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劳模郑志明:“技术大拿”的亮眼成绩单
全国劳模郑志明:“技术大拿”的亮眼成绩单
文章来源:广西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发布时间:2020-12-07
11月24日,2020年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郑志明作为广西获奖者代表上台接受“国字号”荣誉。不仅如此,11月20日,郑志明家庭还在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上被评为第二届全国文明家庭。
作为一名“70后”,在一众劳模代表中他算年纪轻的,但在工匠这一职业中,他已奉献23年,从一个普通的钳工成长为国家级技能大师、大国工匠。23年来,他参与设计并实施完成的创新项目获得过6项广西重工业先进工艺工装成果、优秀设备改造成果一等奖,6项广西重工业先进工艺工装成果、优秀设备改造成果二等奖,及3项广西重工业先进工艺工装成果、优秀设备改造成果三等奖等。已先后荣获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国家级技能大师、广西工匠、广西勤廉先进个人、广西劳动模范、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第十六届全国职工职业道德建设标兵等荣誉称号。
他还带领团队共同推动企业智能制造发展,自主研制完成工艺装备515项,交付使用工艺、工程装备1236台(套)。他参与设计制造的涂装、焊接、装配等各类先进的自动化生产线达10多条,为企业创造直接经济效益6002.95万元。由他自主设计制造的各种工艺装备每年可为公司节省采购成本高达1000多万元,减少生产操作岗位209个,节约人工成本1000多万元,为所在企业广西汽车集团的发展创造了巨大的经济价值。
扎根生产一线 苦练技能成就一手绝活
进厂之初,郑志明从钳工学徒干起,每天总是最早到车间,最后一个下班。他虚心好学,刻苦练就了“三到”的本领——眼到手到心到。活干完了,他总要比别人多花点时间来总结得失;问题解决了,他还要花些时间反复寻找是否还有别的方法,能不能比上回干得更好……钳工技能在日复一日的积累中变得炉火纯青。除钳工技能外,他还成为全公司集车、刨、焊、铣工等技能于一身的全能型专家,并练了一手绝活:手工锉削平面,可将零件尺寸控制在0.005mm以内;手工划线钻孔,孔的位置度误差能控制在0.05mm以内,创造了国内同工种的最高水平。他也因此成为大家眼中“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的大能人。
公司生产的大批量汽车后桥总成在装车时出现嗓音大等问题,当时连请来的德国老专家也束手无策。郑志明接到这块“硬骨头”后,潜心钻研,通过上无数次反复模拟试验,找到了减速器问题所在,专门设计制造出减速器噪音检测设备,最后成功解决了一批后桥总成装车后出现噪音过大问题,为公司挽回50多万的经济损失,减速器噪音由3%降低至0.007%以下,这让德国专家对中国工人竖起了大拇指。
勇于创新 自主设计制造自动化生产线
时代在快速变革之中,新的技术更是一日千里。郑志明善于学习,不惧挑战。在对工艺及设备进行改造过程中,他发现公司花大价钱采购来的不少先进设备虽然“高大上”,但在实用性上差了一截,一点不接公司“低成本”生产的“地气”。
我们能不能自己来设计制造这些“洋设备”?当这个“胆大妄为”的念头从郑志明脑子里猛地蹦了出来,连他自己也吓了一跳。因为在当时,特别是机器编程、控制技术,对大家来说,都是从未涉足的全新技术领域。
从修设备到设计制造设备,从机械制造到机器人工作站自主设计制造,隔行如隔山,要实现这个在别人眼中根本实现不了目标,郑志明付出了比常人难以想象的努力。他带领“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成员业余时间瞄准新技术前沿,从机器人编程、控制技术学起,再到机器人设计制造,他带头苦学,不懂就问,四处向人请教。他经常彻夜不眠,硬是啃下了《机器人编程》等十几种书籍,成为自动化技术方面半个专家。
在他的带动下,“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这支50多人的团队,分工合作,埋头苦干,终于设计制造出第一台机械人工作台。投入使用后,性能一点不比那些“洋设备”差。此后郑志明更是凡事都精益求精,追求卓越,带领“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各种先进的工艺装备与自动化生产线。广西汽车集团竟能自主设计制造出各种先进的智能化工艺装备与自动化生产线,这在全国同类型汽车生产制造企业中还是第一家。前来参观的客人无不赞叹。
郑志明带领“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自主设计制造各种先进的工艺装备与自动化生产线,不仅成本低,生产特别接“地气”,技术上在广西处于领先,有的还达到国内焊接设备先进水平,一线操作员工都赞不绝口:郑师傅造的就是比公司采购来的好使,还省时省力……2019年,郑志明“工作室”又开始为广西区内企业设计制造先进生产线及机器人工作站,为广西工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联动校企 为企业社会培养高精尖实用型人才
郑志明不仅自己本领高强,还培养了一支“超一流“团队。他悉心教授徒弟们,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独门秘笈”传给他们,先后带出高级技工、技师、高级技师、公司特聘专家等近20人。徒弟们不公传承了他身上敢于创新,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也同样带出了更多的高技能人才。
郑志明以工作室作为平台,每年免费输出200多课时,为公司更多的技能人才传经送宝,培养了一大批创新型人才,满足了公司发展对技能人才的增长需求。2018、2019两年,他的徒弟及工作室成员在市级以上技能大赛中屡屡获奖,有25人获得技能大赛名次,其中14人次获得省部级技能大赛名次,5人次获得国家级技能大赛名次。
独木不成林,一花不是春。在为公司培养人才的同时,郑志明把目光投向社会这个大舞台,他先后跟广西柳州、南宁、崇左等地十多家城职院、技术学院(校)横向“校企联合”,工作室每年不仅接待大量在校生,他和工作室成员还走进各个学校,给数千在校学生传经送宝。师生们都说他的课通俗易懂,让人学到许多课堂上学不到的专业技能。为广西工业发展培养了更多实用型的人才。
勇于担当 甘当企业抗疫生产幕后英雄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上汽通用五菱公司向社会承诺转产口罩生产,以日产量200万只的速度,缓解疫情期间口罩“一罩难求”的现状。随后又宣布制造口罩机,全面提升口罩生产制造的能力和生产速度。2月14日,郑志明接到上汽通用五菱求援:口罩生产线缺出料组件,无法正常运转。他二话不说,立马安排10多名员工紧急生产06出料组件。因疫情原因,刚开始生产就遇到材料供应商不上班,一时采购不到铝合金材料,郑志明就一家家打电话,一家家亲自登门,恳请供应商支援抗疫,最终以真诚打动了供应商,解决了铝合金材料问题。
材料问题解决后,郑志明每天早早来到车间,带领团队没日没夜地奋战,一共完成了14套共7条口罩生产线的出料组件。郑志明本人车、铣、钳、焊工什么活都干,加班加点,每天都工作到晚上10点以后。一天十几个时干下来,有时累得直不腰。郑志明和他的团队在幕后的辛勤努力终于取得巨大成效:确保上汽通用五菱公司以3天的速度生产出第一批口罩,以76小时的纪录生产出口罩机。以实际行动为广西抗击疫情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郑志明虽是一名产业技术工人,但他时刻把个人的事业同社会发展血脉相连,他牢牢扎根生产一线,在平凡的岗位上为企业和社会创造了巨大的财富。“作为一名劳模,未来我依旧要把自己的发展融入到国家发展中。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进一步发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为中国制造高质量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郑志明说。
【责任编辑:家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