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 发布时间:2023-02-27
陈永伟,现任中广核核电运营有限公司首席维修技师。参加工作以来,他曾先后荣获中央企业技术能手、中央企业青年岗位能手、全国电力行业技术能手等众多荣誉,并入选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被同事笑称“荣誉比工作年头还长”。陈永伟扎根核电一线,认真总结,先后以第一作者在SCI、EI及国内多个核科学技术期刊累计发表论文30余篇,出版著作3部。
一封邮件的“鞭策”
“其实我印象最深的是刚入职时师傅的一封邮件。”陈永伟提起印象最深的事是一封邮件。入职当年,师傅给他布置了一个“小任务”:调查一回路温度探头的测量精度。陈永伟觉得太过简单,一拍脑门,便将答案提交。
隔天,陈永伟收到师傅的邮件,正文有张仪器精度截图,是从厂家的说明书上得到的,与他提交的答案相差甚远,这无疑给年轻气盛的他泼了一盆冷水。陈永伟将邮件保留至今,时刻提醒自己要追本溯源。“其实就像衣服扣扣子,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后面的扣子还会对吗?”
陈永伟从此严谨对待每一项工作,无论是多不起眼的小事他都会先弄懂、多质疑,从细枝末节开始。
一个写满32页A4纸的公式
每个核电机组都有成千上万个大大小小的仪表,作为这些仪表的“守护者”,陈永伟和同事们需定期开展仪表巡检、校验和维修工作。
在进行某项试验时,按照外方给定的规程,需要将主泵升温到60℃才能停泵进行试验。这让现场的维修工程师们苦恼不已,因为试验过程仅仅需要10分钟,而为创造这60℃的试验条件则需要2小时。而为什么要这么做,外方专家却没有给出明确答案。
“这个试验的条件是不是必须的?”“常温的情况下进行试验就不行吗?”陈永伟直面问题,努力尝试寻找解决方法。为了研究清楚温度因素对试验的影响,陈永伟进行了详细的理论研究和验证。研究过程极为复杂,无法通过常规计算来实现,陈永伟只能借助计算机建模分析。一个公式的长度就长达32页A4纸左右,为了确保计算过程的准确无误,陈永伟的每一步的计算结果都需要反复推导和验证。同时为了充分验证理论结果,他搜集了大量工程期间的实际应用数据,并进行了大量仿真验证,最终证明温度因素对试验结果的影响可以忽略。目前,陈永伟的这一项研究成果已投入实际应用,大幅提升了业务运行效率。
一位现场发明家
除了高大上的科研,现场工作才是陈永伟的主战场。当同事将一块板卡插入校验装置后,只需要在屏幕上点击几下就能自动完成校验,整个过程耗时3分钟。在这之前这项工作需要连接四五块仪表,十几根接线,不仅耗时长,还容易出错。而这一切变化归功于陈永伟研发的"仪控板卡自动校验装置"。
“解决现场问题是最基础的,让现场更高效、更智能、更自动化才是我们的目标。”作为技术能手的陈永伟如是说。因此他都会深入研究传统工作过程中极为复杂的项目,提出多个方案进行尝试,从中寻求最合适的方法并配以工具整合,开发出一些“新玩意儿”。自动校验装置就是他16项智能化创新工具中的一项,目前这些工具已应用于多基地20余台核电机组,在提高工作效率、减少人员工时投入、安全风险降级等方面发挥了显著作用,也让现场人员对于创新技术带来的便捷、高效赞不绝口。
目前陈永伟依然在核电站一线努力奋斗。他常说:“想要收获就需要播种,想要持续的收获就需要持续播种。”而这,也是他13年来扎根核电仪控检修一线的真实写照。
【责任编辑:家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