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发布  >  人物·文化  >  人物风采 > 正文
【脱贫攻坚 扶贫人物】杨永林:藏族干部的彝乡情

文章来源: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发布时间:2020-10-20

杨永林,2017年12月,被国家能源集团四川能源公司选派到凉山州布拖县觉撒乡挂职党委副书记,兼任觉撒乡综合帮扶工作队队长,负责统筹协调觉撒乡脱贫攻坚工作,包点觉撒乡博作村。   

凉山彝族自治州布拖县作为典型的“三区三州”国家级深度贫困县,而贫困发生率高达45%的布拖县觉撒乡是脱贫攻坚“最硬的骨头”。   

摸清家底 精准施策   

“只有多接地气,工作才有底气;只有掌握乡情民意,才能找出发展的出路,精准帮扶才能帮到点上,才能啃下这块硬骨头。”   

为了找到全乡的脱贫思路,杨永林一头扎进村里,下田间,走地头,访农户,拉家常,了解全乡的实情,全覆盖走访全乡832户农户。

杨永林(中)入户征询种植养殖需求

杨永林是藏族,和彝族群众一样能歌善舞。他把自己喜欢唱歌的爱好发挥出来。每到村里走访,看到村民围坐一起时,他主动与村民“搭讪”,用很不标准的彝语说:“吉莫吉西!你们可以教我彝语吗?教我三句,我给大家唱一首歌。”一来二去,老百姓都喜欢上了这位扶贫干部。   

通过反复走访、调查,杨永林摸清了“家底”,觉撒乡自然条件较差,基础设施薄弱,群众生产生活低,属半农半牧乡镇,牧业以黑牛、黑山羊为主,农业主产马铃薯、荞麦、燕麦。他深深体会到工作难度大,但既然来了,就要干好。   

针对摸清的“家底”,杨永林重点围绕彝区独有的致贫原因,按照“四治并举”的精准扶贫思路,瞄准“两不愁三保障”和“四个好”目标,制定实施治愚、治病、治毒、治超生“四治并举”帮扶行动计划,实施教育、产业、智志双扶、党建、文化等一系列帮扶组合拳,通过近几年来的不懈努力,成效显著。针对觉撒乡教育基础设施薄弱、教育落后问题、入学率低、辍学率高的情况,通过他积极汇报和推动,利用国家能源集团帮扶资金在觉撒乡新建2所幼儿园、改建2个幼教点,乡幼儿入园率达到100%,解决了近400名幼儿入学和“学前学普”问题,从源头上阻断了贫困代际传递;抓好生育秩序整治、防艾攻坚及全面禁毒工作,对全乡人员实行分类管理,将重点管控人群指标分解到每个干部头上,采取“人盯人”办法进行管控,经过多年努力,全乡超生率显著下降,所有HIV感染者均接受了抗病毒治疗与检测。   

最令杨永林骄傲的是,他通过创新扶贫,首创了建设美丽新村、建设脱贫攻坚陈列室、推行红白喜事新办3个扶贫经典案例。   

为切实推动帮扶成效,体现“扶真贫、真扶贫”成果,杨永林积极协调国家能源集团200万元帮扶资金,紧紧围绕“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的基本思路,在博作村落地建设了“博作幸福美丽新村”。带动新农村建设提栏升级,从而推动加快形成了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成为布拖县新村建设标杆。

为记录脱贫攻坚成效,弘扬传统民族文化,助力脱贫攻坚,杨永林策划和设计,走村入户了解村发展进程,访问当地“德古”,收集彝族文化物件,在博作村建立了布拖县第一个脱贫攻坚陈列室,史馆不仅挖掘、整理和传承了民风民俗,也有效记录了脱贫攻坚工作进程和集团帮扶工作成效,得到布拖县委认可并在全县190个村推广“一村一特色”脱贫攻坚陈列室。

在觉撒乡主导推行了红白事新办简办(核心是少杀牛、少发坨坨肉、由席地而坐改为吃桌餐)受到县里高度肯定并作为示范推广。   

因地制宜 发展特色产业   

四嘎博作是博作村原名,彝语的含义是漫山遍野的李子树,这里适宜李子树生长,能否在这里引进一些市场紧俏的李子树品种,带动村民脱贫?很快,这种想法被写进博作村脱贫规划中,落实在行动上,博作村迎来了“幸福果”。   

杨永林在博作村调研时发现,这里的气候和水土和自己家乡相似,家乡的茵红李近年来市场非常好,如在这里试种成功的话,这个产业对彝族同胞脱贫会有很大帮助。

杨永林(右)动员贫困户养殖

为促进贫困地区区域经济发展和贫困农民精准脱贫,充分发挥产业扶持脱贫的“造血”功能和基础性作用,杨永林邀请种植专家到觉撒乡实地考察,采土取样化验,收集布拖县气象和水文资料,确定适宜试种茵红李后,2017年春,杨永林自掏腰包1.8万元,从汶川引进130株茵红李树苗进行试栽种。   

试种树苗成活率非常高,并于2019年成功大量挂果,坚定了挂职干部们在博作村进行规模化种植李树的思路,并编制完成《布拖县觉撒乡博作村“茵红李”种植可行性研究报告》,向布拖县汇报,争取规模化种植“茵红李”,推动发展特色果树种植产业和乡村旅游产业,从而带动全村贫困群众增收致富,实现脱贫奔小康。   

