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发布  >  人物·文化  >  人物风采 > 正文
【逐梦蓝海国企人】阿布扎比“沙海建港”的拓荒者

文章来源: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有限公司  发布时间:2019-06-14

石油让这座城市,在20世纪70年代迅速崛起。而今天,中国远洋海运集团的码头建设也走进了这里。

中远海运港口阿布扎比码头项目只用了短短一年零一个月时间就完成了从动工到投产的全过程,这是奇迹。

2019年4月,一艘载货量超20,000TEU的全球最大集装箱货轮缓缓驶离位于阿联酋阿布扎比哈里发港的中远海运港口阿布扎比码头。码头上,Naser先生目送着渐渐远去的货轮,回想起这13个月来的拓荒历程。

中国速度与中国精神

2015年12月,习近平主席与阿联酋阿布扎比王储穆罕默德会谈并签署一系列合作协议,其中就包含中阿联合建设运营的哈里发港二期集装箱码头项目。之后,中远海运集团旗下中远海运港口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远海运港口”)与阿布扎比港务局开展合作,经多番分析、论证与谈判,2016年9月28日双方签署35年+5年的特许经营权协议,中远海运港口拥有90%股权。2016年12月,双方在中国香港签署了合资公司股东协议,2017年2月合资公司成立。随后,中远海运港口选派的码头运营管理团队组建,首批3名人员于当年9月赶赴阿联酋开始现场工作。

(绿地项目-收购时)中远海运港口阿布扎比码头

在这片沙海空地上,2017年11月5日,码头建设正式开工。这个项目工程建设工期十分紧张,施工复杂,特别是在盛夏时节的沙漠进行施工,条件十分恶劣。室外温度超过50摄氏度,体感温度更是达到70摄氏度。这么高的温度,不要说是施工了,就是人在现场生存,都存在困难,都有中暑的可能性。现场建设团队想尽一切办法,白天的施工调剂到了夜间施工,为确保工人不中暑,采用“口含冰”的方法来降温,把制冰的设备搬到了码头现场,同时也大量供水,供应矿物质。

这是中国企业中东第一港,也是我们第一个海外绿地项目,无先例可循。克服“沙漠建港”的诸多软硬件困难,中远海运中方委派团队仔细调研阿联酋当地法律法规、码头生产最佳实践和劳动力市场情况,在最短时间内制订了公司一系列规章制度,从制度上保证公司依法合规经营;他们克服劳动力市场人员组成复杂,用工手续环节多、流程长的困难,调动一切资源,在短时间内建立起了一支多民族、跨文化、不同宗教、不同教育背景的国际化员工队伍,为后续设备调试、人员培训、生产演练提供人力资源保障;他们按照当地生产实际,优化码头操作系统的业务流程,按照2018年12月开港和2019年4月商业试运营的目标,制订码头作业任务表,责任到人,实时跟进,逐项倒推时间表。顾不上高温酷暑、沙尘暴的严酷自然环境,每天不分日夜驻扎在码头工地现场,与施工、监理和设备制造团队紧密配合,一起核查工程质量和建设进度,随时发现问题,随时协调解决,紧抓项目质量和进度的同时确保“安全第一”。他们因地制宜,根据工程进度协调施工单位调整资源,使得机修车间及时交付。他们搭建临时控制中心……保证了码头设备调试、系统实施、运营演练和2018年12月10日如期开港。

这群漂洋过海“沙海建港”的拓荒者,应时代邀约,终于不负使命,战胜项目工期紧、时间短、任务重、气候差、跨文化等重重困难,项目施工进场、破土动工、设备调试、运营演练和开港等主要时间节点全部达成预定目标,也为2019年4月的商业试运营和同年第三季正式商业运营赢得了时间。

中远海运港口阿布扎比码头建设照片

Naser是最早与中远海运港口阿布扎比码头运营管理团队接触的当地港务局高管,作为阿布扎比港务局哈里发港的总经理,他负责协助中方推进阿布扎比码头项目。Naser回忆说:“当我看到中远海运方只有3名委派人员时,我心里很是疑惑,要解决设计报批、施工许可、公司组建、人员招聘等一系列问题,人手不够啊!”然而,当目睹了中方管理团队起早贪黑与当地港务局团队对接项目开工的大小筹备工作,在各方齐心努力下,到2017年11月5日,中远海运港口阿布扎比码头顺利开工,中方团队的工作效率令他震撼。半年后,经思考再三,他加入了中远海运大家庭,从合作方,变成了管理方。

中远海运港口阿布扎比码头公司现有员工122人,其中只有5人是中方外派人员,其余117人全部是从当地招聘的员工。这其中包括阿拉伯副总经理,阿拉伯部门经理和员工,还有来自希腊、约旦、埃及、黎巴嫩、北非、印度、巴基斯坦、尼泊尔等16个国家和地区的员工,是一个国际化大家庭。

