择你想做的事,你想要爱的人,你愿意为之付出和燃烧的事业。”
1956年的戈壁滩,1984年的新疆大漠,2020年的湖北武汉,历史在这一刻重叠,相似却又不同。有一群人,他们始终知道自己面对着的是什么,知道自己背负着的是什么。他们也许沉默,也许热泪洒落,也许笑靥如花,却都不认为自己做了惊天动地事,甘愿当隐姓埋名人。
杜贵鹏:一定要让我去
1984年的12月,新疆核试验基地。零下三四十度的天气,早起刷牙拖鞋都会被冻在地上。
这次实验,参试人员都倍感压力。一次讨论会,大家刚刚坐定,心有触动的陈能宽忽然吟诵起诸葛亮的《出师表》“臣受命之日,寝不安席,食不甘味……”在场的于敏也来了兴致,一人一句地接下去,狭小的会议室安静得没有其他声响。到后来,只听于敏一个人在吟诵,“夫难平者事也!……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那一刻,在座所有人无不以泪洗面。那次原理实验的圆满成功,为我国中子弹技术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0年2月13日早上8点,四川成都,核工业四一六医院,中核集团派往武汉支援的又一支医疗队准备出发。
杜贵鹏与同为医生的妻子
作为ICU医生,当医院第一次组建内部预备队时,杜贵鹏就毫不犹豫地就报了名。医院第二次发出倡议书后,他不但报了名,还打电话向党组织申请“我是重症医学专业,ICU的医生,和我专业对口,一定让我去”。
作为多年的ICU医生,杜贵鹏见过太多的生死。
面对重症病人,必须随时观察病人的每一个细微变化,每时每刻都在调整计划,工作的每一天都在上演生死时速,“走钢丝”是日常;用他自己的话说:“不是病人死了,就是我死了。”
杜贵鹏说:“报名到出发都觉得没啥,真的飞机落地那一会儿还是心慌的。”义无反顾是真,心慌也是真。职责所在而已。
80后的杜医生身上有很多非常显著的80后的特征:美剧爱好者,巴萨球迷,豪斯医生是偶像,亨利也是偶像,跳伞蹦极,热爱旅游和摄影,和我们身边那个爱搞怪爱用表情包的朋友没什么不同。还是位超级奶爸,刚刚年满3岁的儿子头发全是他理的。于是在医疗队到达武汉后,由于有的队员头发太长,不符合感染控制要求,出发前又完全没时间理发,杜医生摇身一变,成为了医疗队的“托尼”老师。
医疗队的姑娘小伙儿们对各自的新发型有哭笑不得的,有非常满意的,理发师嘿嘿一笑,深藏功与名。看着镜子里陌生又熟悉的自己,百感交集下,大家脸上都挂上了笑容,明亮又质朴。
“毫不犹豫去了最危险的地方,又是重症监护室,您或者医疗队的其他同事是否有想过写遗书?”
“我们开玩笑这么说过,但是好像没有见哪个真的这样做。
“内心可能想过吧。” 顿了顿,他回复。
许恺丽:回看时,突然就泪目了
每一个核工业人都知道夫妻树的故事:两弹研制时期,新婚的丈夫需要马上出差,却不能告知妻子自己去哪,多久才能回家。数月后,夫妻俩竟在双方工作地附近的一棵树下偶遇,相拥而泣。
中核武汉核电运行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核动力运行研究所的工程师许恺丽从来不觉得这种类似于电影中才会出现的情节会发生在自己身上,虽然情境不尽相同,内心的触动却是相似。
许恺丽和丈夫是土生土长武汉人,封城后,他们居住的小区也很快全封闭,许恺丽与父母在家不再出门。她的丈夫是一名警察,初五开始上班至今,两人没有见过面。“他出门的那刻我就在想,再见面不知会是哪一天了。”许恺丽说道。
描述起在家办公的状态,许恺丽来了兴致:“睡衣没有想到,有朝一日它会成为庚子鼠年最时髦的穿搭。”远程办公离不开老爸老妈隔三差五的咆哮体问候“要不要喝银耳汤!”、“吃不吃水果!”、“团购的菜到了,下去拿一下!”,严肃认真的状态一秒破功。
话语虽轻松,但在心里,牵挂与担忧一刻也没停过。“他从值班开始,天天担心在外面会携带病毒,就不敢回家了,每次大半夜送肉送菜只到小区门口。”
2月12号晚上,丈夫照例送菜到小区门口。隔了七层楼,妻子在楼上望着,远远地喊一声“亲爱的”,丈夫回头挥挥手离开了。
为了纪念这次遥远的见面,许恺丽全程拍了视频记录。
“当时觉得没什么,回看时,突然就泪目了。”
“想过很多种可能,有些时候不敢想,怕一不留神...”
