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发布  >  人物·文化 > 正文
十年磨一剑 “深海一号”探深海

文章来源: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  发布时间:2021-09-10

蓝海之上,“深海一号”能源站随着涌浪微微浮动,平台上几十位员工稳健、熟练地操控着这艘深海巨擘——全球首座十万吨级深水半潜式生产储油平台。

若干年前,这还是个望海兴叹的梦。从浅水到深水,从300米到1500米,向下深入的这1000多米走起来“难于登天”——海面下水深每增加一米,压力、温度、涌流等情况会发生巨变,开发难度呈几何级数增加,对材料科学和流体力学等核心学科的应用要求极高。

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只有把关键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国家经济安全。誓要牵住科技创新“牛鼻子”的“深海一号”人,以共同之理想,凝聚共同之奋斗,发扬科学家精神以敢为天下先的创新创造,立上时代潮头。

建设深水半潜式生产储油平台,这是一条连外方深水同行都没想过的路。方方面面的限制都在指向一条中国深水科研人日思夜想、但从未付诸实践的路。

尊重科学 日积跬步致千里

七年磨出深海利剑。时至今日,很多人谈及“深海一号”,仍感不可思议。七年前,海油人从未独立进行过深水设计,首次亮相就敢选择一条连外方深水同行都没想过的路。这条通往梦想的道路,有着牢固的科技攻关传统、深层的现实基因。

2014年4月,我国首个深水气田荔湾3-1宣告投产,气田由中国海油与国外能源公司联合开发。在进行设计分工时,外方原本想从300米水深“一刀切”,两方分工负责、各管一摊。在中国海油的再三坚持下,科研人员开展了联合研究和平行设计,从而积累了宝贵的深水实践经验。

“荔湾模式”的成功,为深水油气资源开发提供了样板式的参考价值。以至于在几个月后,“深海一号”超深水大气田获勘探发现时,所有人的第一反应都是沿用成熟的“荔湾模式”。但作为工程项目的灵魂,设计绝非简单的复制粘贴。

“深海一号”的情况极为复杂:井位分布距离浅水区域较远,浅水平台不再适用;当时国际油价暴跌,项目难以承担昂贵的外方设计费用。方方面面的限制都在指向一条中国深水科研人日思夜想但从未付诸实践的路。时任荔湾3-1气田前期研究项目副经理的朱海山担起了带领团队设计“深海一号”开发方案的重任,在他看来,创新不是头脑一热的冲动,而是深思熟虑的厚积薄发。

时间是忠实的见证者

2000年,入职刚满两年的李清平为深水项目争取立项时碰了钉子。深水研究在当时还是个超前到冷门的方向。但时刻关注国外海洋石油发展动态的李清平知道,若不提前研究,到用时再“临时抱佛脚”必将陷入被动。立项请求被驳回,李清平并不气馁。她给有关部门打电话、发邮件,不断力证深水研究的必要性。执着而真诚的她最终为项目争取到机会,至今她都清楚地记得当时立项的编号。

2004年,中国海油成立深水工程重点实验室,李清平成为首批研究员。10年后,实验室已升级成为国家级的深水重点实验室,李清平也成长为海油第一批深水技术专家之一。

荔湾3-1气田成功的另一个关键是深水浮托法的应用。2006年以前,国内不掌握浮托技术,自主设计建造大型海上工程设施的体量受吊装方案的极大限制。2005年,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毕业的李达来到中国海油,看到外方设计只用一条驳船,利用潮汐轻松完成南堡35-2组块结构物的安装,他下定决心,誓要以己所学拿下这一技术。2006年整年,李达用两台电脑和无数个不眠不休的日子,与团队成员合力攻克了国内第一个自主浮托设计项目——渤中34-1油田。

接下来的近十年,中国海油从易到难、由浅入深,对浮托法技术层层抽丝剥茧,逐渐应用于十几座海上油气平台组块的安装,累计节约成本超10亿元,解决了海上施工资源不足和作业条件受限的许多问题。荔湾3-1项目中,李达和团队成员一起完成了当时世界上最困难的平台浮托安装设计,建成了世界上首套深水浮托系泊系统。

