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发布  >  人物·文化 > 正文
【人物】陈兴海:非洲大陆上跳动的一颗中国“铜”心

文章来源:中铁资源集团有限公司  发布时间:2024-12-27

在位于非洲刚果(金)的华刚矿业股份有限公司机器轰鸣的生产车间,总能在机器臂不停翻转的阴极铜生产线上看到华刚矿业总工程师陈兴海忙碌的身影。从一个出身于农家小院的大学生,到企业技术骨干,再到世界级特大型铜钴矿企业技术掌舵人,陈兴海用坚毅和执着传承工匠精神,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了不平凡的业绩。今年,他荣获“中央企业劳动模范”荣誉称号。

2009年5月,怀揣着矿业报国梦想的陈兴海踏上了非洲这片充满挑战的土地,来到了有着“世界地质博物馆”“中非宝石”之称的刚果(金),成为华刚矿业筹备处的一名技术人员。

集体照片 (5)

当时,华刚矿业项目正处于可研阶段,现场仅有寥寥几位技术人员,生活生产物资极度匮乏。陈兴海与众人一样,居住在临时搭建的板房中,烈日风沙下,在矿区现场啃着硬面包、喝着凉水是常有的事。有一次,他们连续一个月都以面包为食,从矿区回来已是饥肠辘辘,翻箱倒柜才找到一小袋米和几个罐头,用电磁炉做了一顿米饭,再配上一盒辣椒炒罐头,这便成了他们当时最美味的一顿“大餐”。多年后,当提到这些往事,陈兴海笑着说:“这都不算啥,心中有梦想,再苦也是甜!”

集体照片 (1)

生活的艰苦对于陈兴海来说并不算什么,真正的压力来自于项目可研阶段那一次次惊心动魄的“闯关”。2010年,为验证生产工艺流程,需开展选矿连续扩大试验,要求采集样品量不少于30吨。对于尚未开发的矿山来说,能否采集到具有代表性的样品至关重要,一旦钻孔设计或施工出现失误,前期所有工作都可能功亏一篑,甚至投资都会打水漂。有一次,一个钻孔位于矿区破碎带,施工难度极大,中途几次出现塌孔和卡钻。设计孔深260米,好不容易打到255米深度,还差5米仍未见矿,施工方当即表示放弃钻探。得知情况后,陈兴海马不停蹄地奔赴现场,拿出所有技术资料仔细分析研究后,毅然决然地说出了一句让现场所有人都震惊的话:“再打10米,不见矿我负责。”第二天一早,天还没亮,施工方技术负责人就兴奋地给他打来电话:“见矿了,见矿了!”事后得知,这个孔见矿深度为 262.45米,且矿化情况非常好,最终孔深291.68米,实际取样重量达3吨。

在科技创新的道路上,陈兴海始终怀揣着强烈的紧迫感。他就像一个不停歇的奔跑者,无论身处生产一线担任技术负责人,还是担任总工程师,心中念念不忘的都是如何利用科技创新培育企业新质生产力。时间回溯到2015年11月,华刚矿业这个世界级特大型铜钴矿一期正式投产。然而,按照最初设计,地质取样采用单孔15米整段取样、化验以及矿体二次圈定的方式存在较大误差,围岩混入导致贫化率过高,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如不尽快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就把好端端的‘富矿’开成了‘贫矿’,企业经济效益就这样白白流失了。”陈兴海深知问题的严重性,于是主动请缨踏上了技术革新之路。为了找到解决方案,他组织带领技术人员查阅大量矿山开采技术资料,在海量数据中苦苦探寻破解之道。一次次试验,一次次失败,但陈兴海并没有气馁。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在经历了无数次的试验研究后,由陈兴海主导的技术革新方案取得了重大突出。他创造性地提出了整段穿孔、分段取样、精准圈定矿体的解决方案,使损失贫化从设计的5%下降至3.5%以下,每年减少矿石损失13万吨,多回收铜金属量1600吨,创造的直接效益每年高达1000万美元以上。

陈兴海用行动诠释着他对科技创新的执着。在华刚矿业一期、二期工程建设中,他带领技术团队深入研究铜钴矿石赋存状态和分布规律,开展三维地质建模,将矿石进行15种分类,并首次在大型有色矿山实现分采配矿,并按分采分选设计思路建成3条选矿生产线。其中,采用磨矿直接浸出工艺,解决了高氧化率矿石浮选工艺难回收的问题,选矿回收率达100%,冶炼回收率95%以上,极大地提高了资源利用率。2024年6月,他参与完成的《金属氧化矿高效浮选分离多维度精准调控创新技术及应用》科研成果荣获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几年来,陈兴海将一个个技术上的不可能变为可能,将一次次不确定变为肯定。他带领专业技术人才开展了多项科研课题及应用研究,申请专利30余项,其中发明专利11项,已获专利授权10项。2017年,国际矿物协会批准认定了他在研究过程中发现的新矿物“Guite”(Co3O4)。2018年,他参与完成的“高氧化率复杂铜矿高效浮选新工艺研究及应用”项目荣获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人生的价值究竟何在?“矿石的价值在于品位,而人的价值在于实干与担当。”陈兴海如是说道。2021年4月,他在完成二期基建剥离工程后,又转战矿建二期工程,带领技术部门积极组织协调,解决土建、设备安装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难题,全方位提供技术服务。针对尾矿库初期坝换填、综合管网桥架变更等问题,陈兴海不厌其烦地与设计院、设备厂家、施工单位沟通协调,探讨解决方案,常常忙碌至深夜。在陈兴海和华刚矿业二期建设团队的共同努力下,项目从破土动工到选矿II系列主干系统的建设完成,仅仅用了11个月的时间。2021年6月30日,华刚二期首批阴极铜顺利产出,再次刷新了非洲矿山建设的“中国速度”。

大浪淘沙,真金璀璨。企业最需要的时候,他去;项目遇到困难的时候,他冲!16年坚守在海外矿山一线,对于陈兴海来说,中国中铁的“开路先锋”精神,已深深融入他的血液,渗透进他的骨髓。如今,站在华刚矿业二次创业新的历史起点,他说:“在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创新道路上,自己永远是个新兵。”

【责任编辑:家正】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