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发布  >  人物·文化  >  人物风采 > 正文
【一带一路建设者】莫桑比克小渔村的希望之路

文章来源:中国电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发布时间:2019-05-09

从进村路口到小学大门,850米的路程,要走20分钟,这条路我走了20多年,它承载了我全部的童年和过往回忆……

2019年2月6日之前,这条路还是一条土路,满地沟壑、坑洼不平,尤其是下雨的时候,行走在上面更是困难,但是2月6日之后,一切都改变了,一家中国公司——中国电建来了,要改变这条路的现状,他们修路,修这条看似不起眼但是却承载渔村人希望的路。

下午四点钟,我悠闲地漫步在路上,脚下的这条路,笔直地延伸向前,我走着,任思绪翱翔,遥想过去,历历在目,仿佛就发生在昨天、前天。第一次去中国,是遥远的2008年,那年我19岁,作为医学交换生,我立志做一名好医生,我告诉自己要努力学习,用我的职业去改变莫桑比克。第一次上课,我站在讲台上,做着精心准备的自我介绍:“我叫Florlisa,来自莫桑比克,我的名字是莫桑比克一种美丽的花,这种花很耐旱,适应能力很强,一点雨水就可以盛开出美丽的花朵……”

甜蜜的苦涩  记忆中的那条泥泞路

日子总要往前走,但是我也喜欢往后看,去回忆、去体味那逝去的经历,美好的或者苦涩的。

我家位于马普托市东北角,和市区毗邻,属于郊区,上百年来,整个村子都是以打渔为主业,村子正中间是一个鱼市场,鱼市虽然不大,但在马普托也小有名气,村民在鱼市中买着那些便宜,但是足以养活我们的近海鱼虾。我喜欢这个地方,这里有我的乡亲父老,有我爱着的一切,其中就包括这条连接家、学校和外面世界的主干道。爷爷辈的人告诉我,这条路是葡萄牙殖民时期修建的,期间也修补过很多次,但都只是稍稍平整路面,并未真正修缮。这条道路路况确实很差,没有刮风下雨的时候,走在上面还可以,只要刮风下雨,路就会变得很泥泞,尤其是老人和孩子,走在上面更是容易摔跤。

记得小学的时候,有一次下雨,我奔跑着从家到学校,快到学校大门的时候,由于路面湿滑,我脚下失去重心,后仰式的摔了下去,后背、屁股沾满了泥巴,旁边路过的同学指指点点说着些什么,我内心一阵委屈,眼泪快要留下来,但是我强忍着,掉头跑回家中。到家的时候,看到妈妈,我实在忍不住,眼泪便顺势流了下来,妈妈看我满腹的委屈,抱了我一下,在我耳边说,“孩子你长大了,要坚强一些,这条路有一天会修好的”。这句话在我耳边萦绕了很久、很久,我至今记忆犹新,那以后我就相信,未来的某一天,这一条路一定会修好。

一分钟的路程  从村口到保健院的急诊室

“好,非常好”,是保健院救护车司机马沙瓦对这条路的评价,他很腼腆,不太懂得表达,但是他认为,有了这条路,渔村这个仅有的高大上的医院才可以融入到马普托市,而自己的工作也将变得更有效率,真正实现急救。相比于过去动辄一个小时、两个小时以上的急救,现在确实快了太多太多。2015年,政府修通了马普托环城公路,而现在,中国电建修通了连接环城路和医院的路。现在的马沙瓦,确实很幸福。

马沙瓦是我从小一起玩到大的朋友,他是一个善良的人,他喜欢帮助别人,在他的心中,他帮助的人能够开心比他自己开心更重要。2010年12月的一个雨夜,马沙瓦永远都不会忘记。那天,倾盆的暴雨从天而降,感觉大地饥渴了很久,迫切需要雨水的浇灌一样。凌晨两点,保健院急诊电话响起,邻村的一位孕妇临盆,马沙瓦迅速发动车辆和一位医生出发了。在他的概念里,医院里的工作,一分一秒都是生命。暴雨夜,天黑路滑,马沙瓦虽然开的很谨慎小心,但车辆依然很颠簸,返回的路上,路过村口转弯,车辆一下陷进泥里,差点翻车,马沙瓦尝试了很多次,都无法把车开出来,此刻,焦虑的气氛弥漫在救护车内,孕妇痛苦、害怕的表情让马沙瓦感觉到了前所未有的无助,透过车窗往前看,保健院就在前方200米的地方,但是这200米,在此刻成了马沙瓦无法到达的远方。紧急时刻,跟车医生只能让孕妇在车上生产,不幸中的万幸,母子平安。

而现在,路修好后,马沙瓦记忆中的那个地方,到保健院的急诊室,只需要一分钟。

或许,生命就是这样,充满了悲喜,贯穿着巧合……

渔村的未来  孩子脸上洋溢的幸福微笑

下午四点半,伴随着悦耳的铃声,孩子们走出教室,离开校园,有的回家,有的则在路边嬉戏打闹。

孩子们的欢声笑语从来都是发自内心的,孩子们需要的幸福很简单——有学可以上,能够吃的饱饱的,有小朋友可以玩耍。现在这条路,俨然成了孩子们的另一个乐园:操场、田径场和足球场。放学的时候,所有路过的车辆都会小心翼翼,把速度放到最低,不想打扰到孩子,在这样一个物质水平和基础设施配套都还极度落后的国家,一块平整的土地,对于喜欢踢足球的孩子们来说都是奢侈。在这条宽10米的平整道路上,孩子们尽情地释放着童心。

学校的校长,也是我的启蒙老师,是一位儒雅的女性,她的整个青春都奉献给了这个学校,教书育人,就是她生命的全部。修路期间,她每天都会站在学校门口张望,盼望着路可以早一天修到学校门口。工程竣工的那一天,她和修路师傅交谈,非常感谢中国电建做出的无私贡献,她希望未来有更多的中国公司和中国人可以来到这个国家,帮助这个国家改善教育现状。作为老师,校长知道教育的重要性,她知道,孩子,才是祖国的未来,而让孩子走出这个地方的途径,就是路,眼前的路和她投入其中的教育之路。

走的慢一点  但发展的步伐要快一点

下午五点钟的阳光,旖旎而温柔,踱步在海边这八百多米的水泥方砖路上,望着海的远方缓缓靠近的油轮,我的内心一阵甜蜜。四年的中国读书时光,我所在的大学西边也是荒芜一片,一条破败的水泥路顺着学校西墙延伸到很远的地方,但是仅仅过了四年的时间,学校周边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路修好了,通往学校的公交车多了,学校周边也繁华了起来,公司不断增多、商业街逐渐成型,老师告诉我,这是“中国速度”,发展的快、发展的好,发展的持续。回国之后,我也一直在思考我自己,思考我的国家,思考我能够为我的国家做出哪些贡献,我的职业很普通,但是我相信通过我的努力可以改变很多人。

走在这条路上,海风轻轻吹拂我的脸颊,这是一条普通的路,但是它承载着渔村人走出去的希望,在未来这条路将依然笔直地躺在这里,发挥着作用。

当思绪回来,望向前方,我依然相信:

路,就在眼前,虽然只有850米,但是可以通向很远的地方;

路,也在脚下,这850的长度,可以走得很久很久。

【责任编辑:李巨尧】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