鼙鼓声声,深水精英挺膺出列、尽锐出战。为了让大家在打开思路的同时不偏离正确方向,朱海山为团队设置了活跃且严谨的研究环境:技术上兵分几路,在打开思路的同时,寻找最优解;管理上优化制度,各板块以双负责人制、背靠背研究论证,为方案加上双保险。

思维极度活跃加上行动极度谨慎,看似冰火两重天,却极有先见地奠定了整个项目的胜局。上百场交流会,欢迎“挑刺找茬”,大家铆足劲把方案做细做深。他们知道,未经批判的真理没有足够的说服力,经不起质疑的方案连他们自己都没底气。敢为天下先的信心从何而来。

智慧碰撞 海纳百川出真知

新征程之难不仅难在创新本身,更难在眼前纷纭、耳边嘈杂。2015年5月,北京草长莺飞。相较室外的春光明媚,“深海一号”开发大思路研讨会现场的气氛却颇有几分黑云压城的意味。朱海山将各攻关小组的专题研究成果连点成线,将“水下生产系统回接浮式储油生产平台”的思路第一次呈现在众人面前,原本平静的会场内,情绪一下被点燃!“为什么不直接采用‘荔湾模式’?”“第一次自主设计就敢创新?”“这个风险我们承担得起吗?”……项目组面对铺天盖地的质疑。

那些针对方案提出专业性质疑的人,被项目组视作携手同行的良师益友。他们知道,未经批判的真理没有足够的说服力,经不起质疑的方案连他们自己都没底气。设计团队张开怀抱,主动迎接、邀请来自全球最有参考意义的质疑。可是如何才能从国际同行那里获得最有价值的信息?

随着经验的积累,中国海油的技术人员们逐渐“懂行”,有了和外方专家同频交流的资格。“深海一号”项目中,为了邀请到世界上最有经验的深水油气专家指点迷津,大家铆足劲把方案做细做深。上百场交流中,他们一一扫清模糊的、不确定的地方,对自己的方案越来越自信,要做的事也越来越清晰。

实践磨砺 源头活水育人才

就在“深海一号”能源站的建造如火如荼之时,同一海域的另一个深水气田——陵水25-1的蓝图正紧张绘制。在陵水25-1前期研究项目团队中,一大半科研人员参与过“深海一号”超深水大气田的设计工作。经历了中国深水自主设计首战后,项目组不少成员被委以重任。

“深海一号”水下分项目副经理黄俊如今担任陵水25- 1前期研究项目经理,水下方案难度再上一个台阶,但此前在“深海一号”的经历已打下坚实基础;“深海一号” 项目中做立管设计的贾鲁生这次要担任陵水25-1基本设计水下组副经理,从做技术到开始带团队,“我有太多榜样可以请教学习。”他同样信心满满。

这一次,他们将改变基本设计阶段与外方联合的方式,从头到尾自己做。这只远航的创新之舟,离不开优秀船员的代代传承。李达说:“再经过三四次深水项目的历练,相信我们可以在深水领域走到国际前列。”

这些高素质的人才是海洋石油进军深水的核心竞争力。他们组成了一支敢想敢干的队伍。7 年前他们扛下外界压力放手去干,每个人充分施展。这才有了惊艳世人的半潜储油创想的实现。当项目组远赴海外交流“深海一号”能源站设计方案时,国际著名深水公司对这一技术方案大为惊叹,设计落成后顺利取得国际权威机构颁发的 《半潜式生产储卸油平台型式认可证书》。

这也是一支精干高效的队伍。按照“研究-创新-验证-转化”的思路,团队完成十余项国内、国际关键技术创新,所有研究成果都在气田开发项目中得以转化,打破了常规“先科研、再生产”、成果转化平均需要5—10年的惯例。

这更是一支勤勉上进的队伍。他们远渡重洋向行业专家虚心求教,利用和外方联合进行基本设计的机会,在有限的时间内尽可能地充实头脑,一天的工作时间往往能达到十六七个小时。

历史从来都眷顾那些与时偕行的奋进者、直面挑战的勇敢者、善作善成的实干者。从两个“筒筒”涉海,到“深海一号”探海,就是这样一群永远干劲十足的海洋石油人,一步一步实现能源报国、兴海强国的梦想。

【责任编辑:家正】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