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发布  >  人物·文化  >  人物风采 > 正文
谭啸峰:地下掘进的探索者

文章来源: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发布时间:2021-05-12

2007年夏天,谭啸峰刚刚完成林芝八一大桥建设,从西藏赶往广州参与广佛城际轨道交通土建12标项目,从此开启了建设地下通道的探索之路,也与盾构结下不解之缘。

广佛城际轨道交通项目是中交集团所属中交二航局首次进入城市轨道交通盾构领域的项目,也是国内首条跨越地级行政区的地铁线路,开工之初便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在闷热的隧道里,谭啸峰已记不清有多少次被汗水湿透了全身。作为掘进班班长,他每天要在狭窄的隧道内步行8公里,从不间断。在他的带领下,设备部、安质部、技术部等部门人员纷纷扎入工地,作业工区形成了你追我赶、齐头并进的生产景象。

在全体施工人员的共同努力下,项目一直保持着全天24小时持续掘进状态,月最高掘进距离达375米。历经8个多月奋战,中交二航局首条盾构隧道成功贯通,且“后来居上”,成为广佛线最晚开工、最早贯通的区间隧道。谭啸峰依托项目开展的多项研究也“结了果”,多篇论文与多项创新成果问世,荣获中交集团科技进步奖,项目也被评为“中交集团优质工程”。

广州地铁14号线1标项目初步地勘为含大面积富水砂层与岩层的复合地层,被广州地铁集团列为一级风险控制点,施工经济风险高达上亿元。破解难题,施工技术方案是关键。策划审核会上,业主、监理方面对眼前这位30岁出头的年轻总工纷纷表示质疑。谭啸峰当即立下“军令状”:“请给我们一点时间,项目部保证给各位一套满意的方案。”

谭啸峰带领团队反复对编制好的方案进行调整修改,半年之后,方案终于通过业主审核,最终定稿。“收到通过业主审核的消息时,我们团队人员都掉下了眼泪。”回忆起当时的场景,谭啸峰依然无比激动,“优化的方案不仅远远超出了业主的预期,还为我们节约近1500万的项目成本。”

项目盾构需横穿45栋村民自建密集房屋群,房屋群处在既定规划掘进线路的浅覆土地带,地质疏松,地层稳定性差,抗扰动性差。谭啸峰及团队决定采用新技术拔掉这根“硬刺”:先改造盾构设备,增强地质适应性,然后进一步优化调整设计线路,引入长距离水平定向钻进钢阀管定点注浆、克泥效填充防沉降等国内领先技术作辅助。最终,盾构隧道实现双线顺利贯通,居民房屋沉降也控制在5毫米以内,远小于允许的30毫米沉降值,得到广州地铁集团的高度评价。

随着中交二航局在地铁盾构施工行业的业务不断壮大,碰到的施工技术方面困难越来越多,谭啸峰身上的责任也越来越重。2017年,中交二航局成立了“谭啸峰创新工作室”,旨在依托在建盾构项目,研发新技术,采取创新手段,紧靠施工现场需要,解决施工生产难题。

在谭啸峰的带领下,创新工作室研发的富水砂卵石复合地层土压盾构微扰动掘进技术等多项成果达到了国际国内先进水平,获得了中国施工企业管理协会、中国公路学会、广东省市政行业协会等权威组织机构颁发的多个奖项。如今,谭啸峰带领团队依旧在地下掘进事业中探索创新。

【责任编辑:家正】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