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眼”系统:大国重器守护祖国蓝色海洋
“海眼”系统:大国重器守护祖国蓝色海洋
文章来源: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 发布时间:2019-04-30
4月19日,装载“海眼”系统的巨轮正劈波斩浪,航行于波涛汹涌的大海上,默默监视着水下动态。
这套能将水下动态“尽收眼底”,填补多项国内空白的大国重器
出自于中船重工七一五所“海眼”系统项目组,让人出乎意料的是该项目组在成立之初组成人员平均年龄只有30岁左右。
中船重工第七一五研究所“海眼”系统项目团队
“这群年轻人完成了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项目总设计师周利生告诉记者。当时,研发“海眼”系统面临着国内技术储备弱、保障条件支撑不够、研制进度紧、系统研制与船体建造高度耦合等问题。即便困难很大,但七一五所各科室技术骨干依然踊跃报名,1个月内团队便完成组建。目前,该项目组人员数量已达200余人。
声波是唯一可以在水下远距离传播的介质,而好的声源对“海眼”系统研制成功与否至关重要。为此,时任研究室主任的夏铁坚带领20余名年轻科研人员在湖上试验场呆了整整两个月,尝试各种设计方案。时值酷暑,甲板上的温度高达四五十摄氏度,中暑成为家常便饭。由于采取竞争择优机制,各设计方案均要通过严格的比对择优,并通过专家评估方可采用,大家白天干活,晚上会同专家研讨,身心承受巨大压力。期间,夏铁坚的爱人还得了重病,但他只回去一天安排妥当后,便赶回试验现场。经过8个月没日没夜的攻关,一个规模庞大性能优越的声源终于研制成功。
与此同时,另一个难题也被提上议事日程:收放装置研制。任凭风浪再大,其姿态必须保持稳定,并保证声源收放自如。考虑到声源规模和使用要求,该项装置研制难度异常大,集水声工程、机电工程与海洋工程技术于一体,且国内无成熟技术可供参考。副主任设计师顾海东研究员不畏艰辛,稳扎稳打,联合国内优势力量,吸纳国内机械、液压、控制等领域的技术进行集智攻关,创新设计流程与方法,终于在较短时间内突破了核心关键技术,研制了原理样机。12个月内,顾海东研究员带领团队成员进行60余次仿真推演与湖上试验,在外协单位、湖上试验场地驻扎200多天。
“海眼”系统的“大脑”是项目研制的第三大难题。这也是整个项目“画龙点睛”之笔,决定了设备的质量。由项目副总师马启明带队,50余名年轻人共同对系统架构设计、分机设备技术要求等进行研究,并多次与相关部门进行沟通。马启明曾两次带队,连续多日向有关部门汇报并研讨技术方案,经常忙到凌晨4时多,第二天早上8时又准时继续“作战”。
进入实测阶段后,团队一年365天有200余天在海上度过。某次海上实验期间,海况约为6级,试验船只摇摆曾达40余度,几近倾覆,连焊接到舱壁上的床铺都掉落下来。如此情况下,晕船不可避免,大家常是拿着塑料袋,边吐边工作,有时还要连轴转三四十个小时。由于长期出海,在甲板上与家人通话成为像马启明这样的年轻爸爸最奢侈的温情表达,“爸爸去哪儿了”成为家中孩子问妈妈最多的一句话。
1800多天的争分夺秒,五年来近乎无休,“海眼”项目组交出一张含金量极高的成绩单:突破关键技术约60项,攻克世界级难题6项,相关技术推广应用至其他领域10项。作为项目组的核心成员,项目总设计师周利生的故事折射了整个团队的精神追求。2014年夏,因过度劳累后莫名发高烧不退,被强制住院,而此时正是项目组攻克某技术瓶颈的关键时期。得知周末的技术协调会碰到技术决策难题,他瞒着医生偷偷拔掉针头赶往会议现场。期间,他穿着厚衣浑身发抖,几近晕倒,但仍然以极大的毅力坚持下来。仔细听取故障原因分析后,他提出优选方案,凭借扎实的科学理论功底和多年的工程实践经验果断拍板:“有责任,我来担!”十余天后,听闻技术瓶颈得以突破,他的高烧竟也莫名地消退了。
目前,“海眼”项目的研制已接近尾声,但项目组成员坚守蓝色国土的故事却仍在继续。20余名年轻的科研人员自发报名,操作“海眼”。在中国的领海上,他们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只因水声报国的理想流淌在心里、梦里、血液里。
【责任编辑:李巨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