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发布  >  人物·文化  >  人物风采 > 正文
汪正军:专啃“硬骨头”的风电技术专家

文章来源: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发布时间:2021-03-19

他长期扎根一线,从事科研攻关;他以创新为使命,一路披荆斩棘;他说,幸福源自对技术的热爱,对岗位的坚守,对国家的贡献。他就是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的国家能源集团所属国电联合动力技术有限公司电气及并网设计所所长汪正军。

“匠心”做科研  填补特殊机型设计空白

自2011年博士毕业进入联合动力工作以来,汪正军一直从事风电机组电气系统设计及风电机组并网工作。为了掌握风电机组的第一手资料,汪正军长期坚持深入风电机组的现场并网调试一线,可谓“上山下海”。

联合动力的风电机组塔筒一般高90米,每次攀爬相当于登上30层楼。7年间,他爬遍了联合动力1.5MW至6MW全系列共计16种机型,从世界最高的西藏那曲海拔4700米的超高海拔机组到位于山东的海上机组,都留下他的足迹。

“爬风机”成为一名电气设计工程师的家常便饭,“从事科研工作,就要实打实的干,不能偷懒”,汪正军说:“只有在现场的实践中不断学习、反复试验得到的结果,才是我不断研究的方向,不能纸上谈兵。”

凭借这股子钻劲和韧劲,汪正军从一名电气设计工程师成长为公司上下一致认可的电气及并网设计技术专家,带领团队主攻风电的特殊环境适应性,填补多项特殊机型的设计空白,获得国家授权发明专利22项、实用新型专利50项,其中以第一发明人授权发明专利9项、实用新型专利10项。他牵头完成了2MWUP115和UP121超低风速机型以及1.5MWUP96西藏那曲4700米超高海拔机型的电气系统设计和现场并网调试,拓展了集团公司低风速区域的风资源开发能力,实现了西藏地区风电零的突破;他和他的团队融合风电设计的经验,在晃动的海上平台上,通过理论仿真分析、观察潮流波动状态、测量平台船体晃动频率、优化策略数据验证分析等方法,解决了转速波动等问题,仅用5天完成了原计划一个月的并网调试,攻克了我国首台运用电动变桨的300kW潮流能发电机组并网技术。

专啃“硬骨头”  让中国并网标准“走出去”

“并网啦!并网啦!并网啦!”一次次成功并网的欢呼瞬间,被汪正军珍藏在心中。因为这一次次成功背后的酸甜苦辣都令人难忘,特别是龙源南非德阿风电场项目。

龙源南非德阿风电场项目是我国在海外最大的风电项目,也是我国在非洲第一个集投资、建设、运营为一体的风电项目,实现了国家能源集团风电项目开发与自主制造风电设备的联合“走出去”。

在项目执行过程中,并网是一块难啃的“硬骨头”。南非国家电网新能源并网标准是世界最严苛的并网导则之一。南非其他同期风电项目都是经历多次现场测试和延期豁免才能并网。

在无经验可借鉴的情况下,汪正军带领技术团队针对122页的南非国家新能源并网导则、226条并网要求,逐页研读、逐条攻关。针对电网故障穿越恢复要求快、调频调压精度要求高、无功容量要求大等要求,汪正军和他的技术团队群策群力、大胆创新,不断的通过硬件在环仿真和现场工况模拟测试,对仿真及控制策略进行验证。最终确保南非项目32个仿真工况、7种调度状态现场测试均一次性通过南非电网公司的验收,突破了风电机组及风电场并网控制策略的仿真设计能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汪正军和他的团队让中国并网标准“走出去”。

当然,对未知领域不断探索的过程中也有彷徨的时候。汪正军曾说:“有时候遇到难题,连续一、两周想不到解决办法”。不过,他总能很快调整过来。在他看来,专注和担当是科技工作者必备的能力,“科研是一个积累的过程,要不断地学习、创新。”

师徒“传帮带” 不断为创新注入新活力

汪正军不但严于律己,潜心科研,还弘扬师徒“传帮带”精神,利用丰富的工作经验、专业知识,培养了一批青年技术骨干,将个人的创新能力转化为团队整体创新实力的提升。

汪正军在科研上的“三观”在部门里无人不知:公大于私的公司利益观,技术问题分析时的因果逻辑观,处理问题时以结果为导向的责任观。

新员工入职,汪正军都会按照部门的新员工入职流程,对新员工进行专业知识架构培训,因材施教安排工作。新员工入职时往往对风电不太了解,汪正军就制定详细的学习和实践计划,在学习过程中及时解答其疑惑。在他的培养下,新员工在3个月后就可独立承担电气部件测试工作。

像汪正军这样的开路先锋正在国电科环这片沃土上不断历练成长,为中国的风电装备“走出去”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

【责任编辑:家正】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