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媒体聚焦国企改革发展】㉑经济参考报:中国铁建高铁贴地飞行的坚实力量
【中央媒体聚焦国企改革发展】㉑经济参考报:中国铁建高铁贴地飞行的坚实力量
文章来源:经济参考报 发布时间:2018-09-07
时速350公里的中国高铁到底有多稳?一枚硬币,让所有人震惊!
中国高铁之所以能做到既快又稳,除了列车车辆本身采用了多项高科技之外,高质量的线下工程也是一大重要保障,而这背后,被称为“铁军”的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铁建)更是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据了解,中国铁建是中国高铁建设的主力军,承建了中国高铁52%的线路,并在建成的路段中诞生了两项世界纪录:486.1公里的最高时速和840公里的相对交会最高时速。
不仅是高铁,在高速公路、城市轨道、长大桥隧、特大交通枢纽等建设领域,中国铁建同样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
多项超级工程撑起中国建设脊梁
在中国铁建的建设史上,有过不少令世人惊叹的超级工程,例如青藏铁路。
青藏铁路被称为全球海拔最高的铁路,其中全长1142公里的二期工程中,有960公里在海拔4000米以上,是举世公认的“生命禁区”。在高寒缺氧的环境中,中国铁建几年如一日连续高强度工作,承担了青藏铁路全线全部的勘察设计任务、72%的路段和所有海拔4900米以上越岭地段的施工任务。
青藏铁路建成后,和胡佛大坝、英吉利海底隧道、悉尼歌剧院等享誉全球的著名建筑一起,被国际权威机构评为“全球百年工程”。
长达1776公里的兰新高铁,则堪称中国最复杂、最具挑战性的高铁线路。据了解,兰新高铁沿途所经地区包含了高原、高山、黄土、戈壁、沙漠、绿洲、湿地以及干旱、大风、极寒等各种地质类型和极端气候,其综合修建难度可见一斑。但中国铁建的勘测设计和建设者们,将这些难题一一化解,并一举创下7项世界之最。
举世瞩目的港珠澳大桥被业界称为“桥梁界的珠穆朗玛峰”,其中由中国铁建施工建成的拱北隧道,是港珠澳大桥珠海连接线的核心控制性工程,也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大断面的公路隧道。在这条隧道工程中,中国铁建在暗挖段首创了“曲线管幕+水平冻结”的施工工法,其难度、规模和技术含量均刷新了世界纪录。
中铁十八局集团副总工程师潘建立说,拱北隧道集中了目前隧道建设的全部难题,“这样的工程就是在针尖上跳舞!”
而这样的“世界第一”还有很多。据统计,中国铁建建设了全国54%的普速铁路、52%的高速铁路、39%的城市轨道交通线和30%的高等级公路,其中建设的桥梁总长度达到1.9万公里,相当于在太平洋从南到北架设了一座大桥;隧道建设总长度达到1.7万公里,相当于在地球南北极间打通了一座隧道。
正是这一个个史诗般的超级工程,确立了中国铁建在业界的领军地位。
京石武高铁采用的高可靠性接触网成套装备与集成关键技术。资料图片
超级工程背后的“超级创新”
业界认为,从表面上看,这些“超级工程”不过是一些钢筋水泥和轨道的堆砌,但支撑起一个个“超级工程”的背后,却是中国铁建技术力量的“超级创新”。
在青藏铁路的修建过程中,中国铁建攻克了“多年冻土、生态脆弱、高寒缺氧”三大世界性难题,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原冻土铁路成套修建技术。而在修建兰新高铁时,中国铁建填补了大风区高铁修建的技术空白,建立了路基、桥梁、防风明洞、接触网防风等综合防风技术体系,从根本上解决了大风灾害难题。
不仅如此,高铁接触网系统的技术难题也被中国铁建攻克。
前段时间,中国铁建创建了时速350公里多弓受流国际高速接触网悬挂的标准形式,创造性地解决了1950mm宽弓制式下无交分线岔、六跨高速短分相和世界第一大跨距(95m)等世界性工程技术难题,全面实现了我国时速200至350公里接触网及受电弓成套装备及工艺技术的自主创新。
值得一提的是,我国是世界上湿陷性黄土分布最广、厚度最大的国家,而黄土特殊的工程特性为超大断面隧道设计与施工安全控制带来了世界性技术难题。
为此,中国铁建建立了大断面黄土隧道空间变形控制设计方法,创立了以三台阶七步开挖法为核心的大断面黄土隧道施工工艺,形成了大断面黄土隧道设计与施工成套技术。
