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发布  >  人物·文化  >  人物风采 > 正文
这份热爱,汗滴知道

文章来源: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  发布时间:2022-04-22

焊花飞舞,火星落在他的防护帽上、工服上。然而,他似乎浑然不觉,只专注于手中那束弧光。随着手腕灵活摆动,作业面上留下一道优美的焊缝。他是中国海油下属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海油工程)特种设备分公司电焊工宋凯。他痴迷焊接,十年如一日的勤学苦练让他打下扎实的基本功。面对急难险重任务,他主动担当,在不断积累经验的过程中,将焊接技艺打磨得愈发精湛。他是年轻的技能专家,也是中国海油首位登上国家一类大赛领奖台的电焊工。然而,光环之下,他目光的焦点,一直都是那柄焊枪。

不仅要学还要精

2008年,宋凯来到海油工程成为一名电焊学徒工。看到老师傅们焊出的漂亮焊道,宋凯暗暗发誓,一定要像师傅那样,成为一名技术精湛的焊接工匠。

电焊这门手艺易学难精,不仅需要手、眼、身法高度协调,还需要有充足的耐心和毅力。

“难度再大,我也不怕!” 宋凯相信,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为掌握焊接技巧,宋凯一边认真听师傅讲解,一边细心观察师傅的动作,包括焊接时手、脚位置,身体重心和视线角度等,努力体会其中要领。

在宋凯的衣兜里,长期揣着半根焊丝。无论吃饭排队、还是上下班路上,只要有空闲,他就把焊丝拿在手上找感觉。就这样,宋凯很快熟练掌握氩弧焊的送丝技术。

“这孩子性格内向,平时不爱说话,但是踏实、肯吃苦。”宋凯身上那种韧劲儿,给焊接队长傅延波留下很深印象。

靠着这股韧劲儿,宋凯成为同批学徒工的佼佼者,很快在项目中担起重任。宋凯一边工作一边学习,迅速掌握焊条电弧焊、钨极氩弧焊、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等多种焊接方法,还练就一手气刨返修的绝活儿。

凭借精湛技术,宋凯多次在国内外技能大赛中斩获佳绩,先后荣获“嘉克杯”国际焊接大赛第二名、“振兴杯”全国焊接大赛第三名。

享受焊接时的专注

13年来,宋凯始终坚持奋战在生产一线,参与完成40余个重点项目。在项目中,他多次创造100%的焊接合格率,完成的焊缝总长度超过40000米。

2016年7月,海油工程自主设计制造的首台国产化桩腿耦合装置进入施工关键阶段。烈日当空,宋凯在一台半封闭的装置中进行焊接。他被炙烤得满脸涨红、汗水顺着面罩流淌下来。

要让焊缝一次成型,必须保持注意力高度集中。宋凯顾不得擦拭汗水,他凝神屏息,连眼睛都不敢眨一下。“这鱼鳞纹焊得也太细腻了!”身边的同事赞叹道。抚摸着那道平滑整齐的焊口,宋凯欣慰地笑了。

有人问过宋凯,是怎么做到手稳。他说最重要的是心静、专注。“每一次拿起焊枪,我的心里就只剩下一件事,那就是让焊口更加完美,所以不会轻易受到干扰。” 宋凯说,他享受焊接带来的这种沉浸感。

2020年,在“深海一号”能源站1500米深水管汇建造中,焊工们遇到小管径焊接难题。这些管径只有小拇指粗细,每平方米都密密麻麻地布满了几十道焊口,而且每道焊口都要进行360度焊接,并需满足最严格的检验标准。在空间和视线受限的情况下,按照常规方式完成焊接作业非常困难,有些位置只有使用左手操作焊枪才能完成焊接作业。

宋凯主动请缨,揽下这个“苦差事”。从拿筷子,到夹黄豆,再到拿焊枪练习,经过20天的练习,宋凯将左手操作水平练到和右手相差无几。最终宋凯靠着“左右开弓”,成功解决狭窄空间的焊接难题,这项绝技同样在其他项目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兴趣在创新中延伸

宋凯不仅技艺精湛,还勤于思考、善于钻研,在焊接工艺创新、改造方面也常有巧思妙法。这些年来,他先后参与完成20多项技术革新,累计节约成本近1000万元。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宋凯在工作中还经常通过改造工装提高工作效率,车间里4台大臂埋弧自动焊机的十字操作架经他改造后,工效提高15%。

海南LNG(液化天然气)项目BOG(液化天然气蒸发气)再冷凝器是国内生产的壁厚最厚、直径最大、使用温度最低的不锈钢容器,如何在大厚壁材料开孔成了困扰施工团队的难题。为提高工效、节约加工费用,宋凯大胆提出在切割时采用等离子气刨工艺。经技术专家论证后,宋凯带领班组成员成功完成开孔任务,不仅节约30万元加工费,还很好的保证了项目工期。

工作13年来,宋凯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用焊枪不断创造骄人成绩,先后荣获“全国技术能手”“全国青年岗位能手”“中央企业技术能手”等荣誉称号。正所谓这份热爱,汗滴知道;这种心境,焊花明白。

【责任编辑:家正】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