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发布  >  人物·文化  >  故事 > 正文
2600公里的护航之旅

文章来源: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发布时间:2021-02-20

2月4日,在大凉山深处的西昌卫星发射中心,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托举通信技术试验卫星六号腾空而起,火光划破黑夜,山坡一片通亮。

那一刻,回望从上海辗转西昌的2600公里坎坷来时路,卫星试验队员们感慨万千。

一夜出4份方案,不慌

在运输前期,试验队准备好的3套空运方案因为种种原因没有办法启用。这意味着,试验队要做好空运变陆运的准备了。

航天科技集团八院812所主任工艺师季红侠得知这个消息时是在晚上10点多。这天夜里,他需要完成“铁路运输、铁路+公路运输、公路运输、公路+铁路运输”这4种运输方案,供第二天会议进行讨论。通常一份运输方案需要准备1周的时间,而一天晚上出4份更是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

回忆起当时的感受,季红侠显得很淡定:“不慌,铁路、公路这两种我们其实已经做过预案了。”

实际上,早在去年与运输代理公司的接洽会议上,型号总指挥姜健就这样说过:“我们要把所有可能发生的情况全部考虑到,所有的预案都准备好。”他所说的“预案”既包括空运,也包括铁路运输和公路运输。

综合比较后,试验队确定启用第四套方案:使用全铁路运输。铁路运输使用的运输专列需要提前申请,为了能够尽早发车,八院运输保障处马不停蹄地跟各方沟通,最终确保专列按正常时间发车。

一切准备就绪,就等出发。这时,铁路方面又发来通知:列车途经路段需要维修。如果要等原定的路段维修结束,启程时间又得往后拖;如果要换一条路段走,对备选路段来说,载着包装箱的列车太宽,有一些较窄的山洞没有办法通过。

为能尽快出发,试验队启用了第五套方案:绕路。卫星平台和载荷分头行动,平台走公路,载荷走铁路。这又涉及了公路运输。“在得知空运方案行不通的时候,我们就在公路上试跑过,对各项数据都心里有底。”季红侠说。

产品质量背后的“网”,稳妥

这次运输从东部到西部,气压的变化、车辆的震动、环境的温度和湿度等都可能会影响到卫星的状态。怎样保证卫星抵达后的状态稳定?“数据包”发挥了作用。

型号产保助理夏远镜介绍,“这个数据包的整体框架是AITt,在AIT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个t(transport),就是考虑到需要重视运输这部分。”

2019年起,型号总设计师俞洁就提出了要进行型号数据包的结构体系构建。

“你可以把数据包想象成一个网,或者一张数据导图,通过这个图可以看到各个阶段、各个过程、各个系统需要建立什么数据。”星上组副组长张凌燕打了个生动的比方。

“对于我们队伍而言,建立数据包结构体系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对型号研制的再学习、再认识、再量化的过程。”张凌燕说。

通过数据包采集评估研制过程中的“封装数据”,研制人员能够证明产品质量的符合性,实现过程可追溯;同时,采集汇总测试、试验产生的“监测数据”,通过数据比对,能够证明产品的质量稳定性。

公路运输车队和铁路运输专列依次启程,又按计划依次到达。一路上舟车劳顿,两条运输线上的试验队员都憔悴了不少,但车上的卫星一直状态稳定。抵达后,经开箱检验,卫星的各项状态指标正常——试验队的运输攻关取得了圆满成功。

“空运、铁路和公路3条路都跑通了,以后真没有什么能难倒我们的了。”一直比较腼腆的季红侠说到这里时声调抬高,笑了起来。

【责任编辑:家正】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