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发布  >  人物·文化  >  人物风采 > 正文
一桥飞架港珠澳 谱曲桥梁追梦人

文章来源:中国铁道建筑有限公司   发布时间:2018-10-25

“好像天上来,好像海上来,美丽的金桥连接所有的期待……港珠澳,亲兄弟,用爱对白。”1990年生的易茗是武汉人,博士毕业于美国波士顿伯克利音乐学院声乐表演,她共为港珠澳大桥作了8首歌曲,而这些灵感正是来源于她的父亲易有淼——港珠澳大桥主体桥梁工程SB03段监理总监。

易茗与8旬澳门人合办公演献礼港珠澳大桥

易茗在珠海剧院演出献礼港珠澳大桥

在港珠澳大桥通车仪式举行的前一天,易有淼一家三人讲述了他们的“大桥梦”。

夫妻5个春节没回武汉的家

易有淼和夫人吴丹霞6年的时间都奉献给了港珠澳大桥的建设。

易有淼指着自己的一头黑发笑着对记者说:“别看它是黑的,这是为了参加通车仪式刚刚染的,在这边的6年,头发都已经白啦!“

2012年5月,易有淼来到了中国铁建所属铁四院港珠澳大桥项目营地,参与港珠澳大桥深水区15.824公里桥梁施工监理任务,这一段是桥梁工程中施工难度最大,安全风险最高的标段,也是铁四院监理公司第一个外海施工监理项目。

“监理工作要重点保证大桥120 年设计使用寿命质量品质,保证施工期不破坏环境、最大限度减少对白海豚生活的干扰,保证交通繁忙水域施工安全。”易有淼说,建设者不仅要有创新智慧,还要敢于担当。

易有淼带领的团队高峰期有60多人,不断攻克一项又一项难关。

港珠澳大桥江海直达船航道桥有三座钢索塔,整体吊装段高105米,重约3000吨,如此大型的钢塔海上吊装在国内史无前例。为了确保做到万无一失,正式吊装前,易有淼督促并见证了三次钢索塔吊装模拟演练。

易有淼说,监理工作有不少难点,比如青州桥“中国结”钢撑150米高空对接,江海桥“海豚塔”2800吨整体吊装等。监理工作内容多、工点分散,除海上作业外,还需管理分布各地的预制及加工地点,协调不同施工步骤之间的关系。

在他的办公室挂着这样一首诗匾:“铁骨柔情征四方,南国佳人续华章。紫荆杜鹃并蒂莲,长虹卧波威名扬。”这首诗代表了他对港珠澳大桥建设所付出的全部深情。

他和夫人一起,一直坚守在港珠澳大桥工地,六年时间里 5 个春节都是在工地上度过,一年最多回3次武汉的家。

女儿受父母感染,创作8首大桥之歌

父亲繁忙的工作,让他们的女儿易茗很少有机会和父亲团聚,从出生开始,便经常跟着父母出差到项目地,见证一个个大桥的诞生,在音乐创作中,港珠澳大桥更是成为所有情感的一个连接点和抒发点。

2015年暑假,易茗到珠海陪伴父母,在港珠澳大桥营地,她与一线建设者一起生活了二十多天,早上凌晨四点起,乘坐交通船赶赴工地,看建设者打桩架梁热火朝天,踏着余晖归营……每一个细节都烙在她心上。

偶然的机会,她得知港珠澳大桥之歌歌词要进行歌曲征集,她将 20 首入围歌词全部读完,深受感染,每一句似乎都描述着父亲的故事。最终,她选择了《海上金桥》《最炙热的爱》两首歌词进行谱曲,创作完成后便到大桥上演唱,在场的建设者们给予热烈的掌声。

父亲是痴迷桥梁的追梦人,易茗是音乐的追梦人,她不曾想自己的音乐梦与父亲的桥梁梦能够以这种方式交织在一起。“我是学艺术的,父母都是学工科的,但他们追求细节、将想法坚定执行下去的理念一直激励着自己。”易茗说,自己敬畏大桥,也敬畏劳动者,从第一次看到大桥起,便在酝酿为建设者作专属的歌曲。

“我站在桥上在工人间唱歌,看到他们为我鼓掌拍视频,当时觉得非常地兴奋。”易茗说,今后还会创作更多优秀的作品,用歌声宣扬大桥精神。

易有淼巡视检查

8旬澳门艺术家15年期盼成真,为大桥通车筹办演出

易茗为港珠澳大桥作曲的举动引起了澳门影视演艺协会会长陈逸峰的注意。今年80多岁的陈逸峰在15年前就曾在珠海的一次研讨会上,表达了希望修建联通粤港澳三地桥梁的想法。

陈逸峰是澳门人,自己的太太是香港人,经常会来往于粤港澳三地,希望通过桥梁将三地更加紧密地联系起来。

在得知易茗一家对大桥的热爱与贡献后,陈逸峰深受感动,便主动联系易茗述说了自己多年的愿望,希望在大桥开通前办一场音乐演出,用歌声献礼港珠澳大桥。双方见面一聊后,想法一拍即合。接下来的半年里,易茗都在义务地为这个演出忙前忙后,并且潜心创作了一首作品《世纪之光》。

就在10月中旬,这场公演在珠海大剧院举行,吸引了1300多人观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目前已经联系了在澳门的演出场地,之后还计划在粤港澳大湾区中挑选城市巡演。”易茗向长江日报记者透露,希望更多的人一起分享这份喜悦。

易茗的父亲易有淼说,希望大桥通车后,粤港澳三地人民联系更加紧密,生活更加美好,正如歌曲《世纪之光》唱到的“一桥飞架港珠澳,幸福人生路”。

 

【责任编辑:李巨尧】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