2019年底,布拖县批准博作村种植200亩茵红李树,由县林草局配套30万元涉农资金开展项目实施。

2020年3月8日,12000株李树苗运抵博作村开始栽种,3天内完成了全部树苗栽种。  

为防止牛羊啃食、践踏树苗,保障树苗成活率,四川能源公司挂职干部说服村“两委”干部从村集体经济中挤出近万元资金购买铁丝围栏,组织护林员等公益性岗位人员打木桩安设围栏,护住这襁褓中的“摇钱树”。   

四川能源公司挂职博作村第一书记罗洪说:“栽种的200亩李树苗为2年生苗,2年后将会达到盛果期,从试种的效果来看,预计单株产量可达到10公斤至15公斤,保守估计,每年可增收60万元。”   

除此之外,杨永林加快推进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与适度规模的家庭牧场并举,集体经济发展与能人带头大户示范并重,在全县率先实现牛、猪、羊、鸡、鱼专业户养殖全覆盖。并积极协调和对接四川能源公司加大对布拖县农特产品“以购代捐”活动力度,帮助销售前端农产品131.2万元,解决了贫困户农产品销售难和农民与市场对接“最后一公里”的难题。   

抗击疫情 实现全面脱贫   

2020年春节期间,杨永林正在家调休,接到布拖县委组织部紧急通知后,立即汇报公司领导,提前结束假期。返岗恰逢冰雪天气、公共交通不变的严峻情形下,他自驾车600多公里返回布拖县觉撒乡与当地干部共商防控方案及措施,筑起一道疫情防控的“防火墙”。

杨永林(左二)进村宣讲疫情防控

一个多月的时间里,他既是指挥员,又是战斗员,每天天不亮就组织帮扶干部到几里外的村庄路口开展外出务工人员返乡排查,全乡设置疫情防控点有4个,每个点相隔近10里远。每个点要巡回蹲点,还要带领干部入户开展卫生整治、杀菌消毒、防控宣传等工作,根本来不及回乡里到食堂吃午饭,他每天都在防控点上吃盒饭、啃干粮,深夜回到办公室还要汇总排查数据。   

在杨永林的带领下,全乡开展疫情防控两轮排查共计3359人,排查出在外务工人员283人,务工返乡人员74人,累计实施居家隔离14人,已解除隔离14人。开展疫情防控工作以来,全乡延迟婚事3起,简办丧事1起,阻止赶场4场。全乡未出现发热、咳嗽等异常情况,防控取得显著成效。   

“疫情防控刻不容缓、脱贫攻坚绝不能误。”   

2020年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是党中央向全国人民作出的郑重承诺。全乡还有95户共计484人未脱贫,剩余脱贫攻坚任务艰巨,加之新冠肺炎疫情带来新的挑战,想要顺利推进全乡脱贫攻坚各项工作,杨永林深知肩上的责任有多大、担子有多重。   

与时间赛跑,同疫情较量。凭借着“思路清、眼耳灵、手脚勤”的工作干劲,逐一梳理了全乡2020年脱贫攻坚收官重点工作任务清单,制定全乡95户贫困户脱贫办法和管理机制,确保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工作“同部署、齐推进”。   

疫情期间,全乡包括新建卫生院项目、中心校续建项目、64户安全住房建设项目、64户安全饮水和生活用电项目以及国家能源集团捐建的博作村通村公路等在内的16个项目,受疫情影响未能按时复工开工。   

“麻烦你尽快组织施工人员进场嘛,我们乡上给你安排统一隔离的地方。”

“谢谢老板,如果再不复工,我们今年的脱贫任务就无法完成,拜托了。” 

在杨永林的办公室,随时都会听到他与施工单位负责人通话的声音,通过杨永林的积极沟通协调,全乡新建、续建项目现已全部开工、复工,为布拖县2020年脱贫攻坚收官“摘帽”打下了坚实基础。

“感谢杨书记,在疫情期间为我们协调就近打工,增加我们的收入,卡沙沙,卡沙沙(谢谢)”布拖县觉撒乡博作村的村民激动地说。 

觉撒乡每年外出务工近700人,外出务工是大部分贫困家庭的主要收入来源。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大量工厂延期复工,村民们不能外出务工、减少了收入,杨永林想方设法让有劳动力的贫困群众收入不减,在最短的时间内统计了近300名村民的务工需求情况,积极联系了本乡8个施工工地,经过充分沟通协调,安排村民参与本乡施工项目,确保了特殊时期贫困家庭收入不减。   

为了脱贫攻坚,为了农民增收,杨永林在扶贫路上一刻也没有停歇。在得知县里有贫困户种植养殖补助政策后,他马上细致入微地做贫困户的思想工作,动员他们开展种植养殖产业,并承诺帮助他们寻找销售渠道。最终,杨永林落实了300余户的种植养殖需求,为贫困户增收再添新途径,坚决杜绝贫困群众“因疫致贫”“因疫返贫”的现象。   

通过一系列举措,觉撒乡在新时代脱贫攻坚战中发生了历史巨变,2017年马依包已退出贫困村,2018年退出博作村和老尔村,贫困发生率降至13.3%。补基村计划2020年退出。杨永林包点的觉撒乡博作村,2019年在全县190个村级年度考核中名列第一,高标准退出贫困村行列。

 

点击图片 查看专题

【责任编辑:家正】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