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发布  >  媒体观察 > 正文
【壮阔东方潮 奋进新时代——庆祝改革开放40年】
征程万里风正劲 重任千钧再奋发
——不负使命锐意推进国有企业改革纪实

文章来源:光明日报  发布时间:2018-08-31

改革开放40年来,国企改革一直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内容。40年的实践和探索,国企改革成绩斐然,现代企业制度更加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更加健全,管理机制更加合理;历史遗留问题也逐步得到解决,国有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主体,成功实现了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传统国企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新国企的历史性转变。

党的十八大以来,新一轮国企改革拉开序幕,国企改革进入以管资本为主的新时代,一项项国企改革措施持续发力,有效推动了国企活力和效益的提升,不断向高质量发展迈进。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中央企业累计实现营业收入13.7万亿元,同比增长10.1%;实现利润8877.9亿元,同比增长23%。

40年来,国有企业比任何时期都更加具有自豪感,比任何时期都更加坚定改革开放的发展自信,比任何时期都有拥抱未来的深厚底蕴。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国企巨轮正向着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扬帆前行。

步步铿锵,敢教日月换新天

十一届三中全会闭幕后的第二天,上海北郊的一片海滩上打下了宝钢第一块基石。1980年全国银行个人储蓄共180亿元,上海市当时全部固定资产只有400亿元,而国家建设宝钢要用300亿元。

2003年中国铁矿石进口量成为世界第一。此后一年,已经成为中国钢铁工业支柱的宝钢,代表中国23家大型钢厂坐到了国际铁矿石价格谈判桌前。

2016年,宝钢、武钢两大巨人实施重组,中国宝武钢铁集团应运而生,标志着国内第一、全球第二大的钢铁集团正式破冰启程。次年,中国宝武营业收入达4600多亿元,钢产量逾6500万吨。

40年弹指一挥间,国企改革步步铿锵,敢教日月换新天。

改革开放初期被称为国营企业的国有企业,已经成长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独立市场竞争主体。

国有企业布局和结构不断优化。改革开放以前,国有经济遍布各个行业、各个领域。1978年,国有工业企业资产总额占全部工业企业资产总额的92%。改革开放以后,个体、私营经济分布领域不断拓宽,外资企业逐步进入,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的局面开始形成。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本着“抓大放小”“有进有退”的战略思想,国企经济布局结构调整的步伐明显加快。近年来,我国已先后完成20组38家企业的战略重组,中央企业户数调整至96家,通过优化资源的配置,国有经济的整体功能和效率明显增强。

1978年,全国1/3国企的生产秩序还不正常,独立核算的国营工业企业亏损面达到24.3%,亏损额达37.5亿元。2017年,全国国有企业资产总额达151万亿元,营业收入达52万亿元,利润总额达2.89万亿元。

攻坚克难,凝聚奋进力量

40年前的改革开放,犹如惊涛拍岸,掀起澎湃浪潮,开启了一个伟大的创造时代。波澜壮阔的国企改革画卷,在伟大的变革中舒展开来。

诞生于晚清洋务运动的招商局集团,至今已有146年历史。40年前,招商局勇立潮头,主持建设中国第一个外向型、开放型、改革型工业园区——蛇口工业区。秉持改革创新的不二“法宝”,如今招商局近70%的企业为混合所有制企业,招商局控股和占大股的上市公司总资产已占总资产的九成。

今年79岁的王承琪是国家电网承德供电公司塞罕坝供电所的原所长。1983年,王承琪和同事在人员不足、物资匮乏的情况下,克服高寒冻土,在零下40摄氏度的极寒天气下勘测设计、施工架线,为塞罕坝架起第一条35千伏电力线路,从此结束了坝上“无常电”的历史。2017年我国全社会用电量达到6.3万亿千瓦时,发电装机总容量达到17.8亿千瓦,分别是1978年的25倍和31倍。

20世纪80年代,当多数同业还在“等米下锅”时,中国建筑集团已开始“找米下锅”。他们最早集结于京广线两侧,向沿海市场进发,曾在深圳国贸大厦创下“三天一个结构层”的“深圳速度”。如今,他们奔赴雄安,其投资建设运营一体化的模式,正深刻改变着中国建筑业的生产方式和经营模式,实现从中国制造向智慧创造的华丽转身。

从钢筋水泥都需要进口,到如今“华龙一号”示范工程防城港二期设备国产化率86.7%,从小学生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世界先进三代核电技术,40年来,中国核电成功走出了一条“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逆袭之路。

40年风雨铭刻在心,40年点滴弥足珍贵。

中国楼、中国路、中国桥、中国港、中国核电,一个个奇迹打造了中国制造的新名片;中国高度、中国跨度、中国深度,一个个超级工程成就了国之重器,也托举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勇创新局,向高质量发展迈进

1978年10月,四川省宁江机床厂等6家企业实行了扩大企业自主权的试点,允许企业在完成计划指标外提留少量利润。这在今天看来微不足道的改变,在当时无疑是一次破冰之举。此后15年里,又相继在国有企业推进利润递增包干和承包经营责任制试点,进一步明确了企业的利益主体地位,增强了企业活力,完成了进入市场的热身准备。

2003年,国务院国资委成立,初步建立了国有资产出资人制度,解决了多年存在的国有企业多头管理、责任不落实的问题,大大激发了国有企业内在发展活力。国有企业持续发挥“顶梁柱”作用,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进入新时代,党中央举旗定向、谋篇布局,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力度推进国企改革。国企改革顶层设计基本完成,企业市场化运行机制更加完善,中央企业分类改革全面推开,公司制改制基本完成,混合所有制改革稳步推进,三项制度改革逐步深化,国有资产监督不断强化,党的建设得到全面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效力不断发挥,向着做强做优做大稳步迈进。

创新是引领国企发展的第一动力,载人航天、深海探测、高速铁路、特高压输变电、移动通信、国产航母、国产大飞机……一大批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标志性重大科技成果,让国有企业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惊艳世界。

40年风雨兼程,再出发扬帆奋进。面对新形势、新使命,国有企业要勇创新局,把高质量发展的路子走实走好,为推动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作出更大贡献。(记者 温源)

【责任编辑:李子红】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