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发布  >  故事 > 正文
【一带一路故事】卡潘达的“时来运转”

文章来源:中国电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发布时间:2019-07-11

阳光正好,微风不燥。这样一个下午,吉夫特•卡潘达将他二十年的故事娓娓道来,关于“一带一路”,关于上帝恩典,关于中国水电,关于下凯富峡。

生活举步维艰

2000年,他的父母离婚,七个孩子和母亲相依为命。最小的妹妹才出生不到两个月,13岁的他作为家里年龄最大的男孩,稚嫩的肩膀上不得不承担起父亲的责任。“那时候,家里没有任何生活来源,我想替母亲分担所以偷偷跑出去找工作,却又因为年龄小处处碰壁。”弟弟妹妹饿得哇哇叫,母亲拖着还没恢复的身体出去赚钱——生活的艰难,给他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心酸。

看到母亲经常偷偷抹眼泪,他心里很不是滋味。“求求您给我一份工作吧,我什么都可以做,一天10块钱都可以,求求您了……”如何得到第一份工作的,在他脑海里历历在目,白天在镇上和村里来回奔波送货,回来的路上去河边砍芦苇,晚上借着微弱的烛光扎成笤帚,赚取微薄的收入。

尽管大多数日子都是捉襟见肘,卡潘达依然坚持供四个弟弟妹妹读书。“我只是希望,机会到来的时候,他们都是有准备的人。”有一次弟弟看哥哥工作实在辛苦,也想辍学帮他分担一些,立即遭到了卡潘达严厉的拒绝:“我虽然挣钱很少,但是我和妈妈都宁愿少吃一点都要花在你们的学业上,你们只管好好学习,钱的问题我来想办法。”一家人住在不到40平的房子里,十分拥挤,但是他仍然对生活充满希望。

初遇中国水电

2015年,赞比亚国家电视台上关于伊泰兹水电站的一条新闻引起了他的注意。新闻说,其承包商中国水电即将在下凯富峡新建一座水电站,这也就意味着会有大量的就业机会,自此,下凯富峡水电站的开工便成了卡潘达——一个普通赞比亚百姓翘首以盼的事情。

2016年,他再次从电视上看到了下凯富峡开工建设的新闻,激动得一夜没有合眼。“我不知道为什么,就冥冥中觉得这会是改变我命运的一个机会。”

11月底,他怀揣着希望和家里从牙缝中挤出来的120克瓦查来到了赞比亚下凯富峡。“来找工作的人太多了,我们日日夜夜地在外面等着。”卡潘达说:“不巧的是,那时候他们只要操作手和大车司机。”几天之后,他带的食物已经吃完,只能离开。

这件事情给了他很大的打击,对生活的质疑接踵而来:为什么爸爸要抛弃我们?我为什么没有一技之长?我回去要怎么跟家人交代?我为什么要承担这么多的责任?……“我当时满脑子都是消极的思想,未来一片迷茫。”但是责任并没有给他消沉的时间,生活还是逼着他一路向前。

后来的一年里,他仍旧在生活的艰难里甘之如饴。

他说梦想成真

2017年12月,他再次走进中国水电设在凯富埃镇的招聘中心,仍旧满怀期待,却又一次被告知没有招聘计划。正当他要离开的时候,突然招聘者问他:“但是我们培训学校正在面向社会招聘第三期学员,你愿意去吗?”他毫不犹豫地答应了,什么都没问。

回家的路上,又有些动摇,与上学的机会比起来,一家人的生存问题愈显迫切。“没关系孩子,你去吧,家里有我呢。”母亲的一番话让他彻底没有了后顾之忧,尽管他明白家里必然会有一段艰难的日子,但他不愿意放弃。

出乎意料的是,下凯富峡技能培训学校不仅提供免费的教育和住宿,每天还有30克瓦查的生活补贴。“30克瓦查乘以30天就是900克瓦查每个月,要知道,我以前没日没夜的工作最多的时候才能拿到750克瓦查。”说到这件事他还是一如既往的激动。

要说怎么去形容他的第一天,他用了“梦想成真”这个词。“因为我知道自己在家庭里扮演的角色,所以我从来没有奢望过有一天能重回校园。”他解释道:“所谓的梦想成真,是有些感慨——我第一次来的时候,没有找到工作;但是现在,我又站到了这片充满热情的土地。”有些缘分,就是这样,错过了还会遇见。

