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发布  >  人物·文化 > 正文
【二十大代表风采】刘仕英:亲历护航“万里归途”

文章来源:中国东方航空集团有限公司  发布时间:2022-10-13

2022年国庆长假,电影《万里归途》上映。对党的二十大代表、上海市劳动模范、东航客舱服务部乘务二部分部高级经理刘仕英来说,热映影片所表现的跨越万里从动荡北非接运同胞返回祖国的归途,正是她曾经亲身参与保障的航程。入职十多年来,从响应号召、飞往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到在日常工作中精心打磨每一个服务细节,她始终担当使命于蓝天之上,让党徽生辉于万米机舱。

开罗机场之夜,新春守岁抚慰撤离同胞

2011年2月1日,农历除夕前夜,备份工作结束、正开车回家的刘仕英突然接到任务:“赶紧回来,准备去埃及!”刘仕英立刻掉转车头,折回东航客舱部。

当年年初,利比亚、埃及等北非多个国家陷入动荡,我国政府着手组织撤运当地中方人员,这也是中国民航首度在海外大规模撤运同胞。包机原先安排的时间是在春节后,但因为当地局势骤紧,航班必须马上出发。

根据安排,包机先从上海飞往埃及赫尔格达,随后再继续飞往开罗。从上海启程,飞行十多个小时后,包机抵达赫尔格达。看到同胞们走出摆渡车的那一刻,本已疲惫的刘仕英精神一振:“几乎每个人都是一路小跑着上的飞机,他们看到我们的第一个词就是‘谢谢’,眼中微微湿润。我强烈感受到,他们是多么急切地盼望着我们的到来,渴望能回到祖国!”刘仕英对此记忆犹新。

50多名同胞登机后,航班继续飞往开罗。当开罗机场出现在刘仕英的视野里,远方隐隐传来枪声。这里的行程比第一站更艰难:由于开罗局势紧张,大使馆在召集回国同胞的过程中遇到了许多困难,同胞登机和航班起飞返程的安排被一再推后。时间一小时一小时地流逝,直到临近农历春节的岁末年头。

这是刘仕英长这么大,头一回没有在家里吃年夜饭。而她深知,在当地的动荡局势中,挂着中国航司航徽的飞机、温暖的东航客舱,就是万里之外祖国的象征,就是同胞们回家期望的寄托。坚守与抚慰,则是身为民航“国家队”一员的责任。为抚慰客舱里等待回程的同胞,刘仕英和乘务组发动大家一起在尼罗河畔的夜空下倒计时,共同守岁,迎接大年初一的到来。

几经周折,航班终于开始上客。许多人没有托运行李,因为不少惊魂未定的同胞是从战乱地区逃出来的;也没有办法按照通常流程打印登机牌,登机得靠随机东航地服人员现场手写、记录人数。

飞机在等待了近7小时之后,终于告别开罗返回祖国。虽然没有家里的年夜饭,没有耀眼的烟花,但刘仕英和乘务组亲切的问候、热腾腾的航食和中国民航客舱承载的回家期望,就是最棒的新春礼物。终于,航班于大年初一下午回到北京首都机场。

从“穿着漂亮制服看世界”到以匠心守护蓝天梦想

如果把时光推回到2007年,告别校园、刚刚走上空乘岗位的刘仕英,还未意识到自己的工作决不局限于“穿着漂亮制服,飞翔云端之上,去看世界精彩”。正是在东航客舱的学习与锤炼,让她把对蓝天事业的初心,融入对日常航班的精心服务与特殊任务之中。大学毕业后,刘仕英成为东航乘务第一批社招的应届毕业生。初入东航客舱的刘仕英更多只看到了乘务员光鲜优雅的外在呈现,而真正从事这份事业之后,她意识到,乘务员需要学习掌握大量不同领域的知识和技能:应急程序、机上急救、野外生存、服务技能、化妆礼仪,需要日复一日承受不一样的作息、日夜颠倒的时差;空乘在旅客面前传递精致、优雅、专业的背后,是认真学习、反复训练、努力提升。她拜师客舱前辈,潜心学习专业技能,还报考了东航管理实习生……对这份事业从陌生,到熟悉,再到精通。

2012年,东航客舱成立李文丽空中服务创新工作室,打造民航央企培育大国工匠的新平台。刘仕英也成为工作室一员。工作室以“提升客户体验”为结合点,以创新服务为载体,至今已先后推出21项服务产品,从机上盥洗室清洁工作“美加净”项目,到研发设计“一茶一品”和“溢彩”伴手礼餐食等机上餐饮……在旅客越来越舒心的航程体验背后,有刘仕英和工作室团队共同的心血。

