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一重刘明忠:振兴东北老国企 解放思想是前提
中国一重刘明忠:振兴东北老国企 解放思想是前提
文章来源:经济参考报 发布时间:2018-04-09
2018年初,中国一重集团有限公司传来消息:这家企业2017年营业收入达到102.95亿元,同比增长221.27%;利润1.08亿元,同比增长55.82亿元,圆满完成了2017年既定经营计划和预算目标。如何取得这样的成绩?中国一重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刘明忠近日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回答了四个字:“深化改革”。
大国重器陷困境 临危受命振雄风
《经济参考报》:显赫的名称往往承载着辉煌的历史。中国一重即中国第一重型机械集团公司,前身为始建于1954年的第一重型机器厂。作为国家“一五”期间由前苏联援建的156项重点工业项目之一,中国一重在新中国工业史上究竟有着怎样“重要”的地位呢?
刘明忠:中国一重目前是一家由中央管理的涉及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国有重要骨干企业,拥有1家上市公司即中国第一重型机械股份公司(简称中国一重),而且是国家创新型试点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重型技术装备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能源重大装备材料研发中心。
60多年来,中国一重为国民经济建设提供机械产品350多万吨,开发研制新产品400多项,填补国内工业产品技术空白400多项,创造了数百项“第一”,设计制造的产品先后装备了中国各大核电企业、石化企业、钢铁企业、汽车企业、有色金属企业、煤炭生产基地等,肩负起了为新中国工业化建设提供重大技术装备的历史重任,为我国的重点工程建设、重工业和强军体系建设作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
在专项装备上,中国一重是我国国防建设的主要生产单位;在核电装备上,中国一重成为全球少数兼备核岛铸锻件和核岛成套设备制造能力的中国核岛装备领导者、国际先进的核岛设备供应商和服务商,目前在建核电站80%以上的核电锻件、70%以上的核反应堆压力容器均由一重生产;在石化装备上,中国一重是当今世界炼油用加氢反应器的最大供货商,制造技术已达世界领先水平;在新材料领域,中国一重拥有世界领先的生产装备和制造工艺,建成了世界一流的大型铸锻钢基地;在高端装备领域,中国一重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均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
对中国一重而言,其不仅是中央直接管理的国有重点骨干企业,而且是具有辉煌历史的老牌国有企业。当时,我只身一人赴一重任职,满脑子想的只有一件事,就是如何通过深化改革,让这样一家关乎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大型国企央企走出困境,重振雄风。
振兴东北老国企 解放思想是前提
《经济参考报》:从某种意义上讲,中国一重就是中国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一个缩影。事实上,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喊了很多年,可是很多年来东北老工业基地却振而难兴,一些老国有企业发展步履维艰,这其中原因何在?
刘明忠:以中国一重为代表的东北老工业基地振而难兴,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企业市场化水平低、产业结构不合理、科技创新水平不高、体制机制落后、股权结构单一等等。但最根本的原因在头脑里,在思想上。
2016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黑龙江时强调:东北发展,无论析困境之因,还是求振兴之道,都要从思想、思路层面破题。总书记这一论断,为东北经济振兴和老工业基地和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
国有企业改革,特别是东北老国企的改革,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思想观念问题。东北是最早进入计划经济的地区,却也是最晚退出的地区。一段时期以来,由于东北地区长期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市场经济体制不完善,企业管理僵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要环节的新旧动能转换较慢,没有跟上国家发展趋势,导致经济发展增速放缓、陷入疲软。东北经济缺市场经济的魂,缺市场经济的根。
思想决定思路,观念决定出路。思想解放的程度有多深,发展的舞台就有多大。解放思想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的总开关,没有解放思想就没有改革开放,不继续解放思想就很难实现全面振兴。因此,必须以解放思想扫除发展障碍,以观念突围开辟发展空间,打好深化改革“耕心战”。
《经济参考报》:解放思想,说易行难。那么,中国一重在解放思想上是怎么做的呢?
刘明忠:解放思想绝非务虚之举,也非一时一事之为,更不能做做样子、停留在表面,而是要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从根本上说就是要破除传统思维的束缚,实现世界观和思维方式的变革与解放。“思之深,则行之远”,没有思想的先导,就没有行动的跟进。要把解放思想真正体现到企业目标里、真正融入于具体措施中、真正落实到全员行动上。
在中国一重,我们的解放思想狠抓四项具体措施:首先开展大讨论活动,围绕“改进作风、加强管理”、“聚焦问题、解放思想”、“加强党的领导、坚定理想信念,做强做优中国一重”等主题,在公司职能部门、各子公司、事业部及所属分厂、班组三个层次开展了解放思想大讨论系列活动;其次是开展系列对标活动,即企业、行业、国内外对标,找差距;其三是请进来送出去培训,目前已安排干部去国家行政学院、中央党校进行分批分期轮训;其四是不换思想就换人,比如,将产品质量持久得不到改善的炼钢厂领导班子和经营管理不善而亏损的天津重工领导班子解散,通过市场化选聘方式竞聘上岗,成效立马显现。
通过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改变作风,一重的干部职工能够正视企业面临的困境,在从自身找原因、找差距的同时,开始为企业摆脱困境思对策、想出路。通过解放思想的一系列措施,达到了思想上有震动、实践上有行动、工作上有推动,为后续深化改革打下了坚实的思想基础,真正以思想解放激发内生动力,推动企业各项工作的大发展。
针对顽疾下猛药 坚定不移推改革
《经济参考报》:如果说解放思想是企业脱困的前提,那么深化改革则是企业振兴的关键。中国一重在“深化改革”上是怎么做的?
