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发布  >  媒体观察 > 正文
人民日报海外版:中国北斗迈向全球的“关键一步”

文章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发布时间:2018-11-20

十一月十九日二时零七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及远征一号上面级),以“一箭双星”方式成功发射第四十二、四十三颗北斗导航卫星,这两颗卫星属于中圆地球轨道卫星,是我国北斗三号系统第十八、十九颗组网卫星。(新华社记者 琚振华 摄)

19日凌晨,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以“一箭双星”方式成功发射两颗北斗三号全球组网卫星。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总设计师杨长风当天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自此,北斗三号基本系统星座部署圆满完成,中国北斗迈出从国内走向国际、从区域走向全球的“关键一步”。

基本系统:

年底为“一带一路”国家提供服务

杨长风说,这次发射的两颗卫星属于中圆地球轨道卫星,是第18、19颗北斗三号全球组网卫星。

卫星发射入轨后,将进行在轨测试与试验评估,并与此前发射的17颗北斗三号卫星进行组网联调和性能指标评估,计划于今年年底开通运行,向“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提供基本导航服务。

“这表明,北斗三号基本系统星座部署圆满完成,中国北斗迈出从国内走向国际、从区域走向全球的‘关键一步’。”杨长风说。

2009年,北斗三号工程正式启动,并按照最简系统、基本系统、全球系统三步实施组网。2017年11月,北斗三号组网卫星首次发射;2018年3月底,完成了由8颗北斗导航卫星组成的最简系统星座部署。

“目前,工程建设进展顺利,由19颗北斗导航卫星组成的基本系统将开通运行。”杨长风说,后续将于2020年底前,建成由30多颗北斗导航卫星组成的全球系统,具备全球服务能力。

更高性能:

定位精度提升至2.5至5米 空间信号精度优于0.5米

北斗三号系统不仅覆盖范围提升至全球,性能也实现显著提升。杨长风说:“定位精度提升至2.5至5米,较北斗二号提升一至两倍。”

他表示,北斗三号组网卫星采用了更高性能的铷原子钟和氢原子钟,铷原子钟天稳定度为E-14量级,氢原子钟天稳定度为E-15量级。

“北斗三号组网卫星通过采用星间链路等新技术,空间信号精度可优于0.5米。”杨长风说,此外,北斗三号组网卫星还增加了性能更优的互操作信号B1C,同时在全球系统中,将B2I信号升级为性能更优的B2a信号。

拓展服务:

短报文、星基增强、国际搜索救援

杨长风说,北斗三号组网卫星在提高基本导航服务能力基础上,还进一步增进服务拓展,提供短报文服务、星基增强服务和国际搜索救援服务。

9月19日22时07分,我国以“一箭双星”方式成功发射我国第13、14颗北斗三号组网卫星。

“这两颗卫星上首次装载了国际搜救组织标准设备,这意味着中国北斗将按照国际搜救卫星组织标准,为全球用户提供遇险报警及定位服务。”杨长风说。

11月1日23时57分,我国成功发射第17颗北斗三号组网卫星。这颗卫星属于地球静止轨道卫星,也是北斗三号系统首颗地球静止轨道卫星。

“这颗卫星除提供基本导航服务(RNSS)外,还将提供短报文服务(RDSS)、星基增强服务(SBAS)。”杨长风说。

杨长风表示,短报文服务在全面兼容北斗二号短报文服务基础上,容量提升10倍,用户机发射功率大大降低,能力大幅提升。“此外,这颗卫星还将提供星基增强服务,按照国际民航标准提供更高精度、更高完好性的导航服务。”

组网发射:

北斗系统建设创造“中国速度”

杨长风表示,北斗系统建设在工程全线的团结努力下,创造了“中国速度”。

“短短1年时间内,先后完成11次发射任务,将19颗北斗三号组网卫星和1颗北斗二号导航卫星送入预定轨道,组网发射最短间隔17天,创造了北斗组网发射历史上高密度、高成功率的新纪录。”他说。

杨长风透露,2019年至2020年,我国将发射6颗北斗三号MEO卫星、3颗北斗三号IGSO卫星和2颗北斗三号GEO卫星,2020年服务范围覆盖全球,2035年前还将建设更加泛在、更加融合、更加智能的综合时空体系。(新华社记者 李国利 樊永强 张文科)

【责任编辑:语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