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发布  >  人物·文化  >  故事 > 正文
守护钢围堰

文章来源: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发布时间:2021-01-08

“说出来可能很多人都不信,但是拿软棉花来保护钢围堰,我们确实做到了!”中交集团所属中交一航局汕头中山东路项目工程部副部长李志鹏介绍道。

南方的初冬,凉爽的海风吹拂过汕头中山东路中砂大桥项目,建设者们正在为早日实现通车目标而努力。作为2021年汕头亚青会的重点配套工程,中砂大桥建成后,可直达亚青会主会馆,同时与东海岸大桥遥相呼应,实现东海岸新区交通闭环,对完善汕头交通运输网络具有重要意义。

中砂大桥东接澄海区、西接龙湖区,全长约1.3公里,其中位于水中的9号墩和10号墩为主墩,它们决定了大桥的整体进度。但就在施工如火如荼进行时,两个主墩的钢围堰却不约而同地受了“重伤”。围堰裂缝,漏水现象频发。

按照施工计划,中砂大桥的基础和下部结构都需要在水下完成施工,通过打设钢管桩来阻隔海水,形成围堰,为桥墩施工创造干燥的作业环境。但是施工地点位于入海口附近,水流量大、暗流多,再加上施工地质与设计单位提供的地勘报告存在较大出入,不同程度地出现了斜岩、孤石和强风化地质。软硬夹层的地质导致钢管桩在打设过程中极易发生变形和位移,破坏围堰结构密实性,造成渗水。

亚青会已经步入了倒计时,大桥进度却一再迟缓,李志鹏心急如焚。“这个点刚修补好,那个地方又开始漏水了。”潜水员下水检查发现,10号墩围堰有2处钢锁扣脱扣产生缝隙,水流和泥沙涌入其中,如何快速修补围堰成为一道难题。

为了不影响工期,李志鹏只能先带着团队边抽水边施工。“一开始,大家都泡在齐腰深的水里,白天黑夜不停抽水,真的太难了。”李志鹏回忆起当时的窘境不免摇了摇头。项目团队经常是连续排水36个小时,才能短暂清理完渗水,然后争分夺秒投入施工,待积水到一定深度时,只能停工再排水。作业效率的低下,人力物力的大量浪费,大家的热情被削减至冰点。“这样治标不治本,必须想办法‘愈合’围堰伤口。”李志鹏下定决心要尽快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技术团队几经讨论后,决定在钢锁脱扣处的外围先打设钢板桩,形成弧形密闭空间,再回填封堵材料,最后灌入高强度混凝土进行密实。这相当于在两根钢管桩的连接缝外侧再加固一层钢板,达到封堵漏缝的效果。但由于潮水来回冲刷,这个方案并未如大家期待的那样根治问题。李志鹏没有灰心,在一番资料查阅和四处求方后,被一种“棉花堵漏”的工艺所吸引。

“坚硬的钢板都无法阻止海水渗入,柔软的棉花能有多大力量?”施工陷入僵局,李志鹏只能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展开新工艺试验。令大家眼前一亮的是,经过研讨和试验,“棉花堵漏”效果显著。李志鹏解释:“打设钢管桩无论做得多细致,总还是会有些小缝隙,久而久之缝隙越来越大。我们利用围堰内外的水压差,由潜水员潜入水下,从渗水口的外侧塞入棉花,水的压力会帮我们把棉花紧紧压到缝隙里,堵住渗水口,就像贴上创可贴一样,均匀又密实,然后再回到渗水口的内侧打上钢板。”外封内堵的新工艺马上投入实践,短短两天时间内,项目团队仅用了15公斤棉花便彻底克服了钢围堰的渗水问题,完美解决了主墩桥墩施工的大麻烦。

渗水问题得以解决,主墩下部结构施工也很快完成,如今大桥已经顺利进入上部结构施工阶段。看着火热的施工现场,李志鹏的斗志更足了。

【责任编辑:家正】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