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发布  >  人物·文化  >  人物风采 > 正文
中国电建:会讲中文的洋老师

文章来源:中国电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发布时间:2017-09-07

现在,你要是走进中国电建十一局捐建的赞比亚下凯富峡水电站技工培训学校土建班,会发现站在讲台上的是一位十分年轻的老师,嗓音洪亮,皮肤黝黑,蓬勃的青春气息中透露着成熟与沉稳。

他,就是约瑟夫‧恩贡戈,一个土生土长的赞比亚人。

你要是问他是如何成为下凯富峡的一名老师的,那还得从他赴华留学的故事说起。

中国,我来了

2012年,约瑟夫从众多申请者中脱颖而出,幸运地接到了中国江苏大学投来的橄榄枝。同年9月,他攥着这枚“橄榄枝”,和其余三个伙伴一起坐上了飞往中国上海的航班。

就这样,一段崭新的旅程在他20岁那年华丽地铺展开来。

说起在卢萨卡起飞和在上海着陆时的心情,他依然难掩激动。其实,早在决定申请赴华留学之前,他对中国就特别感兴趣,通过图书、网络等渠道了解中国的历史和现在。当时,在纳米比亚留学的哥哥劝他考虑去别的国家,但他就是不愿意,一门心思地想去中国。对他来说,彼时脑海里的中国,遥远、古老、伟大而神秘。

然而,随着他的中国之行,那些神秘的面纱被一层层剥开。

他在历史文化名城——镇江度过了四年美好时光。中国江南小城的秀丽自然风光、厚重历史文化和现代都市气息使他看到了一个微缩版的生动中国。因为这所大学和这座城市,他爱上了这方古老而年轻的国度。

可是,爱,光靠说还不够,得费一番功夫才行。功夫首先从哪里下起呢?自然是语言和文化喽。想起初到中国时因语言和文化差异引起的各种窘迫,他不禁皱起了眉头。为了克服交流上的障碍,大学期间,他认真上汉语课,也交了很多中国朋友。正是通过身边的中国老师和中国朋友们,他学到了很多关于中国文化的知识,也学会了很多汉语词汇。他说,来中国不学汉语,就等于白来。

“我在中国留学期间,学了一些中国文化方面的知识。一直到现在,这些知识对我都有很大的帮助。中国人勤奋努力,凡事都要做到精益求精,取得最好的成效。他们时间观念很强,不像我们非洲人,没那么强的时间观念。”接受采访时,他这样说道。这,也是他对在赞比亚打拼的中国人所给出的评价。

2016年7月,他顺利拿到江苏大学土木工程专业的毕业证和学士学位证,四年留学生涯随之告一段落。至于何去何从,一名同伴选择了留在中国,在一所中学教英语,而他和另外两名同伴则于当年12月回到了阔别已久的祖国——赞比亚。

虽身为“海龟”,他们却不得不面临大部分同胞都要面临的一号难题——就业。这个难题从他们从上海起飞时,就成了一个绕也绕不过去的“大疙瘩”。由于工业基础薄弱,经济、科技、教育等发展滞后,赞比亚的失业率居高不下,对于受过良好教育的人来说,亦不例外。现在,两个同伴中,一个供职于私企,而另一个还在东奔西跑地找工作。

回到赞比亚后,他也始终没有找到满意的工作,直到半年多之后幸运地得到第二枚橄榄枝。这枚橄榄枝同样也是来自中国。不过,把橄榄枝投来的不是一所大学,而是一家企业——中国电建。

你要是问他是如何得到这枚橄榄枝的,那还得从他的哥哥说起。

遇见下凯富峡

6月的一天,哥哥从网上无意间看到下凯富峡水电站发布的一则土建工程师招聘启事,就立即告诉了他这个消息。当天,他就把求职简历发到了项目的人事邮箱里。赴华留学、会讲汉语、各科成绩皆优,这一个个“光环”自然夺人眼球。这样的人才,不用,岂不可惜?

很快,他就收到了参加面试的邀请。三天后,他从几百公里外的铜带省恩多拉市风尘仆仆地赶到了下凯富峡水电站项目部。

当时,办公室里坐着三名来找工作的赞比亚人,都和他一样年轻,也都和他一样拥有学士学位。他们当中,一个毕业于赞比亚铜带大学,一个毕业于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理工大学,一个毕业于俄罗斯喀山国立电力工程大学。他们面对着电脑、敲击着键盘,任务只有一项,那就是准备课件。

技工培训学校位于下凯富峡水电站运营村,计划于7月中旬招收首期学员。学校开设有四个班,分别为土建班、电工班、电焊班和机修班,辅以汉语教学。每班三十名学员,所有学员都从项目现有的工人当中遴选而出。为确保学校如期顺利开学,老师的及时就位成了当务之急。

摆在约瑟夫面前的是个选择题,选项之一就是做专职老师。对于这个空缺,他未作迟疑,便答应一试。次日上午,项目安排他参观了现场和学校。一圈下来,项目之宏大,学校之漂亮,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7月18日,学校入学仪式隆重举行,包括约瑟夫在内的四名老师面对一百二十名学员,分别作了自我介绍。仪式结束后,他们带着各自的学员来到相应教室,开始了他们在下凯富峡的第一堂课。

