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发布  >  人物·文化  >  人物风采 > 正文
三年把空心村变成小康村
——记盐田港集团驻石福村第一书记范德志

文章来源:深圳市盐田港集团有限公司  发布时间:2019-10-23

明亮整洁的“农家书屋”文化服务中心、设施丰富的文化广场儿童乐园、热闹温馨的老人活动中心、整洁明亮的“爱心理发室”……这里是深圳市盐田港集团有限公司精准扶贫的村庄——石福村,位于河源市龙川县登云镇。当地村民说,三年前,这里还完全不是现在的样子。

那时,房屋破损,设施老旧,公共服务欠缺,村民仅靠着种植单一的农作物维持生计。因地处偏寂山坳,根本无产业发展,村中青壮劳动力大量外流,仅剩儿童和老弱病残留守在村里。由于耕作区大面积闲置,村民收入无保障,致使贫困人口连年上升。

2016年5月,是这个小村庄的“重生之日”。按照各级党委政府对精准扶贫工作的部署,石福村成为盐田港集团结对帮扶的对象之一。三年来,盐田港集团系统及职工累计投入捐献物资超过700万元,落实各项民生保障政策,改善基础设施,重点扶植产业致富项目长效发展。去年年底,石福村全村省定贫困户61户229人已实现预脱贫。

一个空心村短短三年就变成了一个令人向往的小康村。这其中有怎样的动人故事?近日,记者跟随石福村第一书记兼驻村工作队长范德志实地探访,深入了解脱贫攻坚工作的开展情况,切实感受当地的积极变化。

“给我打电话是群众对我的信任”

早晨6点,太阳才刚升起,范德志已经起床开始规划当天工作内容。范德志告诉记者,来到石福村以后每天都很早醒来,他笑言“可能是村里氧气含量高,睡得好”。

谈起扶贫数据,范德志信手拈来。“我们村地处偏寂山坳,户籍人口有2500人,只有三百‘老弱病残’留守,是典型的“空心村”。2017年,我刚来的时候,贫困户有61户229人,到2018年底实现了全村预脱贫。”

总是一副笑嘻嘻模样的范德志,两年来踏遍了石福村的每一寸土地,熟悉这片大地上的每个贫困户的情况,成了石福村的“扶贫活地图”。当地村民都说,“有困难,找范队”。

“群众能给我打电话,就是对我的信任。”范德志坦言,刚来的时候,各种跟扶贫没关系的杂事都找上门来,有的聊两小时也没有任何诉求,确实会觉得烦。“后来明白,村民找我是因为信任我,能帮得上就尽力帮,帮不上时就耐心安慰,当一个合格的倾听者。”

采访当天,范德志带着记者走村串户,一路上碰到的村民都大老远就举高了手跟他打招呼。七岁的小男孩邓嘉驹一直跟在范德志身后蹦蹦跳跳。记者问起原因,邓嘉驹转了转眼珠,咧嘴笑着答道“因为范队是我好朋友呀!”

用现代企业管理模式治理基层

采访中,范德志不止一次地提到企业管理模式。范德志认为,将公司的规范管理引入扶贫工作,打造制度化的扶贫工作模式,才能为贫困村脱贫摘帽注入强劲动力。

“村委委员原来平时都不来办公室,一周一次的例会都凑不齐。”范德志介绍,为调动村干部积极性,他到村的第一件事就是给村委会建章立制:改革村干部值班制为上班制,每位村委委员每周值班一天,实行值班干部首问负责制;根据委员特点明确职责分工,厘清主体与帮扶职责,奖罚分明。

“比如最爱迟到的就当纪检委员,专门监督其他人纪律,他要以身作则就不好意思再迟到;学过电工的邬文忠任安全委员;外向、爱与人打交道的妇女主任罗春梅负责团建和宣传工作;文笔稍好点、组织能力强的邓美胜任组织委员,平时写写材料……”

制定容易执行起来难。“别看范队文弱书生的样子,刚来可是拍过好几次桌子呢!”石福村党建指导员杨文芳告诉记者,有次有人开会迟到,范队大发脾气,后来其他人对他就有点“犯怵”,开会都很准时了。

