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经济日报 发布时间:2016-10-18
近日,记者见到了从苏丹回国参加会议的中国石油尼罗河公司副总工程师王杰。因长期暴晒,王杰皮肤已变成了小麦色,但文静的气质还是让他看起来更像一位大学教授。
“原以为这辈子就当大学教师了,没想到我会成为一名海外石油人。”学者梦化作泡影,换来了亲身参与我国在海外两个千万吨级大油田的建设运营,王杰用行动践行着对祖国、对中国石油工业的忠诚和责任。
战火中的坚守
1998年10月份,当时已是西南石油学院副教授的王杰有这样一个打算:申请参加苏丹油气合作项目建设,一到两年后再转去英国当访问学者,最后回到校园继续教书育人。不曾想,王杰这一去就在非洲工作了18年。
苏丹有丰富的石油,更有无时不在的冲突。在苏丹和南苏丹,社会安保形势长期处于高风险级别。18年来,王杰和他的同事们经历的当地部落冲突、武装盗抢、破坏油田,甚至战争等事件难以计数。“现在一听到枪炮声,就本能地原地卧倒。”对王杰来说,扎根苏丹项目的日子,应对战乱和局部武装冲突已成为常态。
最难忘的是2013年12月份发生的一次战乱。当时,南苏丹发生武装冲突,战火向油田蔓延。在上级部署下,王杰组织773名中方员工和近2000名当地员工依靠空中通道紧急撤离,确保了对员工生命的庄严承诺。
面对南苏丹政府保持油田生产的请求,王杰率领22名党员干部留在了油田现场。在密集的枪炮声中,用坚守维持了主力油田的基本运营,提升了中国石油公司负责任的形象,为深化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据介绍,苏丹项目创业21年来,累计生产原油2.6亿多吨,获得权益油1.2亿多吨,向祖国运回原油1亿多吨,成为中国石油企业“走出去”的标志性项目。
千方百计保生产
苏丹的气候环境十分恶劣。那里白天气温基本在50摄氏度左右、地面温度甚至高达70摄氏度,人像被放在蒸笼里蒸烤似的;外出野外作业,随时要提防眼镜蛇、腹蛇、毒蜂、毒蝎的致命攻击。
2009年4月份,王杰的一名同事在返回营地途中遭遇野蜂群袭击,经紧急抢救仍未能保住生命。然而,王杰最害怕的不是恶劣的自然环境,也不是时有发生的武装冲突,王杰说,“我最怕油田停产”。每当遇到油田发生意外,王杰总是冲在第一线,现场指挥抢险。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他的身影;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他的足迹。
2008年9月12日,某区油田联合站供电系统大部分电路模块烧毁,150多口油井停产。王杰立即带领油田监督、技术人员赶赴现场。此时,当地雇员已经乱作一团。王杰一边安抚大家,一边和技术人员诊断、磋商,最后决定连夜派直升机到250公里外的中央处理站取配件。然而,中央处理站并不具备夜间降落直升机的条件。无奈之下,只好临时调集几十辆汽车,围成一个圆形,打开车灯,指引直升机降落。
待直升机运回备件已是凌晨3时,王杰和同事紧急连夜更换。经过12个小时的工作,油田联合站成功启动,油井陆续开启,生产恢复正常,成功避免了可能造成全油田管线凝结的重大事故。
破解开发难题
关键时刻,王杰挺身而出、当仁不让;日常工作中,他脚踏实地、深入研究,通过技术创新为油田增产贡献力量。
2006年上任苏丹某区采油厂厂长时,王杰已在海外打拼了8个年头,参加了多个油田的设计工作,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在任采油厂厂长的几年中,王杰带领中外员工建立了一套适合苏丹当地特点的国际化油田科学管理体系,培养了一支优秀的油田管理团队,使油田产量达到日产30万桶的较高水平。他不断加强技术管理,针对油田生产工艺,提出了行之有效的技术创新方案,解决了很多油田生产瓶颈和技术难题。
2014年10月底,王杰调往苏丹6区担任项目副总经理。当时,苏丹6区主力油田已进入开发中期,油田采收率下滑。面对难题,王杰深入基层调研,围绕提高油气产量,加强油藏与生产精细管理,确定了块状油藏细分层系和水平井挖潜、稠油油藏蒸汽吞吐等一整套稳产、上产思路和措施,奏响了开源节流、降本增效的序曲。
在他的带领下,油田积极推动稠油热采等新技术,有效破解了油田稳产难题。2015年,油田取得了良好的利润指标,为尼罗河公司二次创业,实现优质高效可持续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始终如一的敬业精神和不畏艰苦钻研技术的拼劲,让王杰赢得了大家的认可,他先后获得全国优秀党员、中央企业优秀共产党员及中国石油特等劳动模范等荣誉。现在,他仍和伙伴们一起奋斗在非洲广袤的荒漠中,继续书写着“我为祖国献石油”的传奇。
本文摘自:《经济日报》