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发布时间:2018-12-14
“一个电话、一条微信,供电员工就能第一时间出现。只要有供电问题就找台区经理,坝上地区居民都知道。”12月7日,在塞罕坝林场制高点的望火楼上,观察员孟庆林和妻子董建芹频频称赞冀北承德供电公司塞罕坝供电所的服务。
自11月起,塞罕坝供电所所长袁辉和同事们便走村入户,帮助客户检查采暖用电设备,讲解电采暖有关政策和安全用电注意事项。
转型升级 客户办电不再跑县城
“现在,可以自助上网申请用电,方便快捷,比之前省事多了。”12月10日,村民李寿山来到塞罕坝供电所申请居民用电。综合业务员张晓峰指导李寿山完成申请用电全部操作。“才用了几分钟,申请就完成了,效率变高了。”李寿山说。
今年以来,塞罕坝供电所着力打造“三型一化”营业厅(综合型、智能型、服务型,线上线下一体化),实现营业厅布局优化、功能完善。该所综合分析了近3年客户业务办理情况,试点开展自助营业厅转型,通过配置智能化设备终端,引导客户自助办理业务,提升窗口服务水平。
“过去,我想申请用电得到县城营业厅办理。在材料齐全的情况下,我还得跑三四趟才能办完。我家跟县城离得远,网上自助申请办电真是方便。”李寿山说。看了供电所里的新型业务展示专区,他笑着说:“你们在营业厅推广的电能替代、分布式光伏、线上交费、国网商城业务,真是让我开了眼。我也要帮你们宣传这些惠民的新业务。”
此外,塞罕坝供电所结合供区面积大、客户分散和交通困难等实际,为台区经理配备了移动作业终端。台区经理成为“微型移动营业厅”,实现营配业务“全能”办理,客户服务7×24小时不打烊。
创新管理 台区经理提供“全能”服务
塞罕坝供电所着力优化组织机构和人员配置,打造内勤班组“中枢大脑”监督指挥,外勤班组“多能触角”保障服务的内外勤互动工作模式。该所6名台区经理“分片包干”70个台区。
“台区经理既是设备的主人,又是业务的执行人、台区指标的责任人。我们为台区经理制作了手机名片,照片、责任区、手机号、服务热线等内容一应俱全,便于客户查找、监督。”袁辉介绍说,“台区经理台区贴、表箱贴、服务卡,与供电所台区经理信息发布互补,随时随地解决用电困难。”
“为提升员工学习能力和业务水平,供电所给我们制订了培训计划,组织多种形式的业务技术学习和考试,激发员工主动学习的热情。”塞罕坝供电所台区经理王国庆说。他是2017年新毕业的大学生。他自豪地说:“原来我对营销方面的知识不太了解。通过具有针对性的培训,我不仅全面掌握了营销专业知识,还能熟练操作台区经理移动服务终端等业务,在工作上帮助其他同事。”
塞罕坝供电所因人而异制订培训计划,以开设微课堂、建立微信群等方式,开展业务、技术技能培训,重点补全业务短板,提升业务技能和服务技巧,培养复合型人才队伍。如今,所里人员一专多能,能为客户提供“全能”优质服务。
守护林海 有责任还有难舍的情怀
“现在是零下37摄氏度,早晨出来手机的电还是满格的。出来两个多小时,手机就冻得自动关机了。”12月4日,塞罕坝上白雪皑皑,寒风凛冽。由于大雪封路,袁辉和三个同事徒步走在30厘米厚的雪地里,开始巡查线路。
“到了冬季,防火工作是我们的首要任务。一旦设备故障出现火灾,塞罕坝百万亩的林海将面临危险。今天,我们要巡查的线路比较长,中午就在路边吃一口,争取一天巡查完一条线路。”袁辉说。
“8个月防火,4个月防汛。”袁辉介绍,春、秋、冬三季是塞罕坝电力线路防火的关键期,也是线路容易出现故障的时候。大风、雷电、积雪可能造成电力线路故障。从1982年建设第一条35千伏新机线起,坝上的电力线路都解掉了重合闸功能,避免重合闸时设备产生火花,引发森林火灾。每次线路出现故障跳闸,袁辉都要和同事赶到现场进行人工合闸。单正杆作业一项,他们平均每年都要正杆200基左右。
谈到防火,所内的台区经理付贵友深感责任重大。比塞罕坝林场大一岁的他,家里三辈都是坝上人,亲眼见证着这里从荒原变成绿洲。他说:“14岁时勤工俭学,我还上坝植过树。我体验过在坝上种树的苦,也经历过为坝上送电的难。”如今,作为一名供电员工守护在这里,他对这茫茫林海更多了一份难以割舍的情怀。
一年一场风,年始到年终。坝上风大,塞罕坝供电所加强日常线路巡查,结合每年春检、秋检,开展大规模的线路设备检修,建立故障报告制度,并逐年推进线路绝缘化改造,为防火再添一道保障。
【责任编辑:李巨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