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发布  >  人物·文化  >  人物风采 > 正文
“风云”人物孙家栋

文章来源: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发布时间:2020-10-12

2020年是风云卫星气象事业发展50周年。

50年来,在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关怀下,气象和航天科技工作者不断攻坚克难、求实进取,我国风云卫星气象事业从零起步、发展迅速、成绩瞩目。

迄今,我国已成功发射17颗风云系列气象卫星,目前7颗在轨运行。

作为世界气象组织全球业务应用气象卫星序列成员、空间与重大灾害国际宪章值班卫星,风云卫星正在为全球用户提供不可替代的气象观测服务。

风云卫星事业的飞速发展,离不开一代代航天科技工作者的上下求索和创新拼搏。

今天,带您走近一位“风云”人物,他就是“共和国勋章”“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高级技术顾问、风云二号气象卫星工程总设计师孙家栋院士。

嫦娥、北斗、风云、资源……作为我国航天工程的“总总师”,“共和国勋章”“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高级技术顾问、风云二号气象卫星工程总设计师孙家栋院士点亮满天繁星。

晚年,孙家栋说过一句话,“我一生做过多个卫星总师,风云二号最让我难忘。”

从着手启动风云二号气象卫星工程到风云二号气象卫星系列最后一星发射,孙家栋相伴“风云”40余年。

2018年,风云二号气象卫星系列最后一颗卫星发射时,89岁的孙家栋出现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

有人问他,何必事必躬亲?

他说:“我是风云二号的工程总师,应当到一线来。并非我个人如此,每个航天人都是如此,只要到了特定时间,就要出现在特定的岗位上。”

“风云”研制过程并不顺利

1988年9月4日,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我国第一颗风云气象卫星——风云一号A星发射前夕,孙家栋专程为进发射场的试验队员作动员。而与“风云”的缘分,源于风云二号工程。

上世纪70年代,我国实施以东方红三号、风云二号、资源一号为代表的第二代应用卫星工程。孙家栋分别被任命为这三项工程的总设计师,从此与“风云”结下了深厚的缘分。

“我国的气象卫星是根据气象服务的需求一步一步发展的。一开始,气象服务要求相对较低,我国制定了先发展低轨气象卫星风云一号的规划。之后,我们又有了高轨道的静止轨道气象卫星风云二号,形成低轨全球观测和高轨局部观测相结合的气象卫星体系。”孙家栋回忆说。

1986年3月,国务院正式批准风云二号地球静止轨道气象卫星研制任务,该工程被列入航天重点工程。

风云二号卫星是我国自主研制的第一代地球静止轨道气象卫星,成功后,使我国成为第三个同时拥有太阳同步轨道和地球静止轨道气象卫星的国家。

“当时技术水平有限,条件比较艰苦,困难重重。”孙家栋说。

如何让风云二号卫星在尽快成型的同时也具有优良的功效?

当时的研制队伍决定一方面继承我国东方红二号卫星部分成熟技术,另一方面大胆采用多项国际先进技术,以进一步提高卫星的技术性能。

风云二号卫星研制过程并不顺利。1994年,我国第一颗地球静止轨道气象卫星风云二号01星在发射前测试的过程中发生意外。3年后,1997年6月10日,我国成功发射了风云二号A星。但在运行3个月左右的时间后,开始出现故障。

“上天之后便暴露出一些问题。”孙家栋说。

比如,太阳光照射镜头时,卫星云图成像不是很清晰。即便如此,风云二号A星意义重大。它标志着中国气象卫星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中国成为了世界上第三个同时拥有极轨气象卫星和静止轨道气象卫星的国家。

颗颗卫星,如其爱子。他送最后一个孩子离开。

“风云二号”第一个孩子并不茁壮,每每想起来,“老父亲”孙家栋心痛不已。

“我做过很多型号的总师,但做风云二号气象卫星工程总师让我感受最深。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向前发展,才有了今天的成绩。”孙家栋不止一个场合这样表示过。

“风云二号”出师不利,一直到2004年,风云二号C星成功定点,成为当时国内应用最为广泛的业务星。随后,从风云二号C星到最后一颗H星,“风云二号”步步推进、顺风顺水。如今,长期稳定运行的风云二号卫星服务国民经济,造福万千百姓。

即便手头工作繁忙,孙家栋对“风云二号”的关爱却从未减少。

2018年6月5日,“风云二号”最后一颗卫星——H星即将发射。已经89岁高龄的孙家栋来到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这个他为之奋斗了大半辈子的航天发射场,见证“风云二号”的收官之战。

从40年前着手论证风云二号工程,到如今最后一颗卫星发射,孙家栋见证了“风云二号”8颗卫星从零件到整星、从地面到天上的每一步。

颗颗卫星,如其爱子。如今,他要送最后一个孩子离开。

发射在夜里进行。位于大凉山深处的卫星发射场鸟鸣蛙唱,仿佛在热情地欢迎这位“风云”老总回家。

1997年到2018年,从首星到末星,虽然“风云”老总的头发白了太多、身子也佝偻了起来,但他的目光依旧坚定。

孙家栋目不转睛地盯着眼前的发射场景。

这天夜里,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升腾的尾焰划破了大凉山夜空,火箭托举着风云二号H星飞向深邃又无尽的黑夜。孙家栋看着眼前的画面,熟悉而亲切。

40年转瞬即逝,往事却历历在目,如同电影一样在这位耄耋老人的脑海中闪现。

从失败到成功、从泪水到欢笑,风云二号气象卫星的研制历程是中国航天事业的缩影,又何尝不是其他和孙家栋一样的中国航天事业开拓者们的人生写照呢?

