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导弹安个家” 王保森要把这项工作做到极致
“给导弹安个家” 王保森要把这项工作做到极致
文章来源: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 发布时间:2018-04-20
王保森熟练地操作起了自己刚入行时的那台车床
“给导弹安个家”是一种怎样的体验?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二院699厂的技师们或许最有资格回答这个问题。
导弹的装卸发射如果“失之毫厘”,结果必将“谬以千里”。这是一项精益求精的活儿。昨天,东方网记者跟随国家“工匠榜样”、航天科工“首席技师”王保森走进699厂的一线生产车间,看他团队里的这些航天工匠们,如何施展最精湛的技术,为一代代导弹的成功装卸、发射提供保障。
我的工作是给导弹“安个家”
航天科工二院创建于1957年11月16日,是中国最大的空天防御导弹研制生产单位。
“我们的工作就是给导弹安个家。”王保森这样形象地比喻。他所在的699厂承担导弹地面设备从材料处理到车削加工再到总装喷漆的制作任务,保障着导弹运输、起降等重要操作需求。
1985年,王保森部队转业后被分配到699厂从事车工工作。半路出家,他用了整整6个月的时间才入门。这6个月里,他整天呆在砂轮间,跟车刀和砂轮打交道,慢慢地将技术的地基夯实打牢。此后,随着设备不断更新迭代,王保森主动自学数控知识,啃下了许多专业书籍,成了车间里的生产骨干。
“只要是市面上有的车床,我都能用它加工出合格的产品。”在属于自己的领域中,王保森有着绝对的自信。跟随王保森走在他熟悉的生产车间里,大大小小27台车床他都了如指掌,只需看上一眼,就能将这台车床的用法、难点说上一二。
精益求精的初心不能变
在一排排“高大上”的先进车床旁,一台颇有些老旧的小车床特别引人注意。
“你瞧,这就是那台30年前我入行时的机床。”说着,王保森戴上眼镜,一手比着刻度调整参数,一手摇着摇把,熟练地操作起来。只见废料打着旋儿从原材上落下来,不一会儿,一个小小的螺丝钉似的物件就“脱骨”而出。
就是在这样半手工式的设备上,王保森用自己那股精益求精的“手艺人”精神,攻克了一个个技术难题。早些年,某型号发射车起竖油缸要求凹凸球之间达到精密配合,而当时的机床精度有限,团队试了几次都无法克服误差缺陷。为此,王保森专门改进了数控车床的程序编制,并摸索出了一套专用的刀具修磨技术,最终完成了凹凸球尺寸和精度的双重“苛刻”要求。经测量,他加工的成品精度甚至高于设计精度30%。
几十年过去了,设备更新迭代,这种特殊的球面工艺通过电脑上的几个数据就可以做到,已经用不着亲手去“雕琢”。但王保森却始终认为,扎扎实实、精益求精的初心不能变。
磨刀数月锻造出最真实的肌肉记忆
在带徒弟上,王保森最想教他们的就是这份初心。从2006年至今,他前后带出了12个徒弟,每位徒弟进车间的头几个月都是在砂轮间里度过的。刘朝辉是他最得意的徒弟。作为当时车间里分配来的唯一大学生,他也没有例外,被安排在砂轮间里磨刀,一根长长的刀条磨到手里拿不住,再换下一根刀条继续磨。一磨就是两三个月。
一开始,刘朝辉还有些失落:我学了那么多理论,什么时候才能上机床一展所学?可后来,在对几百根车刀做无数次的修整中,刘朝辉渐渐磨练出了扎实的基本功。用他的话说,已经形成了肌肉感觉。他这才明白师父让他练习磨刀的本意。
军工行业有着特殊的工艺要求,熟练的车工通过选择和控制刀具的切面、弧度,一下子就能找到加工点,做出漂亮的作品。这种熟练建立在对刀具非常了解的基础上,而工匠所有的记忆和感觉,都在手上。“没有捷径,就是一遍遍地练,基本功扎实了,解决问题才能更加得心应手。”王保森说。
有了扎实的基础,王保森就“散养”着徒弟。他不按照自己固有的操作模式教,更多的是提供一种思路,最大限度地激发年轻人的创造力。按他的话说,所谓的绝技绝活儿,都只是一时的,真正有意义的是自己找到最合适快捷的方法去处理实际问题。
扎实的基础加上灵活多变的创造力,王保森带出来的徒弟们个个都是业务能手。
攻坚克难一件产品在班组间流转“雕琢”
在699厂,“传、帮、带”的特殊情谊不仅仅存在于导师带徒弟之间,也存在于每个车间的工人之间。
跟着王保森走在一线,耳边听着仪器设备运转的响声,鼻子呼吸的是切割中特有的味道。而眼前,是几位技术工围着一件作品仔细研究。
这是一件宇航员随身携带的污水处理器半成品,因设计结构复杂、要求精密,数次难以做出完美的产品。摊开的图纸铺满了整个工作台,车工、铣工和工艺师们对着图纸,围着刚做出的半成品讨论着下一步的调整方案。
与一般工厂中流水线作业不同,699厂技术工的操作涵盖从工序设计、选择道具、编排布置一直到最终完成的所有环节,必须对整个部件的生产有构思、有策划,有的部件需要在车工、铣工不同工作中来回“雕琢”,策划环节就需要大家合力。
每当这个时候,分散在各个班组的技术工们都会聚集在一起,互相交流,分享经验,根据产品特性,出主意,想办法。这时候,年纪大的谈自己的经验判断,年纪轻的则发挥灵活的创造力,很多技术难点,就在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的思维碰撞中解决了。
航天手艺人的工匠精神:“做到极致”
2013年后,以王保森命名并担任负责人的航天科工集团技能大师工作室、北京市首席技师工作室和科工二院劳模创新工作室相继成立,他的担子更重了,也更忙碌了。他将工作室打造成创新发展孵化器,取得国家专利2项;将自己的绝技与经验总结成《橡胶密封圈加工方法的改进》《双向快速定位芯轴》《多刀位刀体》等论文,通过工作室与更多的技能人员分享。在这个人才培养基地上,王保森培育出8名“全国技术能手”“航天技术能手”等核心技能人才。
王保森工作室的外墙上,一张阅兵式上导弹运输车接受检阅的照片格外引人注目。
“你看,这个弹道、保护壳、起竖架,都是我们生产的。”谈起自己的工作,王保森和他的同事们都有着一种特殊的情怀和自豪,这种情怀也督促着他们在生产的每一个环节都追求精益求精。
国家“工匠榜样”、全国技术能手、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航天科工“首席技师”……多重盛名之下,王保森只是淡淡地说:“其实我就是个‘航天手艺人’。”
怎么理解“工匠精神”?采访的最后,699厂车间的航天手艺人们面对这个问题时,都不约而同地以四个字作答:“做到极致。”
【责任编辑:李巨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