“我想看看安静的街道,空旷的大武汉”
熊玥珉的武汉日记
作者:熊玥珉 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105所
工作几年了,每次过年时我都刚好在出差,今年运气不错,终于赶在过年前一个星期回到了阔别已久的武汉,准备好好过一次年。那时的街面,四处张灯结彩,行人们交谈着、玩闹着,年味显得格外浓厚。
但是上班没几天,单位就紧急通知我们提前开始假期,本来并没在意的我此时才意识到疫情的严重性,原来看不见硝烟的战争早已拉开了序幕。
急急忙忙出门采购,市场里的人们虽然依旧有序,但从人们匆匆的脚步与看不到什么表情的脸上已经可以感受出些似有若无的紧张感。
惴惴不安的几天过去,1月23号的凌晨两点,一个史无前例的决定让所有武汉人接下来一个多月的生活都发生了改变。
那时的我第一时间看到了封城的通知,惊讶、恐慌、犹豫,无数的想法无数种思绪顿时涌上心头,一时之间竟对着电脑屏幕半天做不出任何动作。是走?是留?很快冷静下来的我又仔细想了想,武汉便是我的家,就算离开了,之后我又能去往何方?
一夜无眠。到了清晨,我并没有像其他人那样急于疯狂抢购,而是来到楼顶的天台四处眺望,看着这座我曾经熟悉的城市慢慢变得让我感到陌生。
我看到都市里的高楼依然灯火辉煌,我看到外面的路灯依然整齐有序照亮马路,但马路上再也无法看到车水马龙的场景,偶尔路过的救护车孤单的闪烁着,仿佛一只落了单的归雁。
武汉这座在我记忆里永远充满活力的城市,仿佛被人按下了暂停键,突然安静下来。没有了川流不息的车辆,没有了熙熙攘攘的人群,没有了市井烟火气的叫卖声,也没有了心直口快武汉人的嬉笑怒骂声。这个九省通衢的全国交通枢纽,现在像一辆急速飞奔的汽车被猛地踩下了刹车。
与此同时,全城各处迎来的一场场没有硝烟的战斗悄然打响。
在医院、在居委会、在超市、在菜场、在每个人的家里,大武汉正展开1940年武汉会战之后的第二场“武汉保卫战”。
纵然身处疫情中心,武汉人依然保持着向来的坚强与乐观,就像朋友圈里很火的那个视频里那样,一个武汉人在窗台上朝着对面喊话:“对面的,把窗户打开吵个架,要疯了,有没有人哦。”
大年三十与大年初一如同寻常的日子一般过去了,封城后的生活过得单调而漫长,我每天的喜怒哀乐也随着疫情的进展不断变化着,早已忘记了现在是过年期间。直到大年初三的晚上,我看到每一个武汉本地的微信群都在转发一条信息,说今天晚上八点全体武汉人要在阳台一起唱国歌,然后一起高呼武汉加油。那是向来喜欢三五成群在一起“咵天”的武汉人,为了避免疫情扩散,为了不给这座城市增加麻烦,他们选择在这个本该热热闹闹的时期坚守在家中,这既是他们肩负的责任,也是他们与疫情战斗的方式。
我给自己戴上耳机,聆听着舒缓的旋律。远处的高楼和景物在我眼中似乎慢慢褪去颜色,变成一道道黑白的线条。摘下耳机,四处寂静无声,既没有虫鸣也没有人声,只有风声呼啸而过。我感觉到,在这座城市在这片世界里,就只剩下我一个人了。
我开始怀念我记忆中那个热闹的武汉了。
原来以前我所认为的索然无味的日常生活只是身在福中不知福。我从未想到平凡的一天是如此可贵,我从未想到寻常的一天是如此令人珍惜。待到春暖花开时,我要脱掉口罩自由呼吸武汉新鲜的空气,我要在东湖绿道肆意的奔跑,我要在省博物馆体味楚文化的韵味,我要去品尝武汉每个街角里不知名的美食,我要平常而郑重地度过一个普通的每一天。
看看时间快八点了,我突然听到远处的高楼好像传来零零星星的歌声,侧耳仔细听了会,我听出是国歌,声音遥远但包含着力量与激情,像是归乡的游子想要唤醒沉眠中的母亲。
接着,一起歌唱的声音越来越多,渐渐变为了上万人的大合唱,这是来自整座城市的共鸣,这也是武汉这个母亲对千万武汉儿女们的回应。紧接着是几声不太统一的高呼“武汉加油!”随即四面八方的都传来了男女老少不同声调的整齐喊声“武汉加油!”
我一同高喊着,眼前再一次变得模糊,但这次不是因为眼镜起雾导致的。
武汉人坚强与乐观的精神早已刻入这座城市居民的基因中,不论面对怎样的困境,武汉人肯定会微笑着大声喊出“武汉加油!”
【责任编辑:李子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