未来放心让年轻人去做

晚年的孙家栋,依然心系风云卫星事业。

“对于我来说,每天晚上7点30分,准时打开CCTV1,就能知道明天是晴天还是下雨。”让孙家栋开心的事,是“风云卫星为天气预报提供支撑,每个人都有感受”。

孙家栋常常挂在嘴边的例子是,1987年大兴安岭发生重大森林火灾,是气象部门通过气象卫星遥感图像最先发现的,而在随后的灭火过程中,风云系列气象卫星提供风的动向以及火势监测等,对灭火起到了巨大作用。

在台风预测方面,以前没有卫星的时候,台风天气几乎没法预报,快上岸了才能报出来。有了气象卫星以后,起码三五天以前,甚至更早一点就把台风动向报出来,对减小台风灾害的影响有重要作用。

谈及风云卫星,孙家栋常常说:“风云系列卫星的出现,改变了人们的工作和生活。”

孙家栋始终坚持一个观点:风云卫星不是科研卫星,而是应用卫星,要为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服务。作为应用卫星,就要确保质量,稳定运行,不能今天卫星云图可以顺利接收使用,过两天又不能工作或者达不到质量要求。

同时,它要能够长期运行,因此要不断研制它的接替者。“就好像城市的自来水系统,要长期供应,不能间断。”

当看到风云一号、风云二号气象卫星的“升级版”——风云三号、风云四号卫星上天后,孙家栋很激动——新一代的航天人不负众望,实现了静止气象卫星和极轨气象卫星的升级换代,中国气象卫星事业后继有人、前路可期。

未来的风云五号、风云六号气象卫星靠年轻人去搞,孙家栋是放心的。

对于风云卫星后续发展,孙家栋未雨绸缪,即便在晚年退休后,依然未停止思考——卫星研制前期,要进行大量开发工作,做好技术储备;卫星上天后,要做到管好用好,扩大应用范围;同时,要组织力量,编制未来气象卫星的发展规划——他细心地想到了每一步。

他说,我国气象卫星及气象应用整个体系完全是依靠自主创新发展起来的,做到了自主可控,不受制于人。“科学创新过程中遭遇曲折是必然的,但是遇到曲折以后,要下决心克服,总结经验,不断地前进,这是最重要的。”孙家栋叮嘱年轻人。

始终把自己看作一名普通的航天人

说起中国航天,他说,中国航天事业取得今天的成就,依靠的不是一个人,也不是单纯一个集体,而是在党中央的关怀下,在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下,尤其是在航天人和航天产品用户的大力协同、无私奉献下才取得的。

每次被授予奖励,孙家栋领奖时的第一句话总是“我怀着非常不安的心情,来代表大家接受这一项荣誉”。

在任何场合,他不厌其烦地重复着这样的话:“我作为一名有着几十年工作经历的航天人,只是其中普通的一员。”

谈及风云二号卫星研制过程中的坎坷和成绩,他把功劳归于国家、集体和大家。他说,能够坚持到最后,既离不开国家的支持,也离不开研制部门和用户部门的理解、大力协同。

他记得为风云二号卫星流过汗的每一群人:航天科技集团八院负责总体研制卫星,与五院配合研发卫星平台;航天单位与中国科学院共同努力,攻克卫星和载荷研制的难关;气象部门作为主要用户,在有不同声音的情况下,全力支持我国自主气象卫星的研发。

“风云二号经过几代人几十年的共同奋斗才取得今天的成果,其中依靠航天精神凝聚起来的大力协同效应,是中国航天取得辉煌成就极为重要的智慧来源,这种千千万万人共同奋斗的精神值得发扬。”他说。

2018年11月30日,在风云二号H星正式交付仪式上,中国气象局、国防科工局共同向孙家栋颁发了“风云气象卫星事业终身成就奖”。

颁奖词这样写道:

你是风云的总师,

亲赴一线定要留下足迹;

你是国家的栋梁,

满天星斗刻下您的传奇;

40余年的携手并进,

从预研到稳定运行;

半个世纪的风雨历程,

书写堪称典范的航天缘、气象情;

谢谢您,孙老总!

以国为家矢志牧群星,

硕果积栋助梦谱风云。

一袭旧衣,一双布鞋,一根抚摸得滑溜溜的黄木拐杖,年近90的孙家栋颤颤巍巍地走上领奖台。

这个质朴的老头,双手接过了荣誉证书,小心翼翼,像接手“风云”的第一天。

【责任编辑:家正】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