刘明忠:对于中国一重这样的老国企而言,虽经30多年改革,但市场化程度远远不够,国有身份与干部身份意识浓、行政管理色彩重、平均主义和“大锅饭”等问题突出。深化改革必须“坚定不移”,针对顽疾下猛药、动真格。
中国一重以三项制度改革为核心点和突破点,全力推动劳动用工、企业人事、薪酬分配改革,进而带动全公司的改革全面深化。
企业人事和用工须以市场为导向,改革首先按照“精简机构、压缩定员、分流安置”的思路推进。公司19个管理部门精简到了13个,撤销总部职能部门业务科室69个,取消二级单位所属制造厂生产工段、行政办及生产管控中心109个;结合企业实际,压缩定员总数2355人,占在岗职工总数的21%,其中总部职能部门压缩定员超过30%;制定包括提前退休、内部退养、离岗歇工、解除劳动合同、转岗培训、停薪留职等6条通道,稳妥安置职工2336人,在岗职工平均年龄由41岁降至38岁,管理人员占比由14.5%降至6.5%,辅助生产工人占比由19.2%降至7.9%,人力资源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
与此同时,推进全员市场化选聘。高管率先示范,市场化选聘3名股份公司副总裁;中层岗位带头,通过公开竞聘,中层以上干部由320人减至192人;业务岗位自上而下竞聘上岗,淘汰率达37.1%;技能岗位同步实施,全面铺开。
随后,根据《业绩考核办法》的《薪酬管理办法》,签订《聘用合同书》和《年度经营业绩考核责任书》,对各单位负责人经营业绩和绩效进行考核和刚性兑现。比如,根据利润确定总薪酬,年度利润指标完成70%以下,只能拿基本生活费并且解聘,完成70%-80%只能拿基本薪酬。并建立严格的退出机制,真正形成了“能上能下、能高能低、能进能出”的“强激励、硬约束”用人机制。
《经济参考报》:上述三项制度改革,似乎已成为您推动国企改革振兴的“杀手锏”。当年,您在新兴际华推进改革时好像也是用的这一招。针对这一改革,您专门总结了四句话,即“市场化选聘,契约化管理,差异化薪酬,市场化退出”……
刘明忠:是的,对于国有企业、特别是老国企而言,三项制度改革是激发企业发展活力和内生动力的关键。当然,深化国企改革绝不只是三项制度改革,还有公司治理模式的改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等。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目前已成为国企扭亏为盈、甚至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在中国一重,我们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重点抓了七项内容:一是产业结构调整,即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高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新材料等;二是产品结构调整,即拓宽企业产品领域,提高产品品质和产品竞争力,产品不断更新换代,延长生命周期;三是产权结构调整,按要求推进主业处于充分竞争行业和领域的商业类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稳妥有序开展国有控股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建立激励约束长效机制;四是市场结构调整,精耕细作细分市场,避免过度同质化竞争,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五是组织结构调整,制造业企业必须改变以生产为中心的经营机制,坚持把营销作为整个组织架构的龙头,一切围绕市场转,尊重用户、敬畏市场;六是人才结构调整,即改变人才地区结构矛盾,解决人才年龄结构老化问题,解决高技术、高技能人才短缺问题;七是区域结构调整,要推进布局结构由区域、国内向海外乃至全球拓展。
改革党建同推进 企业振兴有保障
《经济参考报》:很多人注意到,您来到中国一重在狠抓深化改革的同时,还有一个动作颇为引人瞩目,就是抓实企业党建。您能否谈谈党建在企业改革中的地位和作用?
刘明忠:党的建设是国有企业的“根”和“魂”,同时也是企业改革发展的政治保障。新修订的党章明确,国有企业党委(党组)发挥领导作用,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依照规定讨论和决定企业重大事项,同时对国有企业党的基层组织发挥作用的途径和方式提出了明确要求。因此,国企党建必须抓实抓好,这是一个大是大非问题,绝不能出现偏差。
说到党建与改革的关系,我认为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要坚持把落实党建和企业改革同步谋划,同步推进。抓党建首先讲改革,推进改革逢会必讲党建。要通过改革进一步明确党在国企的领导地位,同时让党建为国企改革保驾护航。
《经济参考报》:中国一重是怎么抓党建的呢?
刘明忠:具体到中国一重来说,党建工作可概括为“23451”。即发挥“两个作用”——党委的领导作用和各级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形成“三个保证”——坚持党建工作为公司全面振兴发展提供制度保证、组织保证和监督保证,制度上把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各环节,组织架构上坚持和完善“双向进入、交叉任职”领导体制,监督上整合内外部资源,形成监督合力;开展“四创工程”——党组织创新、创业、创优、创效工程;建立“五大体系”——党建工作指标体系、责任体系、跟踪体系、评价体系和考核体系;实现“一个目标”——把国有资本做强做优做大的目标。
在一重,党建目标和企业改革发展的目标是一致的。当前实现扭亏为盈之后,下一步将紧紧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提出新的目标——到“十三五”末,实现营业收入300亿元,利润5亿元,职工人均收入年增长7%,进入中国企业500强;到“十四五”末,把中国一重建设成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经济参考报记者 李新民)
【责任编辑:李巨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