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发布  >  人物·文化 > 正文
荒漠戈壁筑飞虹

文章来源: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发布时间:2022-11-30

前不久,由中国交建建设的新疆依吞布拉克至若羌高速公路(以下简称依若高速)正式通车。经过五年奋战,一条宽阔平坦的通衢大道在群山沟壑之间蜿蜒绵亘,依吞布拉克至若羌的行车时间缩短至3小时。

全长294公里的依若高速沿线平均海拔近3300米,穿越罗布泊和阿尔金山两大“无人区”。它的通车运营,成为继连霍高速、京新高速之后,进出疆的第三条高速公路大通道。建设期间,中交建设者风餐露宿、披星戴月,克服无水、无电、无网络、无食材、无物资以及高温、高寒、缺氧、沙暴等困难,有效破解“卡脖子”技术难题,使依若高速提前8个月建成通车,向新疆人民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攀登!勇当阿尔金山“开路先锋”

高空俯瞰,阿尔金山脉就像刀刻一般,褶皱万千,横亘在新疆东南出疆要塞上。2017年7月,在依若高速4标测量队长刘晓鹏的带领下,13名刚走出校门的年轻测量员,不畏艰险深入阿尔金山。他们立志要在这片未知区域用脚步“丈量”出工程施工需要的所有数据。

阿尔金山表层由一层浮土和风化的岩浆交织而成,松散而又锋利。“有些看似很坚硬的石块,手一碰就会散开。没有下脚之地,我们就用手扒;没有通道,我们就用脚踏出来。”刘晓鹏回忆说。他把队员们分成6组,交替前行。每组2人,一人开路爬上山顶,放下安全绳,另一人则背着仪器测点。

有一次经历令他们至今仍心有余悸。当时,刘晓鹏爬到半山坡,才发现光秃秃的山体没有任何可以防止自己滑落的植被,脚下也找不到其他的着力点。回头一看,身后就是万丈悬崖,不由得吓出一身冷汗。随着体力逐渐耗尽,他的双腿开始发抖。危急关头,同事从另外一条路爬上山顶,放下安全绳,将刘晓鹏拉了上去,这才脱离险境。

大山里的信号很弱,有时候为了寻找信号,往往要爬十几个来回,才能完成一个点位的测量任务,算下来他们每天都要爬10几座山。“受伤是常事,有时看到石头上的血,才知道自己又受伤了。”刘晓鹏笑着说。再苦再累,也没有人退缩。最终,两个月时间里,44.2公里,他们测了两个来回,实际徒手爬越里程超过180公里,复核了所有地形地貌原始数据,标定出2210个中线桩位,为项目正式开工奠定了坚实基础。

开拓!无人区上演“愚公移山”

“架桥机过跨注意受力检查,落梁控制精度……”2021年7月13日,在阿尔金山脚下,依若高速4标负责人刘勇对施工人员叮嘱道,他的心提到了嗓子眼。这一天,依若高速重要控制性工程——巴什考贡特大桥成功贯通。捷报传来,建设者的心情久久无法平静。

巴什考贡特大桥全长1402米,被包围在V型山谷之中,平均海拔3400米。大桥一端紧邻红柳沟,连接巴什库尔干一号隧道和二号隧道。线路跨越多个山体,山势陡峭,没有设备进场的道路,这是一座在戈壁滩上架设的大桥。

2018年4月,刘勇多次组织人员研讨,最终确定“便道修建南挖北填,桩基施工同步进行”的方案。“红柳沟是一条雨水冲刷而成的河沟,大型设备无法从这里进来,只能靠人工挖掘开道,并辅以挖机清理。”刘勇解释说。

“南挖”是从红柳沟入口处开始挖掘,“北填”则是用南挖的沙石填高靠近巴什库尔干二号隧道的V型沟。建设者们用半年时间,完成了7万多立方米土方开挖填土施工,开拓出40公里便道,长度相当于大桥的近30倍,终于打通施工堵点。

在施工线路上还分布着数座山体。其中0至19号墩桩设计位置大多处在山腰上,尤其是4号墩桩基,山高已超过桥面设计高度,必须把山的高度“降”下来,把桩基打在“降高”后的山顶上。为了能把4号桩基打在山顶,经过充分论证和缜密考虑,项目部通过开挖2万立方米土石,将凸起的山头变成“平头”,让山整整“变矮”11米。

“我们就用‘愚公移山’的办法,让桥坐在山头上,开辟出桩基、承台和墩身作业面,两年多时间完成了大桥200多个桩基的浇筑。”刘勇说。2021年7月13日,巴什考贡特大桥终于贯通,横跨山岭,让戈壁滩不再荒凉。

掘进!攻坚高寒高海拔特长隧道

巴什库尔干二号隧道海拔约3100米,是依若高速全线“卡脖子”工程,属高寒高海拔特长高速公路隧道。隧道地质复杂,前期勘测显示存在一条破碎带及三处裂隙发育区,为隧道掘进带来巨大挑战。

隧道施工前两个多月,累计掘进只有90米。技术主管张寰宇心急如焚,对项目使用的全断面法正常爆破(光面爆破)工艺进行分析。他发现施工单个循环就要18小时,其中通风降尘、出渣、初支工序耗时占60%,对进度影响严重。张寰宇查阅大量资料,“聚能水压爆破法”引起他的注意。现有方法爆破后隧道内会产生大量浮尘,而聚能水压爆破能凭借水雾有效降尘,还能提高工效。

张寰宇与同事们进行试验、收集数据、开展对比总结。聚能水压爆破工法随即在隧道试用。该工法须在炮眼底部装水袋,中间安置聚能管,炮孔堵炮泥,安装过程通过调整聚能管安装角度,使爆破时炮眼内的水袋在高压下产生如“水刀”般的水契,从而高效切割岩层,实现爆破面平整度大幅度提升,节约初支时间。

实践证明,该工法大大减少炮眼开凿数量、用药量和碳排放量,进一步提升隧道掘进速度、质量和效益,同时其良好的节能减排效果更有利于生态保护。

温暖!深情厚谊挥洒戈壁滩

在依若高速项目驻地,如则·阿卜杜热西提正捧着一本项目管理手册仔细阅读,和他一起到项目的还有29名来自新疆喀什的维吾尔族同胞。

“很荣幸能到这里工作。项目部尊重我们的生活习惯,给我们修了专门的院子,会议室、浴室、餐厅都有,还举行欢迎仪式,我们心里暖洋洋的,这就是我们的第二个家。”如则激动地说。各族同胞在这里结下了深厚友谊。项目部也因此变得更加热闹起来,组织开展了民族团结大联欢文艺活动。大家纷纷跳起新疆舞,在广袤无人区里的小院里,富有民族风情的歌声随风飘扬,大家在项目建设中相互协作,凝聚成攻坚克难的强大力量。

五年间,中交建设者们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和“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决心,最终迎来依若高速通车时刻。依若高速就像腾跃于荒漠戈壁的飞虹,闪耀出璀璨夺目的光彩。

【责任编辑:家正】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