Naser(右二)工作照

中远海运港口阿布扎比码头现场团队照片

2018年12月10日,中远海运港口阿布扎比码头如约开港,同步启用中东地区最大的集装箱货运站。项目成果在中东地区产生了巨大轰动效应。阿联酋皇室主要成员在仪式上不止一次地说,中远海运港口阿布扎比码头项目只用了短短一年零一个月时间就完成了从动工到投产的全过程,这是奇迹。

对于中远海运港口来说,从参股外国码头,到自己做总承包商,开工建设“中国企业中东第一港”,中远海运第一个海外控股绿地码头。其中的压力和煎熬、各种滋味,直至欣喜,都是题中应有之义。身处其中的每个人,愈加成熟的个体,及连接的全球合作伙伴,都是对“改革开放”的最好注解和加注。

中远海运港口阿布扎比码头开港照片

中国标准与中国担当

中远海运港口阿布扎比码头是一个半自动化码头,水深16.5米,可容纳超过2万标准箱的大型船舶。码头年设计能力为250万标准箱,年处理能力150万标准箱。码头技术特点:1.采用岸桥预留自动化远程操控和堆场自动化作业模式;2.集卡水平运输,未来采用无人驾驶技术;3.堆场采用单悬臂自动化轨道吊。

码头岸桥和场桥轨道施工距离长,精度高,其中场桥总长18240米,岸桥钢轨总长2400米,技术要求误差在5mm之内,但建设单位提出,要精益求精,把误差控制在2mm内,打出中资企业品牌。于是“中交建”项目部组织攻关班子,经过反复试验,降低轨道螺栓偏差的难题终于被攻克,螺栓偏差整体被控制在2mm内,有的甚至控制在1mm以内,而且螺栓的垂直度也得到了保证,这为确保后期轨道安装质量创造了条件。

这个项目除了码头建设之外,还有中东最大集装箱货运站的建设和运营,货运站占地约27.5万平米,也是该地区首个半自动化货运站,可提供全部和部分保税集装箱运输、一系列集装箱包装服务、非整合货物的短期仓储以及连接哈里发港集装箱码头。

2019年4月10日,中远海运港口阿布扎比码头正式启动商业试运营。为迎接首艘2万TEU集装箱货轮靠泊作业,码头全程跟踪船舶动态,对装卸、拖车、桥吊、中控等环节进行针对性的操作人员全员培训,并确定各部门船舶作业保障方案,抽调精兵强将进行值守操作,码头操作系统和设备供应商24小时值守提供技术保障。功夫不负有心人,看着中远海运“中海水星”轮满载着集装箱货物向着更广阔的海洋驶去,5名中方委派团队成员终于长舒了一口气。

2019.4.20 中远海运港口阿布扎比码头如期完成商业试运营首艘1.4万TEU船舶作业

中远海运港口阿布扎比码头在商业试运营后不到一个月时间内,成功接卸两艘2万TEU全球最大集装箱货轮。继1.4万TEU“中海水星轮”(CSCL Mercury)、1.9万TEU“中海环球轮”(CSCL Global)、2万TEU“中远海运双鱼座”轮(COSCO SHIPPING Pisces)后,5月16日迎来2.1万TEU全球最大集装箱货轮“中远海运太阳轮”(COSCO SHIPPING Solar)靠泊,这也是海湾地区首次接卸全球最大集装箱船。

2019.5.4  中远海运港口阿布扎比码头接卸首艘2万TEU货轮“中远海运双鱼座”

2019.5.26中远海运港口阿布扎比码头迎世界最大集装箱船“中远海运太阳”挂靠。

中远海运港口阿布扎比码头服务能力的赋能升级,让阿布扎比哈里发港从世界排名第89大的集装箱港口跃入前25名,逐步成为海湾地区具有竞争力的重要航运枢纽。这座“中国企业中东第一港”,也是阿布扎比港务局五年发展计划的重要部分,阿布扎比港务局计划将现时一、二期码头合共500万标准箱的年处理能力,于五年内扩充至910万标准箱。通过阿布扎比本地制造业、仓储以及物流运营,中远海运港口阿布扎比码头将为当地企业在建立、扩张以及加强贸易方面带来便利,以服务当地、中东、非洲,直至全球市场。除了吸引来自东亚地区的投资者外,码头将进一步提升哈里发港的竞争力,并成为外国企业在阿布扎比哈里发工业区(KIZAD)投资的催化剂。

“海上丝绸之路”正在为这座中东石油之城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中远海运港口循线“一带一路”倡议,以创新、开放、融合的力量,铸就着向海而生的现代化港口,在中东留下了中国航运人坚定而温暖的足迹。

(效果图)中远海运港口阿布扎比码头鸟瞰

【责任编辑:李巨尧】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