事实上,随着中国高铁的迅速崛起,中国铁建已掌握时速350公里高铁的设计、施工等成套核心技术,拥有高寒、高原、复杂山区、特殊地质等条件下建造高速铁路的关键技术,且在无砟轨道、四电集成、大型站房等领域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在特殊结构桥梁、长大隧道、水下隧道的设计及建造领域,中国铁建同样居于世界领先地位,设计、承建了中国第一座公铁两用的跨海大桥——福平铁路海峡大桥、中国铁路第一座以BIM方式施工的大瑞铁路怒江特大桥、世界最大直径单洞双层公路隧道——扬州瘦西湖隧道、世界上埋深最大的水工隧道群——四川锦屏水电站引水工程,以及中国首座采用沉管法施工的海河隧道等。
中国铁建研发的高速铁路900吨简支箱梁建造成套技术与装备,更是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据悉,该项成套技术和装备实现了我国高速铁路在各种工况下的简支箱梁建造,是中国高铁桥梁建设的主导技术,为中国高速铁路网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用铁轨把“中国标准”铺向海外
除了国内市场,中国铁建也在积极拓展海外市场。
从1970年援建坦赞铁路开始,近半个世纪以来,中国铁建的业务范围已覆盖全球107个国家和地区,承建了一大批具有重大影响力的标志性工程,让一项项“中国标准”落户海外。
在土耳其,全长158公里安伊高铁是中国企业在海外修建的第一条高速铁路,也是中国企业在欧洲拿下的第一单高铁生意。据了解,安伊高铁工程的桥隧比达到了42%,其中最长的一条隧道长6.1公里,最长的一座桥梁长1.96公里,在盛产花岗岩的土耳其,修建安伊高铁的技术难度可想而知。
当听到安伊高铁二期工程主体完工的消息时,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卫星城市帕穆科瓦市的市长杰瓦特最为高兴。他说,“中国朋友带来的不仅是高铁技术,还有帕穆科瓦的未来。”
而在尼日利亚,阿卡铁路则是非洲首条全部采用中国技术、中国标准建设的现代化铁路。
由中国铁建下属子公司中土公司承建的这条现代化铁路,南起拉各斯北至卡诺,阿卡铁路是项目实施的第一标段。
来自拉各斯的尼铁运营和通信部负责人巴巴索拉说,由于战乱、管理不当等原因,尼日利亚铁路设施长期缺乏维护、保养和更新,大部分早已废弃,甚至一度陷入破产境地。
尼日利亚卡杜纳火车站站长纳西尔表示:“作为世界人口大国和非洲最大经济体,尼日利亚铁路现状的确令人难以置信。让人欣慰的是,阿卡铁路让我们看到了希望。”
眼下,巴巴索拉和他的同事们正致力于把这种希望变成现实,他说:“感谢中国企业为我们搭建了平台并传授技术,为成千上万的国人提供了实现梦想的机会。”
事实上,中国铁建在非洲建立了一大批标志性项目,成为非洲大陆覆盖国别最广、品牌影响力最强的中资企业。
不仅如此,中国铁建还由非洲重大项目的建设者变成了所在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参与者和贡献者。其中,中国铁建参与建设的非洲第一条跨国电气化铁路——亚吉铁路就是一个突出的例子。
亚吉铁路是中国海外第一个集投融资、设计、施工(土建、轨道、电气化、通讯信号)、主要装备材料、监理、机车、运营为一体,全产业链、全流程“中国化”的跨国电气化铁路项目,全部使用中国标准,对中国铁路标准走出去有着重要的示范意义。
更重要的是,亚吉铁路连接起了埃塞俄比亚和吉布提两国的首都,它的建成通车有力促进了两国产业园区和重大项目在铁路沿线的布局,并形成了一条经济带,为埃吉两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大动力。据初步测算,由于铁路及沿线工业园建设运营带来的拉动效益,埃塞俄比亚国内的经济增速将提高两个百分点以上。
对中国铁建来说,这样的例子可谓比比皆是:线路全长4.6公里的莫斯科地铁第三换乘线西南段工程,是俄罗斯首次在地铁施工中引入外国企业,并选用中国自主制造的盾构机建设;沙特的麦加轻轨铁路是中国首次在国际市场上采用设计、采购、施工、运营、维护总承包模式的项目,也是目前世界轨道交通建设同类项目建设工期最短、客运能力最大、运营模式最复杂、施工环境最恶劣的施工项目……
中国铁建在用一个个令人赞叹的海外工程告诉人们,虽然一些欧美国家的铁路建设有着上百年的历史,但近几十年却很少修铁路。而中国大规模的高铁建设项目日益丰富,“中国标准”或许更符合现在的建设需求。(记者 刘娟 傅勇)
【责任编辑:司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