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发布  >  人物·文化 > 正文
刘建通:远渡山海 促民心相通

文章来源: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  发布时间:2023-10-11

桑河二级水电站是柬埔寨最大的水电工程,总装机容量占柬埔寨全国发电量的五分之一以上。刘建通是这个水电站的一名中国员工,从1989年12月参加工作以来,他一多半的时间都投身于境外水电事业,从缅甸到柬埔寨,他致力于工程建设管理,也努力成为“一带一路”上促进民心相通的使者。

拓荒业务 移民村里的“乡里人”

2013年,中国华能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在柬埔寨投资建设桑河二级水电站,刘建通和团队成员就此踏上了华能在柬埔寨的拓荒之路。刘建通和团队成员到达柬埔寨后接到的第一项任务,便是说服当地村民搬迁,而这也是彼时所有工作中最难啃的“硬骨头”,因为该项目是柬埔寨有史以来搬迁规模最大、涉及人数最多的搬迁项目。

面对移民规模大、文化差异大、无相关参考经验等诸多难题,刘建通迎难而上,深入移民村,努力融入当地民众,适应当地习俗,逐渐成为了电站移民村的“乡里人”。

在融入当地过程中,最让刘建通难忘的,是学着吃当地“臭鱼酱”,这是一种当地散发着奇特臭味的发酵食物,深受当地人喜爱,但初来乍到的外地人总会被它那臭味熏得“退避三舍”。那一天,在与当地村民一起围坐的饭桌上,他憋着气靠近臭鱼酱,又憋着气闭着眼将臭鱼酱吞咽下肚,还尽量面带微笑,那复杂的表情惹得大家哈哈大笑。“我这也算是入乡随俗了!”刘建通笑着说。

通过不厌其烦地向村民讲解政策、推介移民新村,内外联动,电站840户共计3690人的移民搬迁工作顺利按照目标节点完成。2019年1月,电站正式全面投产。

2-刘建通开展移民工作与柬埔寨百姓合影(后排右一).jpg

刘建通与柬埔寨当地的百姓合影(后排右一)

“我最自豪的事,是看到柬埔寨百姓因为我们告别了‘无电灯时代’,生活得更加幸福。这就是我们‘走出去’的意义。”刘建通说。

坚守500天 “舍家抗疫的铁门栓”

2021年2月,柬埔寨新冠疫情暴发,刘建通深知疫情形势的严峻多变,心系现场百余员工安危。作为电站现场防疫主责部门的一名老党员,他带头坚守境外电站现场连续工作500余天,放弃了回国轮休、舍弃了家人的牵绊,坚决扛起了现场防疫责任。

在海外坚守的两年里,他逐项落实防疫封闭管控等措施要求,深入各营地检查封闭管控情况,督促柬籍人员加强日常防护、督导生活防疫物资安全供应,坚决堵住“外部输入”的最大风险源,死死把疫情锁在了工区外,同事们都戏称他为“舍家抗疫的铁门栓”。

3-刘建通开展进场食品消杀工作.jpg

刘建通开展进场食品消杀工作

2022年6月,时隔500多天,刘建通终于回到祖国的怀抱,但工作仍没有结束。考虑到部门人员缺岗实际,休假期间,刘建通主动补位,牵起两地工作的“连心线”,成为对接境外及国内两地办公人员的“桥梁”。

砥砺初心 “澜湄甘泉”续新篇

电站建设过程中,中国华能将“建设一座电站、带动一方经济、保护一片环境、造福一方百姓、共建一方和谐”的理念融入到实际工作中,也将其传递到了异国他乡的百姓心中。

“澜湄甘泉”项目是由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牵头实施的澜湄合作公益项目,该项目旨在改善柬埔寨农村地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民生。

项目伊始,作为桑河二级水电站的“本地通”,刘建通深知该项目对改善移民村民生的重要性。他随即积极向公司反映、主动跑到上丁省政府部门协调,深入移民村收集民生资料,经过多方呼吁奔走,最终促成了“澜湄甘泉”项目在桑河二级水电站移民村落地,该项目也成为惠及当地民生的重点工作。

积极协调项目实施,挨家挨户讲解政策,为村民进行分散式农村饮水安全技术示范,及时疏解移民村项目推进阻碍......每个步骤,刘健同和团队成员都一一跟进,确保了项目最终的稳步实施。“澜湄甘泉”项目实施以来,已经累计为移民村完善安全饮水设施17处,较大地改善了移民村用水安全。

2022年末,柬埔寨上丁省农村发展厅为刘建通颁发了“社会责任突出贡献奖”,感谢其长期以来为桑河二级水电站移民村发展建设所作出的努力与贡献。面对当地由衷的感谢和好评,刘建通觉得:值了!

【责任编辑:俞昭君】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