杨文芳说,除了范队偶尔的“暴脾气”,石福村的微信公众号也是制约村委一大利器。每周例会讨论事项以及村里大小事都会在“盐田港结对帮扶石福村”微信公众号上公示,这些也是村委委员年终考核的一部分,“他们还是挺看重的,现在工作都很上心”。

谈及石福村的微信公众号,范德志得意地拿出手机给记者展示。“基本上村里的人都关注了,你看随便一条都有100多的阅读量呢!”范德志认为,以基层党组织建设为抓手,通过微信平台推行村务公开,一方面可以宣传扶贫政策,搭建联络沟通平台,问政于民;同时也能取得村民对扶贫工作的理解与认可,这是软性帮扶至关重要的部分。

聚焦产业带动 注重长效脱贫

“以前这些农产品家家户户都有,只是山高路远没销路,没想到现在可以卖个好价钱了。”几位村民开心地告诉记者。

2016年12月,驻村工作队根据石福村的存量资源状况,明确要在产业帮扶方面狠下功夫,经多方调研后成立“石福乡土”农民种养专业合作社,创立“石福优品”品牌,拨付近30万元购买鸡猪苗及饲料、蔬菜种植等农资,帮扶有能力的贫困户发展种养产业。

同时,驻村工作队加强产销对接,在登云镇、龙川县城、深圳及各个电子商务平台开设扶贫产品营销点。经过近两年的运营,合作社通过销售小黄牛、土猪、土鸡、柚子、番薯、蔬菜等农产品,2018年销售收入超过200万元,经营净利润33万元,快速增加了贫困户的收入。

聘请有经营经验的村民为合作社职业经理人、实行公开招投标、召开村民大会征集销售意见……在合作社运营过程中,范德志提出了一系列妙计良策,逐渐形成“在贫困户脱贫的基础上带动全村共同富裕”的工作思路。

在合作社利润分配上,范德志改变了固有的“人头分红”模式,鼓励和支持贫困群众发展产业劳动增收脱贫致富,同时设立保洁员、安全员、文体协管员、活动室管理员等公益岗位,所有岗位都是效益工资,提倡多劳多得。

“从投资角度讲,不要把鸡蛋放到同一个篮子里,扶贫资金也是一样。”范德志介绍,本着有特色、效益高、可持续的目标,进行多渠道投资,探索长效发展市场出路:投资入股宝安(龙川)产业园及龙川永鹏程工程机械公司每年分红22万元;投资石福农场草地鸡场搭配有机蔬菜园,预计年收益10万元;修建甲子水电站预计年收益8万元等。

接下来,范德志还将集团扶贫资金以入股固定分红方式与致富带头人合作开发现代农业柚子园200亩项目,并配套有机肥生态环保养猪场(100头规模)及花生种植(提供花生枯油渣做肥料)30亩,项目预计5年总投资670万,5年丰产后年利润在100万以上,盘活700亩山林、土地,估计产值超过1000万元,能带动养猪、水产、花生等上下游产业链及30人就业。

实际上,范德志一直把扶贫着力点放在“造血”上,打开贫困群众的心门,让贫困户能主动跟上工作队步伐,形成“我要脱贫”的共识;提升基层组织战斗力,让村委摆正位置、担当起脱贫主体责任;通过产业扶贫提高致富能力,实现稳定长效脱贫……

经过近三年努力,范德志全力推进石福村建设基础设施项目多达21项,其中包括危桥维修、村内主道修缮、垃圾收集、村卫生医疗室搬迁和简易修缮、村文体活动广场建设、安全饮用水工程建设、村道亮化工程建设、石福小学修缮和购置教学设施等,全方位、多渠道地助推石福村脱贫奔康,将扶贫资金、资源用在“刀刃”上,走出一条符合当地实际的特色致富路。

范德志说,他父亲年轻时也在贵州黔南自治州贵定县农村里待过,对农村很有感情。2018年6月1日,父亲专程从河南老家来到石福村,还在微信朋友圈里发了父子俩在村委楼前的合照。七岁的女儿现在也嚷嚷长大了要来村里支教,“我觉得这在某种意义上也算是一种传承吧”。

对话范德志

记者:从刚来到村里到现在,有没有心态的转变?

