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结构性改革,中国开出治本良方
人民日报:结构性改革,中国开出治本良方
文章来源:人民日报 发布时间:2017-06-19
在全球经济增长乏力的背景下,中国经济保持稳健增长,得益于结构性改革把准了方向、找对了路子
令世人瞩目的中国结构性改革,再次赢得点赞。近日,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提交的《G20结构性改革进展的技术性评估报告》认为,中国结构性改革取得积极进展,成效显著。这份获得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首肯的报告,让世界看到了走出经济低迷的希望之光。
国际金融危机以来的实践证明,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经济刺激政策,不仅无法将世界经济带出泥沼,也让传统的财政和货币政策边际效应不断递减。当前,结构性问题是导致世界经济复苏缓慢的根本原因,发达国家结构性改革进展总体迟缓,增长的内生动力不足,世界经济复杂性、不稳定性、不确定性进一步凸显。
然而,病急不能乱投医,对症下药才是化解难题的治本之道。面对经济新常态下遇到的新问题,中国没有采取大规模的强刺激政策,而是从解决当前经济主要矛盾入手,下大气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OECD的报告认为,虽然中国人均收入增长与国际金融危机前的水平相比有所放缓,但仍保持高位。在全球经济增长乏力的背景下,中国经济保持稳健增长,得益于结构性改革把准了方向、找对了路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个“独门秘笈”,正为世界经济振兴提供治本良方,日益赢得国际社会普遍认可。
中国方案的成功,来自增长方式转变。从大飞机翱翔蓝天、可燃冰稳定开采到第四代高温气冷堆核电技术保持国际领先,中国经济正处于由投资拉动到创新驱动的历史性转变。以提高供给质量为主攻方向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消除了大量重复、低效的过剩产能,为高新技术、新兴业态、新商业模式搭起成长的阶梯。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的广泛应用,让传统产业焕发生机,新动能逐步扛起大梁。2016年,以不变价购买力平价水平衡量,我国劳动生产率水平比2007年国际金融危机前增长约1倍,反映出经济增长内生动力在变强。
中国方案的成功,来自经济结构调整。新常态下,与经济增速换挡相伴的是结构性调整和动力转换。7%以下的经济增速,相应的却是连续4年年均1300万人以上的新增就业,显示我国经济增长不断提质。2016年中国第三产业增速7.8%,占GDP比重达51.6%,同比提高1.4个百分点,服务贸易总额首破5万亿元大关,成为世界第二大服务进口国和第三大服务出口国。放眼全球,中国成功推进经济结构调整成为世界经济的重大利好。随着“一带一路”建设深入推进,一幅共同发展繁荣的时代画卷日渐清晰。
中国方案的成功,更来自改革全面深化。改革是最大的红利,也是推进发展的根本途径。简政放权,大幅减少行政干预,提高整体经济效率,让市场主体放开手脚;减税降费,每年为市场主体节省超万亿元,助企业轻装上阵、大显身手;负面清单,打破行业准入壁垒,促进投资贸易便利化,自贸区吹响新一轮改革开放冲锋号。十八届三中全会绘制的改革路线图顺利向前铺展,主要领域“四梁八柱”性质的改革基本出台,中国的“改革”正激发出更强大的发展动能。
“事之当革,若畏惧而不为,则失时为害。”结构性改革是中国经济新常态下的一场攻坚战,更繁重的任务还在后头。面对赞誉,我们更应咬定青山不放松,不因困难而不为、不因风险而躲避、不因阵痛而不前,矢志不移地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引领新常态,推动我国经济奔往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