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发布  >  人物·文化 > 正文
在帕米尔高原“追光逐梦”

文章来源: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发布时间:2022-06-06

帕米尔高原,黄沙漫野的新疆戈壁深处,宁静的阿克陶虽然地处偏远,却是“一带一路”上的交通要道。一路向西,沿途的狂风越刮越猛,百里扬沙,不见天日。放眼望去,一株株半朽的老干虬枝横亘于地,半掩在沙土里面,只有丛丛骆驼刺从沙石中冒出,在风中摇曳。

地处祖国西部边陲,阿克陶戈壁严酷的自然环境令人望而生畏。但就在这茫茫戈壁深处,核工业集团所属中核华兴公司的建设者正日夜奋战在光伏项目现场,积极投身祖国边疆新能源建设,用勇气和汗水点亮万家灯火,在戈壁滩树立起一座座丰碑。

在这里的每一个人都是好样的

回忆起刚来的那些日子,从项目进场就一直坚守在工地的项目经理祝俊百感交集。在最艰苦的那段日子里,晚上十几个人住在不到60平米的活动板房里,刮大风时,整个板房伴随着巨大的响动。

3月份的南疆,昼夜温差将近30度,到了晚上,气温降到零下10度,很多职工都戴上皮帽和口罩,穿上军大衣,再盖上被子,“全副武装”地睡觉。就是这样的艰苦日子,日复一日,从没有人叫过一声苦。“老一辈核工业人在戈壁,都是住地窝子,我们现在有个遮风挡雨的房子已经很不错了!”年轻的技术员小李摸摸头,笑着说道。

每年初春,阿克陶沙暴肆虐,7级以上的大风裹挟着沙粒,迅速将整个戈壁遮得暗无天日。沙粒透过面巾,把人的眼睛和脸刮得生疼,想朝前走只能弯下腰,脸朝着地面,否则指定给沙暴吹个“仰头倒”。“在这里干活的每一个人都是好样的!”项目党支部书记张兴祥对大家竖起大拇指。

“白水面”是午餐,黄羊是“邻居”

项目驻地距离最近的奥依塔克镇将近17公里,生活用品只能在有车出去办事的时候顺便捎带。下馆子、购物这些看似简单的生活乐趣,对他们来说成了一种奢侈。

为了保障员工不饿肚子,项目部长期储备着干挂面,有时候午餐就是简单的一碗“白水面”就着辣椒酱。遇上沙暴天气,一阵风席卷着沙子刮进了餐盒,“同志们,加餐了哈!”张兴祥跟大家打趣道。

空闲之余,项目部也会组织大家聚在一起,唱着熟悉的歌曲,讲着天南地北的故事。深夜的篝火照亮着每个人的脸庞,戈壁的寒风带着对家乡的思念和欢声笑语吹向远方,这大概是建设者们最难忘的温暖与幸福。

越是艰难困苦,越是要竭尽全力

在阿克陶光伏项目建设团队的12名管理人员中,“90后”占了一大半,项目负责人祝俊也是其中一个。1990年出生的他是中核建科最年轻的项目经理。

熟悉祝俊的人都知道,他是一个对待工作极其负责的人,自3年前首次踏入新疆开始新能源项目建设,他没有睡过一个安稳觉,每天平均睡眠时间不超过5个小时。“每一刻都在想工地上的事情,时间真的太紧了,容不得一丝懈怠。”

在戈壁山区、在边境之地,条件的艰苦不言而喻,而他总是把最苦最累的活儿扛在肩上,把最紧急最难的事儿做在前头。“少说空话多干实事”,祝俊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在奋战边疆的900多个日夜里,抓安全、保质量、赶进度、控成本……在现场、办公室、会议室,在每一个日夜,在每一个关键时刻,他都迎难而上,冲锋在前。

“越是艰难困苦,越是要竭尽全力!”最终,新疆6个新能源项目全部如期实现并网发电。“当升压站电表开始转动读数,这一刻,提着的心,终于可以放一放了……”这是祝俊的独白,也是每一位华兴新能源建设者的心声。

阿克陶与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接壤,晚上10点钟天还亮着。每一天的“超长待机”在项目部已成为家常便饭。项目部里的年轻人正是新一代核工业人的缩影。他们正以奔跑的姿态、奋进的脚步、实干的作风,续写着中核华兴在新疆戈壁滩的动人故事。

人在一方,心守一方。新疆阿克陶光伏项目团队在紧抓工程建设的同时,也不忘助力当地脱贫攻坚,积极为当地群众提供就业岗位,帮助他们尽快掌握施工技能。丝绸之路跨越千年,“一带一路”再谱新篇。驻扎在帕米尔高原的中核华兴建设者,正在用他们的匠心和匠艺,铸就一个个绿色发展的梦想。

【责任编辑:家正】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