“刚开始有点儿紧张,但很快就放松了下来。”提起上第一堂课时的情景,约瑟夫笑着说道。

他的这份紧张其实还源于起初的不自信。面对眼前那三十张陌生的面孔,他感受到了沉甸甸的压力。他们的接受能力怎么样?他们是否会满意自己的授课?他们想学些什么东西?这一个个问号在他的脑海里旋转着,搅得他忐忑不安。

几节课下来,他和学员们对彼此都渐渐加深了了解。他发现,学员的受教育水平参差不齐,有的读完了高中,而有的连英语都不大会说;有的跟中国公司干了好几年,基本技能可圈可点,而有的却没有多少经验,甚至不知道怎么浇混凝土,怎么立模板。他时不时地让学员对他的授课内容和授课方式提出意见和建议。有时,还会给他们讲讲自己在中国留学时的经历,以及中国人有哪些方面值得借鉴和学习,等等。他还特别善于和学员们进行互动交流,而非填鸭式地灌输知识。这些做法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调动了学员的积极性,还拉近了他和学员之间的距离。

“约瑟夫老师有很丰富的理论知识,而且也很亲切,我们跟他就像兄弟和朋友一样。大家都很喜欢上他的课。”一个来自大坝工区、名叫弗兰克‧姆布巴的学员这样评价约瑟夫。

和约瑟夫一样,弗兰克也来自铜带省,从家到项目,光坐车,都得一天多的时间。关于为什么会来下凯富峡,他说他有好几个朋友都在这里工作,正是他们建议他过来的。而至于对下凯富峡的印象,他和约瑟夫的也极为相似,那就是,规模很大,每天都有看不完的变化。

乍到下凯富峡的时候,弗兰克没有什么工作经验,也没有什么特长,只能干个普工。普工的活又脏又累,工资也比技工低。不久,他变得有些消极怠工。得知他的心思后,中国工长用不怎么标准的英文劝他,说身为一个男人,苦点儿累点儿也是应该的,只有多干活,才能养家糊口。从此,他不仅一门心思地干了下去,而且还主动地向同伴们学习,向工长讨教。渐渐地,他知道了如何绑钢筋,如何立模板,心里也有了盼头儿和劲头儿。听说位于项目运营村的技工培训学校很快就要开学,正在招收学员,他积极地报了名,原因就是想学一些理论知识,开阔一下自己的视野。

课堂上,他认真地做笔记,不到二十天,就记了满满的一本。约瑟夫对他印象很好,说他勤奋好学,总是有问不完的问题。除了理论课,他还充分利用到学校实操车间和到施工现场观摩、实践的机会,学以致用,努力提高自己的实际动手能力。他希望经过一个阶段的学习,自己能取得实实在在的进步,等回到现场时,工友们都会对他刮目相看。

看到首期培训渐渐地步入正轨,不断有新起色,约瑟夫和另外三名老师心里也有了底气和小小的成就感。但是,压力却不曾,也不能减轻,毕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有时,他们在商量事情的时候,会出现分歧,甚至会争得面红耳赤,但最终,他们还是“相逢一笑泯恩仇”,因为他们奔着一个共同的目标:把学员教好,把学校办好。

在学校,他们按部就班地教书;放学后,还要挤时间备课;有时候,因为工作量大,他们早上会带一些吃的去学校,中午就留在学校加班,辛苦可想而知。但是,他们从来没有抱怨,而是兢兢业业地把工作做好。

工作虽然繁重,约瑟夫却保持着良好的生活习惯。早上,他五点一刻起床,洗漱完毕,过一遍当天要讲的课件。七点一刻,和同伴们步行去学校,十几分钟就能走到。下午,坐校车回到住处,生火做饭。六点半左右,从宿舍出发跑步,有时跑到大拌合站,有时则跑到主营地。跑完步,他会洗个澡,然后在宿舍里读读小说,看看电影,或者聊聊天,备备课。一天就这样简单、忙碌而充实地过去了。

当被问到对学校以后的发展有什么意见和建议时,他建议增加实践课的课时,还建议多举办一些文体活动,例如演讲比赛、歌咏比赛了,等等,以活跃课堂气氛。这大概跟他本身就喜欢参加文体活动有关。您或许不知道,他在中国留学时,他所在的非洲留学生足球队,曾三次夺得校球赛冠军。

时光如梭。不知不觉之间,两个多月过去了。关于这两个多月的收获,约瑟夫思忖片刻,说道,通过教书,他开阔了视野、拓宽了思路,增强了大局意识和团队意识,提高了换位思考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体验到了自己存在的价值,也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而且对以后如何更加有效地教学,有了更为明确的方向感。同时,他十分感激中国电建给他提供这样一个发挥自身才能的平台,他也希望通过这个平台,将自己所学知识与更多的人分享。在他看来,培训学校不仅仅是为了这个项目,也不仅仅是为了当下,而是为了长远的未来。而他,自然想成为这长远未来的参与者与见证者。

现在,他还跟一些中国朋友保持着联系,偶尔还会把在这里的所见、所闻、所感转化成文字或图片,上传到网上,与他们分享。他打算介绍更多的朋友来下凯富峡工作。他说,在这里,他们或许实现不了所有的梦想,但至少可以给那些梦想找到一个起点。

毕竟,对于他自己而言,这里就是梦想开始的地方。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