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中国化工集团有限公司 发布时间:2020-07-06
俗话说:养鸡难,卖鸡更难,培养一只名牌鸡则是难上加难。这一年多来,李书记用自己的亲身经历验证了这句话。
李书记全名李兴宏,2018年年末起担任中国化工对口帮扶县古浪西靖镇感恩新村驻村第一书记。古浪黄花滩移民新村一共有12个村,为了实现脱贫摘帽的目标,各个村一面跟着县里统一行动,一面八仙过海、各显其能。上任伊始,李书记一番调研,反复盘算,几经商量,决定还是养鸡。一来周期短,见效快,二来村民不那么陌生,相比牛羊等大型家畜,多少有点经验。
沙漠里溜达的鸡
依托成熟的渠道,2019年年初,感恩新村进了2万只鸡苗,准备发给227户养殖,包括136户建档立卡的“贫困户”,72户“监测户”,14户“边缘户”。规划得挺好,没成想鸡苗都送上门了,农户积极性却不高。大家心里自有一笔账:一只鸡,鸡苗10元,由镇上出钱;4个月出栏,平均每只光饲料费就要70-80元;100-200只鸡,总要夭折个把;检疫防疫费也是要的;这还不算人工。算来算去,不比领救济款和外出打工划算。
李书记挨家挨户做工作,尤其是那些守着老人孩子无法外出的人家。他说同样的日子,天上掉下来的和自己奋斗来的,总归不一样。为了让大家养得踏实,村里还给每只鸡上了保险,并且承诺全力助销。现成的鸡苗,现成的鸡舍,一些人便领了鸡苗回家。但另一些人就是觉得麻烦,不愿意养。李兴宏便和镇政府商量,在村子边上圈了40亩地,搭起鸡舍、草棚。农户认领鸡苗,以认股的方式加入,由村里统一喂养。养鸡合作社应运而生,一些村民开始在这里打工,喂水喂食,清理打扫。
感恩新村的养鸡事业就这样摇摇晃晃地起步了。小鸡们也蹒跚着长大,在沙漠里自由自在地漫步、溜达,由此得名“溜达鸡”。看着鸡们一天天健康成长,李兴宏松了口气,同时加紧寻找买家。
被岁月蹉跎的鸡
4个月一晃而过,李兴宏和村里、镇上的干部一通忙乎,2万只鸡尚有一多半没有出路。在春天的暖风里,他着实上火了。四月底,他给集团公司打了报告,请求支援。
此时,鸡已经完全成熟,每只5-6斤重。眼见着它们一天比一天大,李书记一天比一天愁。要知道,4个月的出栏期一到,每过一天,每只鸡就要亏损四、五角钱;更要命的是,随着气温升高,鸡容易死掉。一晃儿又是十几天,鸡的体重已经飙到了八、九斤,李兴宏的血压也飙起来了。
5月中旬,集团领导到古浪调研,看着眼前壮硕无比的鸡,立马拍板解决。1万5千只鸡当即有了着落,整个感恩新村和西靖镇都如释重负。李兴宏更是松了一口气,几个月来他觉得自己怀里一直抱着一只鸡,鸡越来越大,眼看抱不动了,如今终于把它放下了。
李书记很快拉起一支400多人的队伍,他们一半由镇干部、村干部和村民组成,一半是临时雇来的。为了表示对李书记和感恩新村的支持,西靖镇当值的镇领导也加入了这一劳动大军。在一个临时租用的加工厂,众人组成了一条分工缜密的人工流水线:抓鸡、宰杀、拔毛、开膛、膛毛、消杀、包装、冷冻……在李兴宏的记忆里,如此波澜壮阔的劳动场面此生他只经历过两次,一次是早年在农村集体割麦子,一次就是眼前这场关于鸡的行动。
400多人两班倒,11天11夜加工处理了15000只鸡。为了保证质量,李兴宏昼夜坚守在现场,最初的七天七夜几乎没合眼。当满载着“溜达鸡”的冷藏车驶出古浪时,他几乎想不起人生还有哪个时刻能比这一刻更快乐。
很快,一波又一波的反馈从北京抵达古浪:太大了!太大了!太大了!吃也吃不完,放也放不下!有人说这是他们此生见过的最大的鸡,李兴宏知道这话不算夸张,可心里也有点委屈:若不是被岁月蹉跎了,哪个愿意这样呢?