培训学校的生活费,卡潘达每个月只留下两百块,剩下的全都寄回家。“来到中国水电,只是我好运的开始,我遇到了很多好人。”

经过“理论+实践”培训,他顺利毕业,成了下凯富峡水电站一名专业的电工,第一个月的工资是2500克瓦查。“我这辈子都没有碰过这么多钱,更没有想过这个数字会成为我的月薪。”

下凯富峡可以为培训学校的毕业生提供就业机会,但也尊重他们的选择。“很多同学拿着毕业证去了别的公司,但我坚定地选择留下,因为我相信,这样一家肯花钱又不求回报造福我们的公司,一定是值得托付的。”

幸运之神再次降临

赞方员工管理员袁海厅突然有一天把他和另外两名学生叫到办公室:“要是把你们送到中国,你们愿意吗?”“愿意啊!”三个人异口同声。然后袁海厅便大笑了起来:“跟你们开玩笑的,想啥呢!你们三个晚上下班了过来找我。”

“你们俩觉得Mr袁会跟我们开这种玩笑么?”

“我觉得应该是,怎么可能是真的!”

“哎,我也不知道他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就这样,走出办公室,他们三个七嘴八舌,也没讨论出来个结果。

2018年7月26日,下凯富峡项目举办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大禹学院和黄河水院-中国水电赞比亚教学部揭牌仪式,标志着下凯富峡技能培训学校校企合作迈向新台阶,黄河水院不定期选派优秀教师赴赞任教,同时充分利用下凯富峡的实训基地,教学效果进一步提升。

2019年3月,五名优秀学生计划被选派赴黄河水院进行为期一年半的学习,下凯富峡水电站项目承担其留学期间全部费用,并给予每月1500元人民币的生活补贴,旨在加大培训学校人才培养力度,创新属地化管理形式,为“一带一路”国家培养更多急需的高素质专业技能人才。

卡潘达再次成为这六分之一的幸运儿。

“我是家里的顶梁柱,也是唯一的收入来源。”从激动中回过神来,他还是要理智地思考这件事:“人生就是这样,不承担风险,就抓不住机会;不愿意牺牲,就做不出改变。”虽然,这对他来说又是一个痛苦的决定。

守得云开见月明

他第一时间告诉了弟弟和妻子,并嘱咐一定保密。“我想找一个更合适的方式告诉妈妈,我想亲眼见证她的喜悦和激动。”果然,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他的母亲抱着他又哭又笑,不敢相信这是真的。

这种不敢相信,一直持续到9月21号,下凯富峡施工局及培训学校代表对卡潘达进行了家访,那是一个偏远的小村庄贫穷破败,那是两间没有什么家具的瓦房。“在此之前,我们不敢把这个消息告诉任何人,直到今天你们来。”他的妈妈说:“没有人会相信的,他们只会觉得这不可能是真的。”

一次简单的家访和谈话,对这个家庭来说意义非凡。“那天我姐姐都激动的哭了,她说我们只能在电视上看到中国人,只能在镇上或者市里看到中国人,但是今天他们来我们家里,坐在了我们的沙发上,这是真的吗?我不敢相信!我的家里贫穷简陋,连坐的地方都不够,但是你们肯亲自过来,不嫌弃我们家里脏破,还很亲切地和我的家人交谈,我……。”越说,他越有些语无伦次。

他风趣地把自己的这次留学机会比喻成一次“偷窃”,他说他的留学之旅是要“偷”走中国的知识和技术,回来造福自己的国家。“不,不仅仅是赞比亚也不仅仅是非洲,而是整个世界。”他自我反驳道:“这个国家50年前和50年后没什么大的变化,唯一不同的是你们来了,你们带来了中国工程师,带来了中国技术,带来了中国文化,赞比亚正在一点点地发生着改变。”

“你们无条件的给我这么好的机会,送我到中国去留学,我的个人能力能得到提高,家庭得到改善,国家会有进步,非洲和整个世界都会在微小的变化中成为更好。”

采访的最后,他突然又问了一句:“你知道‘一带一路’吗?我觉得我是被造福的一代耶……”

【责任编辑:王钰】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