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中国铁道建筑集团有限公司 发布时间:2021-07-08
“淹没”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芦苇荡里的五苇场站,是和若铁路工程建设线上的一个小小的机车交汇站。这里无水、无路、无电,夏季气温最高45摄氏度,冬季最低零下30摄氏度,常年黄沙漫天,方圆200多公里没有人烟,手机信号时有时无。
在这里,张大平和工友们孤独地守望着机车的往来方向,随时等待着远方调度中心发来的指令,及时准确地将铁路道岔扳放到需要的股道上,守护着一列列机车沿着正确的方向安全驶过,将施工物资运送到各个施工点。
别看小站小,责任可不小
全长825公里的和若铁路是环塔里木盆地铁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中铁十四局集团承担着其中535公里的铺架任务,为了运输需求,线路上设置了一些中间车站,便于机车会车避让,提高运输效率,五苇场站便是其中之一。
没有站台,没有站房,只有孤零零的三间板房,一间值班室,一间寝室,一间厨房,自2020年底开站以来,5名驻站机运队员就没有离开过这里。
开锁、拔锁销、提手柄、扳道、加锁……每天六七趟工程列车往返,他们分工合作,24小时值守,扳道员负责准确无误地扳道岔,为列车调整前进方向,值班员负责用对讲机向调度中心反馈信息、指挥列车通过或停车避让,同时还要负责区间线下、线上各施工单位的登销记工作,驻站联络员则负责线路区间施工联络,在列车进入区间前及时通知施工人员下道。
“别看小站小,我们的责任可不小。我们的工作看起来很简单,但关系着机车的行车安全和沿线各单位施工队工友们的人身安全,每个环节都不能犯迷糊,一个指令错了后果都不堪设想。”已参加过十多个铁路工程建设的值班员张大平说,不管是冻得发抖,还是晒得冒油,或是砂石打到脸上生疼,蚊虫咬的难受的时候,都要时刻绷紧神经,对前后方区间情况掌握一清二楚,丝毫不敢麻痹大意。
“我们就是无人区里的信号灯”
在这里,手机只有放在一个特定的地方以一个特定的角度才能找到信号,值班员需要手臂高举,在空气中摸索着看不见的信号,这一举,可能就是半个小时。
“我这手机没信号了,看看你们还有不!”“有了!有了!这里找到一格信号。”呼啸的风沙中,值班员乔红凯手机举过头顶,提高分贝喊道:“报告指挥中心,我是五苇场,这里在刮沙尘暴,能见度不到10米,建议马上停止发车……”
“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进入春季,当地沙尘暴异常频繁,刮起来短则几个小时,长则几天,让小站的通讯比以往更加困难。
“这一眼望不到头的沙漠里,我们就是指挥机车前行的信号灯。如果灯灭了,火车就不能开,咱们的那些钢轨、道砟就没法运到前方去,直接耽误工期。”恶劣的自然环境下,工友们只能想方设法地寻找通讯信号,尽可能地与调度室保持联系,让五苇场这盏“沙漠之灯”长亮不熄。
“室内经常接收不到信号,我们只能在室外办公。”张大平指着板房外的一张双层床,上铺挂着棉质门帘,床前有一张办公桌,桌上放着对讲机。天气条件差的时候,无论白天黑夜,他们要始终守在对讲机旁,时刻等待回应调度室发出的指令。夜里最低零下30多摄氏度,接车或巡道时即使穿着棉鞋、棉大衣还是冻得不行,只能不停地跺着脚取暖。
但大自然的威力让人震撼,在严重的沙尘暴影响下,不仅所有的交通、通讯中断,还会让五苇场在铺天盖地的黄沙中“消失”身影,让五名工友“音讯全无”。
“说不害怕是假的,但我们知道,领导同事们肯定比我们更着急。”张大平说,尤其到了5月份,大大小小的沙尘暴成了“家常便饭”,或长或短的“失联”也时有发生,但一旦超过几个小时联系不上,就算风沙再大,领导同事们一定会克服重重困难过来找他们。
“小站来个人,我们开心地就像过生日一样”
长期在沙漠无人区里生活,没有水、没有电、没有人烟,终日面对空旷的沙漠和无边的芦苇荡,其中的滋味非身临其境是难以想象的。
水、食品等一切物资都要依靠火车由若羌铺轨基地运送进来。大家都惜水如金,在满足食用饮用需要的前提下,自觉地减少用水量。
“我们都尽量不洗或者少洗衣服,洗脸、洗头、洗澡也都是能省就省。”今年36岁的周建朝是工友们的“小老弟”,他展示着自己满是油渍、沙尘的衣服说:“不过,在这里衣服洗了也白洗,还没等晾干就全是沙子了。”
“短点,再短点。”“干脆剃个光头,更省水了,哈哈!”张大平就把自己的理发器带到工地,闲暇时间,工友们都练起了理发手艺,互相帮忙解决“头等大事”。
周边芦苇密布,防火尤为重要,工友们的一日三餐全部靠一台电磁炉、一个电饭煲、一口铁锅完成,铁栅栏大门处的一台发电机承担起所有的工作及生活用电。
“中午炒两个菜,早上、晚上就简单煮个面条。夜里值班要是饿了的话,就吃个泡面。”午饭时间,擅长厨艺的老大哥赵汉增负责掌勺,其他工友则分工合作,洗菜、切菜、发电、熬粥……不一会儿,两菜一汤上桌,大家围坐在一起享用起来。
“别看是在无人区,但我们这肉、菜、蛋,还有米、面、油啥的从来没断过,吃的都很新鲜健康。”赵汉增笑着说:“同事们两天一次给我们送些吃的用的,生活上都不用发愁。”
相比生活条件的艰苦,内心的孤独和寂寞是对人更大的考验,沙漠里没有人烟,却偶尔会有野生动物光顾。“我们见过狐狸来到跟前,幸好我们有栅栏围的院子,想想都瘆人。”身材魁梧的赵广品曾跟狐狸面对面僵持了半个多小时。
为了壮胆,他们托基地的同事抱来一只小狗养了起来,可以吓退狐狸,还可以给枯燥的生活解解闷。
在这里,在想家又联系不上家人的时候,他们只能看向家的方向。而收养的那只小狗,更像是这茫茫沙漠中,唯一的温情陪伴。
“每天最盼着的就是工作时间了,能和基地的同事们聊聊天,听他们说些新鲜事。”尤其是来了客人,大家都兴奋地围在一起说说笑笑,“见个陌生面孔就跟过生日一样,可高兴了!”
现在施工到了冲刺阶段,五苇场热闹了起来,大家比以往也更忙碌了。每天都经过几趟车,大家谁休班谁就给列车乘务人员做做饭,短时间停车时就把饭菜送到车上,寂寞的小站增添了许多生机。
像五苇场这样的小站,在和若铁路工程建设线上有12个,小站工友们忍受着常人无法想象的孤独寂寞,对抗着恶劣的自然环境和生活条件,靠着手机传递着对家人的思念,坚守在铁轨旁,照亮着一列列机车前进的方向。
【责任编辑:张思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