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粮集团赵双连:中粮将在更高层次实现重塑
中粮集团赵双连:中粮将在更高层次实现重塑
文章来源:《国资报告》杂志 发布时间:2018-03-05
2017年,中粮集团实现利润总额118亿元,同比增长80%,取得历史性突破。
1月25日上午,中粮集团召开2018年工作会议。《国资报告》记者在现场了解到,中粮集团2017年实现利润总额118亿元,同比增长80%,取得历史性突破。
“2018年,中粮集团将坚持聚焦主业、量利兼顾、适度放量,坚持从严治企、严控风险,突出抓好三大拉动,全力推动四个转型,为实现中粮国际化一流企业目标再创辉煌。”中粮集团党组书记、董事长赵双连告诉记者。
晒出19个“考生”的成绩单
“2017年,是集团全面深化国有资本投资公司改革的关键一年,是重塑发展体制形成新格局、提质增效实现大突破、恢复性增长迈向新台阶的一年。”赵双连对中粮集团的2017年进行了整体评价总结。
一年来,中粮集团按照“从严治企、品牌引领、激发活力”工作思路,加快打造国际一流大粮商,全年实现营业收入4825亿元,同比增长9%;利润总额118亿元,同比增长80%,超额完成国资委下达的预算目标,取得历史性突破。自2018年起中粮集团薪酬向基层员工倾斜,让员工们分享到改革带来的红利。
2017年,中粮集团旗下所有平台全部实现专业化、公司化运作。中粮集团利润能够实现历史性突破,与这些公司的努力分不开。会上,赵双连晒出了中粮集团旗下18个专业化公司以及中粮研究院2017年的成绩单。
从营业收入来看,中粮国际排名第一,排名二至四位的分别是中粮油脂、蒙牛乳业、中粮贸易。其中,营业收入增长率最高的是中粮糖业,营业收入完成预算情况最高的是中国纺织。
从利润总额来看,排名前四位的分别是中粮置地、蒙牛乳业、中可饮料和中粮资本,四家公司利润总计接近110亿元。其中,利润增长率排名第一的是中国纺织,达到279.5%。
从最终成绩单来看,中粮旗下19家公司中,五家公司获评“优秀”,七家公司获评“良好”,五家公司获评“合格”。“不合格”企业有两家,有红黄牌警告或一票否决事项。
据了解,中粮集团规定,连续两年业绩未达成预算的单位,对主要负责人进行降职调整。业绩考核动真格,这是中粮国企改革能够持续深入推进的重要原因之一。
实现体制再造的“中粮方案”
近年来,中粮集团持续、全面深化改革,通过率先探索国有资本投资公司改革,基本形成了中粮专业化发展的体制再造,为全面深化国企改革贡献了力量并提供了“中粮方案”。
两年来,中粮集团的改革成果凸显:管资本与管资产分开,改革集团总部职能,定型专业化经营商业模式;聚焦主业发展,战略清晰,目标明确;经营资产有退有退,混改、上市优化资本结构,完成企业恢复性增长。
赵双连告诉记者,这首先得益于中粮集团找准和解决了改革的五大关键问题:发展定位问题;资本与资产的关系问题;放权和监督的关系问题;机制不活、激励不到位的问题;资本系统优化问题。
其次,与中粮集团确定了人财物、产供销、责权利一体化的专业化商业模式也有很大关系。在2016年16项整合基础上,中粮集团在2017年继续开展18项重点资产整合工作,涉及资产1816亿元,涉及11家上市公司,占集团总资产的三分之一,真正实现了管资本与管资产分离,使资产运营企业成为独立市场竞争主体。
同时,中粮集团通过划转或交易内部资产等方式,实现股权和管理权统一;通过优化法人架构或资产拆分,2017年底十八家公司已全部改造成为独立的法人主体;通过并购整合外部资产的方式实现主业优化布局和快速扩张。
对此,业界专家认为,这是中粮成立以来,资本整合力度最大的一次,是历史性的、全面的、主动的、有效的整合,是2017年中粮工作的主要标志,是中粮发展史的里程碑,将持续发挥作用。
此外,混合所有制改革也激发了企业的内生动力。两年来,中粮集团共有6家专业化公司通过混改、员工持股、上市和设立基金等股权运作方式引资270亿元。14家专业化公司完成混改或实现股权多元化,饲料、酒业、粮谷和纺织将在2018年底完成混改。
“除粮油糖棉核心主业上市,保持51%的控股权以外,其它非主业都可以把股权降到50%以下。”赵双连告诉记者,混改的本质是职能转型,各专业化公司治理和运营机制全面优化,在混改过程中,中粮集团要防止“一股独大”和“假混改”。同时,要通过员工持股实现企业与员工的利益捆绑,“过去是拎着脑袋上战场,现在是拎着家当上市场。”
缓解“三个不匹配”
2017年,中粮集团通过聚焦主业,总资产增加,效益明显提升。目前,在世界主要粮商中,中粮资产第一,营收第二,利润第三,营收和利润均比2016年提升一位。“中粮首先姓粮”的观念进一步深入人心,安身立命根基不断筑牢。
近两年以来,中粮集团的粮油糖棉核心业务经营量迅猛增长,2017年约1.5亿吨,其中国内经营加工量5721万吨,增长近1677万吨。
与此同时,中粮集团坚持有进有退,推动国有资本向核心主业集中,不断提高主业实力和竞争力。2017年,中粮集团退出总计105个项目(含各种壳公司),处置亏损企业和低效无效资产约53.5亿元,在主业“涨”和“进”的同时有效止住了“出血点”。
2017年,中粮实现了提质增效,增强了企业活力。在赵双连看来,中粮曾经存在的 “三个不匹配”问题明显缓解。
一是经济效益与资产规模不匹配的问题明显改善。中粮集团利润总额从2015年的34亿元增至118.3亿元,增加74亿元;总资产得到有效增长,比2015年增加780亿元 。
二是产业发展与国家需求不匹配的问题明显改善。中粮集团粮油糖棉核心业务销售加工量由2016年的4344万吨提高到5721万吨,同比增长32%,服务国家粮食安全和市场调控的能力进一步增强。
三是国际化布局与国际化经营水平不匹配的问题明显改善。中粮国际出现巨额亏损和风险事件后,中粮集团党组果断、全面接管中粮国际管理。通过深度管理、深度整合、深度参与运营,中粮国际2017年实现减亏20亿,完成党组下达的止血、整合、扭亏三大阶段性任务。
