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中国铁道建筑有限公司 发布时间:2019-03-13
海拔5551米处,可能人们觉得离世界第一峰珠穆朗玛峰海拔8848.43米还有一段距离,但如果常人在这里工作,却是在“生命禁区”中前行,挑战着人类的极限,这里氧气含量只有内地的一半,普通人在这里行走都是一件非常吃力的事,何况他们还常年在这里施工。他们就是中国铁建矿山开采专业化队伍——中铁十九局矿业公司驱龙铜矿项目部的建设者。
矿区位于冈底斯山脉与念青唐古拉山脉结合部位,地形险峻,切割强烈,属高原温带半干旱季风型气候,低温干燥,空气稀薄,昼夜温差大,年平均气温0℃左右。在这里七月飞雪也属正常,最大冻结深度可达 40m,其间干冷多风。从2017年10月入场以来,项目人员经过雪域高原和紫外线的洗礼,每个人的面孔早已变成了紫铜色,在阳光的反衬下跟铁面无私的“包青天”不分上下。
刚到这儿时,不少人都出现了比较严重的高原反应,走路快了都喘不上气来,水烧不开,面条煮不熟,馒头蒸不起来,所有这些都需要增添一道工序,用高压锅,哪怕是是煮一碗面条。所有这些不适应,项目人员发扬铁道兵逢山凿路,遇水架桥的精神,拿出建设青藏铁路攻坚克难的魄力,扎根在采剥现场,从文明施工入手,场容场貌抓起,做到施工管理精细化,现场作业标准化,物资设备管理制度化,过程控制规范化,按照这“四化”要求抓标准化采场采剥,树形象,创信誉。同时,项目还坚持安全作业检查和班子成员值夜班制度,现场实行24小时领导负责制。通过早会、安全工作专题会分析现场作业条件和作业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从现场管理、按规操作、隐患排查、过程控制等方面采取“双保险”、“多保险”措施,把不安全因素和事故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2018年,项目克服工程建设中面临的场地紧张、任务繁重等诸多困难,安全、高效、优质地完成了施工任务,因此被业主授予‘先进施工单位’,这都要归功于项目所有的施工人员,统一思想,统一步调,科学组织,不断优化施工方案,克服严寒和缺氧的恶劣环境,挑战极限,在本职岗位上默默地奉献着自己的青春年华,在雪域高原上完成了一个接一个的施工节点。”这是项目经理吴兴刚在2018年项目年终总结会上的讲话。
车队副队长王建琪是一位军人出身,曾在西藏当过五年的兵,只是当时海拔才4100米,与现在的施工环境相比还是要稍好一点。当听说西藏驱龙要“招兵”时,他是第一个跑到公司人力资源部报名的,他对人力资源部部长胡兴鹏说道:部长我想去西藏干活,因为那里是我的第二故乡,我对西藏有感情,因为我当兵就在那里,我的身体条件棒棒的,请公司领导考虑我的请求。经过公司的考核,王建琪也如愿来到海拔5551米的云端,成为了一位云端上的矿上。经过在墨竹工卡县一个星期的适应,来到施工现场时,他还是有些高原反应,脸都成了青紫色,结果吸了一瓶氧气才缓过劲来。经过半个月的现场鏖战,他也渐渐地适应了。博风雪,战严寒,每件事王建琪都亲力亲为,每天时时盯在现场,蹲在现场,管在现场。同时,他还利用交接班的时间,分批次给各机械操作员讲解矿山安全常识及施工作业规章制度,教育司机对所操作的机械车辆要勤检查、勤保养,精心呵护,细心使用,防止机械设备不安全因素的滋生,把不利于安全生产的现象,消除在萌芽状态。
“次旦平措师傅,明天西红柿再帮我多备二十斤,现在项目人员都很需要补充维生素。”
“小张,我要用一下皮卡车,现在食堂缺水做饭,得到3公里外的地方拉雪水。”
这是项目办公室主任王连丽每天的工作对话。每天早上五点钟,王连丽就得起床往110公里外的县城赶路,她得购买当天的新鲜蔬菜,晚上五点前必须回到项目驻地。再买菜的过程中,她总是货比三家,因为西藏的物价比较高,为了能买到新鲜而且便宜的蔬菜,她总是得空跑好几家商铺,与他们周旋砍价。由于长时间在室外活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把王连丽的皮肤晒得黝黑黝黑的,但作为一名女同志她根本不在乎这些,依然每天穿梭于工地,为施工生产做着保障工作。有时嘴唇乌得发紫,头昏脑涨,实在影响继续工作时,她才到办公室吸一会氧气,等状态缓减后又继续在工地上跑前跑后。这么拼命的工作,连藏族员工扎西央金都用敬佩的眼光审视着这位“铁建人”,他很认真地说道:我知道你们铁建人很拼命,敢于啃硬骨头,修建青藏铁路时,我就在铁建队伍里干过好几年,你们是真正意义上的“高原雄鹰”,是我们藏族人民最亲的人,你们不光给我们修路,让我们与世界联系得更加密切,缩短了我们与外面世界的差距,同时,你们还帮助我们发展经济,让藏族同胞的幸福指数不断地刷新。
“王伟从2018年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休假,一直在高原上工作,项目经理吴兴刚已经催他两次回家,他说忙完这个月把现场方量收完才说,脾气跟头牛似的,认“死理”,非常倔,从入场开始就一直扎根在采剥现场,虽然身体显得格外瘦小,但工作起来非常干练、细心,做事也非常公平,深得现场人员的赞肯。”这是项目总工程师赵海欧谈到王伟时所讲的话。
王伟目前是项目的测量队长,他每天至少有十二个小时在采剥现场,有时会忙到半夜,从早上六点就背着沉重的测量仪器急忙地离开了营区,中午如果没时间回来,就在现场吃个面包,狼吞虎咽地抓一把雪在嘴嚼着,算是把一顿饭给吃完了,每一个点他都要复测三遍,把数据一一对比,最后得出精确的数据。有时,晚上他还要上山对各铲装设备的底板标高进行控制,这个挖掘机底板过高,得往下降,那个电铲底板太低,得往上抬,通过这种反复的工作,使采场的作业面始终控制在邦齐底平的标准,并可以作为露天矿山的标杆来推广。
梅花香自苦寒来,宝剑锋从磨砺出。中国铁建云端上的矿工始终坚守在“生命禁区”,像翱翔的雄鹰、用它矫健的翅膀,搏击广阔的天空,以欲与天公试比高的信念、毅力和勇气,冒严寒,顶风雪,战缺氧,向标准化要效益,向规范化要管理,向科学化要成本,以一流的业绩打造绿色数字化矿山,在神圣的雪域高原谱写矿业史上的新篇章。
【责任编辑:王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