整装待发的鸡
年中,在西靖镇政府的统筹下,感恩新村的养鸡事业再扩大,抓了一批新的鸡苗。养鸡场扩大到70亩,修建了基础设施,鸡场员工增加到20多人,并和肉联厂合作,委托他们宰杀加工。总算没白忙,鸡长得不错,中秋节和春节前夕,除中国化工系统内部消化,“溜达鸡”还在西北各地收获了不错的战绩。
年底,西靖镇所有的合作社和扶贫车间汇聚在镇广场,举行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分红”大会。300万现金堆积如山,闪耀着人们的眼睛。如此“土豪”,是想用真金白银“刺激”大家:劳动创造收获,多劳才能多得。
赚的钱除分红外,合作社还添置了孵化装置并成功孵化出鸡苗,品质和成活率都相当令人满意。为了保证后期加工的品质,西靖镇政府又投资建设了加工生产线,40多个村民成了这里的员工。除原有的肉鸡,李书记又补充了蛋鸡和肉质更为鲜嫩、个头也适中的柴鸡,以更好地满足市场的需求。
一切置办得妥妥的,不想造化弄人,疫情突如其来,“溜达鸡”们被耽搁在一眼望不到头的沙漠,重蹈被蹉跎的命运!小半年过去了,沙漠里已经汇聚了老中青三代“溜达鸡”,十万大军浩浩荡荡。看着漫山遍野的鸡影,听着高亢嘹亮的鸡鸣,李书记哪里是愁,分明是焦虑!是抑郁!
眼下,大部分“溜达鸡”刚出栏,个头和肉质恰到好处。年华正好的它们已整装待发,期待着大家出手相救!
展翅欲飞的鸡
“溜达鸡”是健康的、快乐的、幸福的,从一开始它们就被定位为“生态鸡”,吃喝住行甚是讲究。吃的是“五谷杂粮”,由豆类、小麦、玉米等粮食精细加工而成,辅之以枸杞、沙棘、草籽和各种小虫;喝的是来自祁连山脚下的天然之水。广袤的沙漠是它们的栖息之地,在这里,它们自由地奔跑、跳跃、追逐,甚至飞翔,练就了发达的筋骨和紧致的肌肉,由此带来美味的口感;在这里,它们沐浴着充足的阳光和清新的空气,发展了健康的身心,因此具有丰富的营养。每天,防疫人员会按时上门,检查它们的身体和环境是否无恙,喂养人员会根据它们食量的变化随时补充营养剂或促进消化的果子。总之,它们已经具备了一只上好的鸡所应具有的一切内在素质。
不止于此,作为一只追求进步的鸡,“溜达鸡”已经完成了从农产品到农商品的初步蜕变,考取了种种证书,有了在大市场安身立命的资本。它们还有了一个响当当的名字:“八步沙溜达鸡”,当然,这绝不意味着它们就可以像脚下的这片土地那般赫赫有名。要想内外兼修、声名在外,它们还需要磨砺。
背着二维码的鸡
在中国化工扶贫团队和电商团队的精心打造下,“溜达鸡”从八步沙出发,一路溜达,来到了网上。现在,它们在虚拟空间有了一个新家:原味古浪商城。这里有它的左邻右舍,有它的乡里乡亲,它们一个个都捯饬得漂漂亮亮的,看上去既熟悉又陌生。
溜达鸡开始在一个个圈里、一个个群里溜达,很快成了中国化工的“网红”。它身上还背着一个二维码,喜欢它的人可以“扫一扫”,带它回家。初来乍到,它显然有些不适应,但正在努力超越自我,希望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爱。
而在了解到李书记的难题后,大家纷纷支招,有推荐平台的,有介绍资源的,还有人建议李书记直播卖鸡。李书记说:“拉倒吧,我还赶这个时髦!”然而,当他一次次地从鸡场边经过,看着鸡们雄赳赳、气昂昂的样子,心里不禁飘起一串问号:没准儿、可能、大概可以一试?可以吗?可以吗?
问得多了,终于有一天,他心一横,对自己说:为了卖鸡,还有啥不能够的呢!(杜林林)
【责任编辑:龙静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