范德志:刚来其实是有点心灰意冷的,村里只剩两三百个孤寡老人和小孩,我当时觉得这样的空心村可能再过一两代人就消失了。但转念一想,既然派我来扶贫就证明党和国家没有放弃它。我现在也经常在村委会上鼓励村干部和村民,30年前深圳还是小渔村,正是因为政策红利才发展起来,我们也要抓住机遇努力发展,对石福要有信心。

记者:在石福哪件事你觉得印象最深?

范德志:贫困户邓家琼2019年初因患癌症走了,他还有个儿子在上学,当时他家有六头猪还没卖,虽然他没主动提要求,但是跟贫困户相处久了就觉得他们像自家亲人一样,不想让他带有遗憾走。于是我找到我们集团工会,帮他卖了3万块钱,也算是给他一个交代。

记者:对石福未来两年的规划?

范德志:未来两年,主要继续巩固脱贫开发成效,重点关爱因病致贫等弱势群体,完善基建和公共服务,建设运营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策划开办新时代农讲所石福学堂、“石福优品”体验馆和农产品收购交易点、快递下乡电子商务等,希望能帮助石福实现经济物质和精神文化层面“双脱贫”。

记者:你觉得来到石福哪方面能力得到的锻炼最多?

范德志:应该是组织协调上,之前我的工作是办公室综合文秘,是要把领导的各项任务传达下去,同事们执行力很强,会不打折扣地完成。但村里就不同了,可能他们不理解也不愿意按我说的做,所以需要技巧和时间去跟他们沟通,也要成为一个“杂家”,农业、招商什么都懂点才行。

记者:你认为扶贫的重点是什么?

范德志:扶贫重在扶智,我认为教育帮扶很重要。有一次早上在村里散步,我看到一群孩子背着书包、迎着朝阳一路欢声笑语地往学校走,当下有很深的感受:一个村要发展,还是要靠孩子。通过对贫困区孩子提供良好教育的机会,孩子成才之后,不只是经济上反哺家庭,也会带动一个个家庭的思想观念发生改变,帮助整个家庭树立脱贫的信心。

记者:你觉得扶贫的难点是什么?

范德志:我认为激发贫困户脱贫内生动力很难,例如我们村的贫困户邓志刚,他是聋哑人,在镇上开了个理发室,我就在村里老年人活动中心开了个房间作为“爱心理发室”,每周二请他来为村民理发,一天给他200元。贫困户虽说是弱势群体,但他们有自食其力的能力,为什么要送他们钱?我坚决反对包办代替贫困户搞生产、搞建设,杜绝“保姆式”扶贫,杜绝政策“养懒汉”。

记者:你认为企业作为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应特别注意什么?

范德志:我觉得“精准”很重要。一些企业会想,我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都杀出了一条血路,做扶贫还不简单吗?我拿出钱,派人下去,不就能搞定了吗?其实不然,扶贫的方式不同,效果也不一样,需要更精准,要因地制宜,因人施策。

有别于粗放的、“大水漫灌”的扶贫方式,盐田港实行“规划到户、责任到人”,将全体党委委员纳入集团精准扶贫工作领导小组成员,以支部为单位在集团系统建立了结对帮扶责任制度,确保石福村61户贫困户、229名贫困人口都有相应的帮扶责任单位和责任人,为实现三年脱贫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

记者:两年来,有没有觉得遗憾的事?

范德志:错过了女儿的成长期吧。6月16日父亲节,本来答应了女儿要和她一起过,她也给我准备了贺卡和礼物,但因为河源洪灾,我们留守在村里抗洪就没回家,心里有些过意不去,没想到她反过来安慰我说没关系,等以后再重新送我礼物。

【责任编辑:李子红】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