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发布  >  人物·文化 > 正文
【红色地标】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建设背后的故事

文章来源:中国通用技术(集团)控股有限责任公司  发布时间:2021-09-30

在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里,摆放着一张设计图纸,它记录着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之一——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的建设历程。作为“国庆10周年献礼的首都十大建筑”,承建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是一项极其光荣的任务。那段艰苦卓绝的建设历程,对通用技术集团新兴公司所属新兴建设而言,不仅是一段刻骨铭心的历史记忆,更是一份代代相传、鼓舞人心的骄傲与荣光。

通用技术集团新兴公司所属新兴建设的前身是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总后方勤务部营房管理部直属工程公司(简称中央军委直属工程公司)。1953年11月,经周总理提议,毛主席批准,中央军委直属工程公司正式成立,主要担负军委重要工程和军队统帅机关、驻京各大单位营房建设任务,是一支流淌着红色血脉的建筑铁军。自组建以来,该公司承建了一大批党和国家的战略工程、重点工程、保密工程,打造了一大批具有重大影响力的优质工程。而这其中,承建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则是一项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任务。

1958年8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决定,为庆祝新中国成立10周年,在北京新建革命博物馆、历史博物馆、军事博物馆等博物馆和展览馆。9月10日,中央军委第115次会议讨论通过在北京兴建军事博物馆的决定。新兴建设承接了军事博物馆的建设任务。军事博物馆选址于北京天安门西面的长安街延长线上,建筑面积6万多平方米,其平面呈山字形,正面中央是7层建筑,顶上矗立着37.37米高的塔座,承托了一个直径6米、重达8吨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徽。

1958年10月,军事博物馆陈列大楼开工典礼隆重举行,而此时,距离新中国成立10周年大庆只有不到一年的时间,可谓工期紧、任务重。加之当时没有大型机械设备、建筑结构复杂且属于冬季施工,工程建设可谓困难重重。新兴建设人怀着对党的无限忠诚,对新中国的无限热爱,对人民军队的无限拥护,“工期紧”就加班加点干、开展劳动竞赛;“结构复杂”就“白天现场试验,晚上灯下琢磨”,想方设法攻克难关;没有塔吊等大型机械设备的情况下,那就靠人推肩扛。“天气寒冷”就咬咬牙、跺跺脚,多出力克服。

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整个建设过程中,军徽的安装在当时是一大难题。建设者们集思广益,最终决定采用分段吊装的办法,将军徽的铁架分五块,先由两台卷扬机接力,吊到顶上去,然后再安装200多块玻璃和400多盏灯泡。施工期间,高空常刮大风,建设者们风来就停、风停就干。经过1个月的苦战,军徽顺利安装。至今,在新兴建设企业文化展厅,镇馆之宝就是当年由周总理特批的,用来装饰军博大楼顶端军徽的金箔。

历经9个多月的时间,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于1959年7月建成。各大报纸头版头条报道了军事博物馆竣工的新闻,对建设者充分发扬军队英勇战斗、志如钢铁的优良传统给予高度赞扬。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建成后,周恩来、邓小平等先后到博物馆指导工作。1962年,毛主席亲笔题写“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馆名。

新兴建设曾身着戎装,英勇投身国防建设,如今脱下戎装,积极服务国家和社会建设,忠诚于党、忠人于民,初心不变,在承担国家特殊重大工程建设中,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在新时代,他们正继续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出更大贡献。

【责任编辑:家正】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