“中粮国际发生了根本性转变,最困难的时期已经过去。我们的派驻团队和中粮国际国际员工是可依靠、可信赖的队伍。” 在赵双连看来,中粮对收购企业进行深度管理、整合、运营是一种尝试,是对中央企业在走出去中采取何种发展模式的新探索,是对水土不服、文化融合困难等一系列问题的新探索。
党对企业的领导不断增强
过去的一年,中粮集团全面贯彻落实全国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会议精神,突出政治建设在党的建设中的重要地位,管思想,强化“四个意识”;建制度,党组织决策前置;重基层,强固战斗堡垒;严纪律,锤炼严实廉作风;抓人才,筑牢发展根基,为改革发展提供坚强思想组织保证。据赵双连介绍,这些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集团党组强化领导核心作用,在重大问题决策谋局。实现了党的领导与企业治理的有机融入,事关改革发展大计的重要发展方向、重大战略布局,由中粮集团党组研究决定;实现了党的领导与法人治理的有机结合,2017年,中粮集团董事会进一步提高公司风险识别和风险防控能力,重大经营和改革议题在董事会上都得到充分讨论。
二是坚持党管干部原则,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形成干部“能上能下”的制度机制;建立市场化用人机制;扩大干部选用的民主推荐;推进干部年轻化;完善调研员制度;统一干部管理的标准和程序;坚持民主决策;建立干部交流制度;加快建立现代企业治理结构。
三是大力弘扬严实廉,上下风清气正,人心思进。推动两个责任落实,全面加强从严治党、从严治企工作;持之以恒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纠正“四风”;建立内部巡视巡察制度,开展两轮共四家专业化公司的巡视;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加大严格执纪和问责力度。
“这两年企业党建作用发挥最为突出,党组领导核心的发挥,引领着企业发展的方向、速度和质量。员工拥护,各界肯定。”赵双连告诉记者,回顾中粮集团这两年工作,有需要长期坚持并不断丰富发展的共同认识:
第一,必须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结合实际创造性地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切实发挥各级党组织领导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
第二,必须不断锤炼“严实廉”的工作作风。营造风清气正、开放包容、阳光活力的文化氛围,造就一大批敢负责、敢担当、敢作为的干部人才队伍。
第三,必须把企业发展与国家要求紧紧结合起来。把握大势、谋划全局、会抓大事、敢于放权,靠制度约束,靠机制激励。
第四,必须坚持使命引领。这两年中粮集团不断向主业回归,聚焦主业发展,中粮真正姓“粮”了,在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和宏观调控的作用更加突出。
第五,必须把改革作为企业发展的动力。这两年改革整合力度历史最大,改了很多过去想改而没有改或改不了的问题,做了过去想做而没有做或做不成的大事。
第六,必须转变发展方式。把握好发展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发展表现出的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的新特点,兼顾规模、效益和现金流的平衡,实现高速度增长与高质量发展的统一。
实现更深层次的自我重塑
2018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
展望2018年,从经营业绩层面来看,中粮集团定下了营收同比增长8.4%,利润总额同比增加10%的发展目标。
在赵双连看来,2018年是中粮由恢复性增长转向常态化发展的开局之年,更加要注重来自增量的贡献,更加注重发展的质量。
从企业发展层面来看,中粮集团2018年要实现三个“明显变化”:一是各产业布局要清晰并明显优化;二是大物流体系改造,补缺明显变化;三是品牌市场营销占比要有明显变化。三个“全面完成”:一是专业化整合全面完成;二是混改全面完成;三是三年攻坚任务全面完成。
从组织管理方面来看,2018年,中粮集团整体ERP系统全面启动、持续覆盖优化,推进信息一体化。
这些发展目标的背后,是中粮在不断推进战略、管理、业绩等重塑之后,努力实现更深层次的自我重塑——文化重塑。
长期以来,中粮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优良传统和忠良文化。从历史走向未来,延续传统、开拓前进,才能做好今天的事业。
“2018年,中粮集团迈入改革发展新时期,在国有资本投资公司改革、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企业转型发展中,需要形成新时期中粮文化。”赵双连表示。
在他看来,新时期中粮新文化的核心内涵包括:“忠于国计,良于民生”的央企责任,“严、实、廉”的工作作风,“品牌、品质、品格”的企业经营理念。新时期中粮文化是对六十多年中粮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是新时代、新目标的新要求,是对全体中粮人奋发进取的动员和号召。
“打造世界一流企业,中粮集团需要持续加强党的建设,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立足国际化大企业,脚踏实地反映中粮集团作为粮油食品企业的本质特点,将新时代新要求融入企业文化之中,成为共同遵守的价值标准、基本信念和行为规范,构建共同精神家园。”赵双连告诉记者。(《国资报告》杂志记者 任腾飞)
【责任编辑:李巨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