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中国铁道建筑集团有限公司 发布时间:2021-11-10
丝路漫漫,尖山巍巍。在甘肃省白银市境内,海拔2250米的尖山巍峨矗立。近日,由中国铁建所属中铁十四局集团负责承建的中兰客专尖山隧道全线贯通。隧道全长6002米,最大埋深519米,穿越7条破碎带,地质构造复杂、施工难度大、安全风险高,四、五级围岩达到90%以上。自开工伊始,尖山隧道就是全线重点控制性工程,备受关注。
提起施工经过,项目负责人回忆道,“每天都提心吊胆,睡不好觉。隧道每一米掘进,都面临着坍塌、掉块的风险,围岩随时在变化。”为保证安全,项目部成立应急小组,24小时值班,加强沉降观测频率。即便面临紧张的工期压力,隧道掘进时,也严格控制进尺,以每50公分一榀的速度掘进,保证1天2个循环的掘进速度。
尖山隧道以千枚岩为主,薄薄的岩片之间,夹杂着细微的晶体颗粒,稳定性极差,特别是千枚岩遇水软化,为隧道掘进造成了重大困扰。如果采用钻爆法施工,容易出现掉块等风险。于是,项目部优化设计方案,采用悬臂式掘进机施工。“改用悬臂式掘进机,掌子面无人作业,能够保证安全,而且容易控制超挖。”项目技术负责人朱耀璋说,可以一边开挖,一边出渣,减少工序耗时。尖山隧道斜井向进口方向掘进的1公里,集合了富水、千枚岩、断裂带、高地应力多种困难,断裂带达到130米。隧道的裂隙水,在此处汇集,形成了一个个线状水帘,一天的出水量达到6000方,施工人员只能穿着雨衣在此处施工。一名作业工人回忆:“即便穿着雨衣,一道工序施工完成,滴水和汗水湿透了衣服,雨靴里灌满了水。”经过尝试,封堵的方法无法解决出水问题,建设者们便以排水为主,将水引流。隧道就这样艰难地向前方掘进,日进尺也由原来的3米,降低到1米。支护方式也按照最强支护类型开展作业,受隧道内部高地应力影响,最大初支变形达到60公分。
今年5月16日,正值隧道向贯通冲锋的时刻,最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在距离出口1.5公里处,出现了初支“鼓包”及掉块,施工人员被迫迅速撤离。撤离结束后的一瞬间,近3000方破碎的岩石坍塌,形成一个40米长、12米宽、9米高的椎体,将隧道彻底封堵。这些塌方体能够将一个标准的游泳池填满。
“幸好当时人员可以通过斜井撤离,否则将是隧道关门事件,多人将被困在隧道内。”出口工区工区长常春海对于这次塌方心有余悸,仅处理这次坍塌就用时近3个月。据统计,尖山隧道累计发生坍塌110余次。
隧道面临的危险,没有打垮建设者的意志。为了赶进度,技术人员每天两班倒,12小时不出隧道。技术人员早已记不清多少次在隧道内用午餐,“隧道施工很忙,到了饭点也有事需要协调解决,就不回食堂吃饭了,让工作人员送到洞里来,我只盼望着隧道早点贯通,早点回家看看。”
夏天的施工更是艰苦,受高地热影响,洞内作业面温度接近40度,机械轰鸣,工作10分钟就浑身湿透,以至于现场必须随时配备应急药箱、氧气袋,强制工人交替休息,防止发生中暑。在争分夺秒中,他们完成了单口月进尺107米的掘进新速度。
尖山隧道贯通后,测量队员们还来不及庆祝,就一头扎进了隧道。他们说:“隧道贯通是一个新的起点,后续还有无砟轨道道床板施工和轨道精调。”如今,他们依然在为决胜尖山而奋斗。
【责任编辑:家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