刘仕英在蓝天岗位上孜孜不倦,与我国的民航强国建设,特别是东航作为民航央企的发展成长同频共振。

2014年,东航引进波音777客机。李文丽工作室参与客舱环境布置、旅客餐饮设计和服务流程优化等环节。刘仕英作为第一批转机型教员,还承担了学习带教的职责。她与团队同事密切配合,确保了东航新一代全球旅客服务系统伴随新机型的引进和正式启用。

2018年,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东航成为进博“四位一体”的核心支持企业、指定航空承运商、采购商、服务商。刘仕英则作为首批东航进博志愿者,担当起服务进博重要嘉宾的保障任务。

2020年,在上海市劳模(先进工作者)和模范集体表彰大会上,中国东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凌燕”乘务示范组荣获“上海市模范集体”称号。刘仕英也在表彰大会上被评为上海市劳动模范,因践行民航真情服务、参与“上海品牌”建设,与“凌燕”品牌一同赢得点赞。

从初心之地到万里之遥,不改民航党员坚守

2004年,刘仕英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无论是完成机舱里的急难险重任务,还是投身党建工作,她都不负初心使命。

2010年1月,加勒比岛国海地被地震重创。经过66个小时、30000多公里、飞越7个国家、辗转4个城市的空中航程,刘仕英和同事们保障东航包机飞抵海地首都太子港。在太子港机场无空管指挥、无导航设施、无地面保障的“三无”状态下,包机机组圆满完成了中国医疗防疫救护队和援助药品的运输,并撤回前期执行任务的中国地震救援队与滞留海地的中国公民。

2020年新冠疫情暴发之初,不少湖北籍同胞被困海外。东航根据国家部署,安排包机执行接运任务。2020年2月5日,刘仕英参与保障赴新加坡接运湖北旅客返乡的MU800航班。航前准备会上,刘仕英与其他组员一同重温入党誓词,并针对航班特点、防控要点进行了细致分析。那是刘仕英第一次穿戴防护服,6个小时、跨越4000公里的航班任务,让他们面临着生理和心理的双重考验:在航程中不眠不休、不吃不喝,与机组配合协调、安抚旅客情绪、帮助老年旅客……由新加坡飞抵武汉又调机回沪,足足10多个小时后,刘仕英才在上海检疫人员的指导下脱下防护服。长时间佩戴口罩,她的脸上留下深深压痕、耳朵被勒出了血印。但看到同胞们回家后的喜悦时,她觉得一切都值得了。

2020年2月19日,东航执行MU9003援鄂医疗队包机航班。这个航班上,在全国劳模李文丽带领下,刘仕英与工作室的张晓忻、刘倩女、傅丽娜、宫宇航、吕诗晨、方璇、尹学军、周珺等劳模导师共同服务医疗队员。航程中,劳模乘务组决定,将执行此次航班任务的飞行小时费捐给援鄂医护人员。带队的上海市仁济医院副院长张继东代表医疗队感谢了乘务组的心意,但婉拒了捐款,并将这笔款项转回东航客舱、委托用于为一线乘务员采购防疫物品。这次包机与这段佳话,被网友赞誉为“客舱天团”航班。

多年来,东航坚定践行“央企姓党”。作为东航客舱的党员和劳模导师,对刘仕英而言,党徽代表的责任不仅在万米高空执飞航班之际,也在完成每一次党建任务之中。

在这处初心之地,刘仕英是东航客舱部前往上海“一大”会址纪念馆从事讲解服务的第一批志愿者,并被评为“上海市优秀志愿者”。如今,她所引领的党史讲解志愿行动一直在延续传承。在“四大”纪念馆,有一个来自东航凌燕的全国首个空乘志愿讲解团,团员中便有刘仕英曾带教的新一代乘务员。

作为一名基层党支部书记,刘仕英积极响应落实上级党组织的要求,围绕破解民航行业特点带来的“党建难以集中、时间难以保证、地点难以统一”课题,参与了东航首批“蓝天党小组”的实践。刘仕英与东航各空勤部门的党员组成临时小组,突破传统组织关系界限,开展党建共建,实现了东航特色的“支部建在蓝天上”。在东航客舱部的“常态化思政课”党建项目中,刘仕英利用自身法律专业特长,为同事们开展普法讲座,当好基层党建带头人。

春华秋实,党的二十大即将召开。作为一名来自民航央企客舱一线的代表,在护航万里归途、雕琢客舱服务、服务初心之地、探索蓝天党建的一段段航程之中,刘仕英践行着自己的责任,也将在今后继续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坚决做到会前守职,会中履职,会后尽责,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责任编辑:家正】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